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杨永龙心理疏导采访专著 |
分类: 评论杂谈 |
连续27年坚持义务心理疏导,帮助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者10000余人,先后有300余篇心理教育案例及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金昌市金川公司总校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杨永龙在教育路上的默默付出,他是学生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知心大哥”“灵魂导师”。
杨永龙是金川公司总校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名体育兼心理教师,由于热爱心理学,他主动承担起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有很多学生找他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在他的帮助下,无数“问题学生”走出了心理困境,重新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张磊(化名)是一名曾在