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认识真实自我活独一无二的自己是走出神经质症困扰的关键

(2021-07-08 07:56:08)
标签:

神经质症

真实自我

正确认识

调整

调节

分类: 抑郁

杨老师:

您好!最近听说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死亡的消息,大家都很悲痛。一直感觉似乎是铁心肠的我,似乎也被深深的触动了。

我也想了想我的人生,十几年有所偏颇,在越来越详细的自我分析后,我发现自己这一过程中一直逼迫着自己,要快乐,要开朗,要完成学校的功课成为大家所欣赏的学生……可我却不知道怎样才会让自己欣赏自己,认可自己,所以我的日子就如一直所说的那样苦不堪言。有时候,我想,杰克逊生前也许也是对自己要求太高,所以命运多舛。

想想发生在身边的一切的一切,尤其是这几年,我感觉很累。没有止境却总也达不到的追求和欲望,让我远离了快乐,远离了朋友。人,还是要相信些什么的。不管能走多高,不管能走多远,过我的生活,我喜欢的平静的生活。这便是我的信仰。尽管现实总不尽如人意,但我愿意为自己的信仰忠诚的生活。

这位同学:

您好!非常高兴的看到你越来越接近了真实的自己,也非常高兴的看到你在大步的前进着,特别是你“不管能走多高,不管能走多远,过我的生活,我喜欢的平静的生活”的信条,使我对你更加欣赏。我相信通过你对自己更进一步的思考以及更多优点的发现,你一定会更加快乐如意的!

杨老师:

您好!很感激您这些日子以来对我的关心与指导,您的话对我有很多帮助,谢谢您!

最近我常常悼念迈克尔杰克逊,因为他的歌给了我很多触动,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许多,我也很感激他,他死后我才开始这样喜欢他,所以沉浸他的歌曲的美好的感想中时,我也很感慨人就在前几天刚刚过世,为他的死感到很是惋惜,这几天大多在对他的怀念中平静的度过。

我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总是在逼自己,比如这个歌儿我听过我觉得很好,第二次听的时候我会有一种逼自己的感觉,要自己好好听,结果当然不能好好听,以前在学校里大概也这样,所以我心情总很压抑。我觉得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不能总逼自己。

我发现,这种感觉是源于我一直在学校里逼自己好好学习,现在在家里一直逼自己去上学的想法,我现在知道了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不能逼着自己天天读书,回学校的话,许多同学也许都会“拼一把”,可我觉得自己有些没办法做到,还是得让自己多放松一下,也许我会做得更好些。

可是现在在家里,能不能回学校好多事情我还没想通,感觉回去还是很困难,可是我会觉得大家都希望我回去,回去才会有上大学的机会,所以一直逼自己想怎么回去,逼自己回去,搞得我即使在家里吃饭玩也很压抑。老师,我想参考下您的意见,我不应该逼自己上学是不是。如果我不能上学,我也可以选个专业,找个中专学校去学习,然后以此为基点再实现自己的人生。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接受,因为我觉得这大概符合我的信仰“不管能走多高,不管能走多远,我只想过我的生活,我喜欢的平静的生活”。之所以我会犹豫,我会苦恼,就是因为,我也希望自己真的可能回学校。所以我不想再逼自己怎样想或怎样做了,先让自己自在的过完这几天,感悟生活,一定也会有一些感触让我做最后的决定,老师,您觉得呢?

谢谢您啦,能得到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兴奋了!也希望您在工作之余,多多休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这位同学:

您好!我同意你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至于听歌这本来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消遣、享受和引起心灵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必要逼迫自己好好听。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当你做某件事情之前感到紧张、焦虑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比如该看书就看书,该聊天就聊天,该睡觉就睡觉等),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看到您的回信我真的很激动,您也一定为我们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前几天我真的很颓废,整天在家里不出门,也不怎么吃饭,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儿到角落里的感似的,有些活该,又觉得没有出路,很颓废,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就上聊天室看看,挺无聊的,其实不管出路怎么样,活着就很不错了,现在还是觉得阳光些一切才会更好解决。

我以前是得过抑郁症,体验过人们传说的那种痛苦的感觉,现在还吃抑郁症的药,有时候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是和大家一样的正常人,所以总担心自己这样做这样想的。

想想我的这19年,童年大概在被人忽略的眼神里度过,上了初中,我要摆脱这种感觉,所以很努力读书,很努力参加活动虽然自己似乎天生有些孤僻和软弱也在影响着我,但我觉得自己也受到了鼓舞。这一过程里,我也给自己树立了很多梦想,科学家啊,文学家阿,作家什么的,想上清华又想上哈佛的……我不知道我怎么会那么用功,也许我的个性里就有钻牛角尖的成分吧。

呵呵,我对同学也都是不理不睬的,虽然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美好的青少年时期怎可以如此孤僻,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说话功能都退化了……百般受挫,我得了抑郁症,吃过药,住过院,过了休学的日子几乎两年呆在家里不怎么参与社会活动。

老师,我算是健康发展的青年吗,我知道我有潜力,可是潜力的发挥也要有时间保证啊,我不会晚吗,有时候甚至觉得我还有救吗?没有朋友的确很孤独,希望我以后能明白朋友的真谛。

晚不晚,生命已经这样了;惨不惨,还有比自己更惨的。

老师,您有您的专业,您觉得我和同龄人比算正常吗?我之前总逼自己,也许也是由于担心自己不正常吧,就是心理发展不够,幼稚,不能参与同龄人的活动。老师您觉得我的成长发展算正常吗?是容易被淘汰的吧,比方害羞,人人都会害羞,我会不会害羞过头儿了呢?我的合作能力也很差。呵呵,从小到大基本上没和别人合作顺利过,呵呵,现在觉得自己话都不会说了,是不是更差了?

总拿我的事情麻烦您,谢谢您老师,祝您天天快乐^^

这位同学:

您好!首先我要给你说的是:抑郁症是人的心理感冒。你说我们平常的身体感冒的时候,是不是正常的人呢?我想你一定会说当然是正常的人了。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是,心理上感冒的时候,我们也一定是正常的人。

抑郁症在人世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生理、情绪和精神挣扎。因为它非常普遍,所以在心理界我们把它比喻为“感冒”。其实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比较严重的忧郁时期,比如健康状况不好、生活上遭遇困顿或逆境,亲人去世,突如其来的横祸,社会竞争加剧、压力增大等等,都会出现忧郁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有心理感冒了打针吃药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要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让自己的心思、态度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另外,要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居住环境安宁;少喝茶、咖啡等提神的饮品,特别是下午和晚上,睡前最好喝一杯热奶;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培养自己多方面乐趣,保持心情愉快、开朗;做一些有益于身心的运动、娱乐和社交活动。从目前的情景来看,抑郁症对你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件好事,它让你陷入反思和内省,看看目前的你就非常不错,精神和心理层次已经达到了比以前更高的层次,所以要对自己进行欣赏和庆贺。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本来和同学在一起,和老师谈话,我已经想回去,也比以前有了点儿信心回去上高三,可是,我看见了我爸爸妈妈,和他们说话,我发现以前上学那种很沉重的思想包袱是爸爸妈妈给我的,他们是那种很传统保守的父母,我一直都很乖,他们说的话从来没想过不放在心上在爸爸妈妈身边,我会感觉到因为那个包袱过于沉重,我想起上学读书就烦躁,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让自己不烦躁,我真的不明白该如何是好了。

本来,今天和同学(高二宿舍的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很开心,我很想和她们在一起,可是看见了爸爸妈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唉!我爸妈就是那样的,他们骨子里把读书成绩高于一切,尽管有时候他们嘴上说不在乎,但我也能感受到。比如,上学期,考完试,虽然我考得很好,可我不太想跟他们像以前那样汇报了,可妈妈一科一科的问我成绩,嘴上还说,就是问问而已,怎样怎样,还说什么难道你不该告诉我们吗还是什么的,我就知道他们一直是那样的,难道是我太多心了。

和同学一起,我发现很多时候不开心的原因其实是我似乎想要讨好每个人,害怕别人不高兴,并且敏感地以为会不会是自己造成的。我觉得自己那样子挺傻的,我肯定会有缺点,那么就肯定会有不喜欢我的人,更何况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一些偏见,所以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能做到的也许只是和身边的人分享些开心的东西,别人说我好,我也不一定真的那么好;别人说我不好,我可能有不足,但也不可能那么差劲,就跟网上说的,“鄙视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啊”,呵呵,我觉得很有意思。和身边的人相处,也要学会多多包容,以前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个人很傻那个人很差劲,有的时候爱钻牛角尖也会找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好像是李嘉诚先生说过“觉得别人是个十足的傻子的人才最傻”,所以我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唐骏也说过“好的性格就是不挑剔别人的任何性格”。

和朋友在一起,有时候也想,我是不是该多接触那些性格上明显比我好的人,可是我觉得,自己这样子怎么会交得到朋友,朋友的理解与支持,真正情投意合的朋友之间的感情是无价的,它滋润我们的内心,尤其是真正的友谊,就算你的朋友在一些你认为重要的方面和你一样差劲,但更美好的难道不是两个人一起成长吗,包容对方,也许也是包容了自己。老师,这方面我真的有点儿苦恼,我总是担心我的天天在一起的好朋友,性格方面和我有一样的不足的地方,会妨碍我的成长,我是不是太世俗功利了?

放下,新生。有些事情放下也挺难。也许我现在还是爱坚持些没必要的事情。也许我现在有些迂,也许现在我还有些古板和害羞,也许我现在还有些胆小和幼稚,也许我现在还有些同理心弱比较不容易换位思考,我相信我会蜕变的!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回到学校,我可以和我心爱的同学们在一起,然后一起学习一起玩……好美,可是我的那些担心难道都是没有道理的吗,老师您说呢?谢谢老师!

这位同学:

您好!非常高兴的看到你已经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你的自我分析也越来越辩证和客观了,比如,“和同学一起,……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一些偏见,所以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我能做到的也许只是和身边的人分享些开心的东西,别人说我好,我也不一定真的那么好;别人说我不好,我可能有不足,但也不可能那么差劲,……和身边的人相处,也要学会多多包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也许我现在还是爱坚持些没必要的事情。也许我现在有些迂,也许现在我还有些古板和害羞,也许我现在还有些胆小和幼稚,也许我现在还有些同理心弱比较不容易换位思考,我相信我会蜕变的!”“……”这些都是你明显而巨大的进步的地方,老师我对你的进步非常赞赏和非常高兴。

至于你说“我是不是该多接触那些性格上明显比我好的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学生时代的朋友是思想、志向、爱好的相投而结成的,这种朋友绝大多数是短期朋友,当然也就不是专一的无话不谈的朋友,而是广泛的所保留的朋友。

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就需要随着环境以及所属团体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朋友和交往范围来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自己的才干和丰富社会、生活经验,这种更新当然要围绕着生活的中心和需要。所以这时候的朋友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也就是说要结交多种类型的朋友,以满足各方面之所需。比如:能直陈自己的过错失误,开展批评的诤友;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使自己少走弯路的导师;能够在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的异性朋友;能相助于危机、困难之时的患难之友;能与自己一同从事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的娱乐型朋友等。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所以你需要的是广泛交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训练社会合作,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你问我“我是不是太世俗功利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成长都实现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所以你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表现。

关于你说爸爸妈妈“他们骨子里把读书成绩高于一切,尽管有时候他们嘴上说不在乎,但我也能感受到”,这需要我们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一直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要高明,唯有成绩好”,这几乎就刻入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心田之中,所以你爸爸妈妈的“骨子里把读书成绩高于一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再说了孩子读书是父母为孩子成长以及获得自尊的投资,既然是投资,那么关注收获也是没有错的;还有一点需要我说的是,你的爸爸妈妈关注你学习成绩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看你在逐渐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是否把自己往上踩踏的台阶夯实了,一旦他们发现你把自己所踩踏的台阶夯实了,那么他们就会放心让你以自己的行动去攀登。有句话叫做“儿行千里,父母记挂”,换个角度来看,你的妈妈问你考试成绩难道不是对你“记挂”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么。

你说“我相信我会蜕变的!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我非常相信,而且也非常赞成,至于上面的那些担心,我认为是你在成长的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只要你不断了解和发现自己,而且也在不断的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和超越自己,那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自立、自信、自强的佼佼者的!

杨老师:

您好!其实我的自信还不是很足,以前的同学也挺关心我的,要我挺过去,我觉得自己的压力真的还挺大的。老师,我都有些害怕自己会被逼疯,有的同学会被逼疯或者跳楼什么的,我不会被逼疯吗?老师,我真的挺难受的。

这位同学:

您好!前面我已经跟你说了,按照自己的情况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同样到学校以及到校后的学习情况也有你自己来做决定,在这些方面是没有人来逼迫或强迫你的。其实在面临某件事情之前,特别是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压力,都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接纳这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也就是带着紧张、焦虑和恐惧所造成的压力做出选择或抉择,一旦投入自己的所做的选择或抉择的实际行动之中,那么一方面紧张、焦虑和恐惧会随之减轻或消失,另一方面压力也会得到降低或化解。

只要你不逼迫自己,只要你按照自己的心里所想做出选择或抉择,然后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行动,那么你就一定不会出现“自己会被逼疯”的情况的。

正确认识真实自我活独一无二的自己是走出神经质症困扰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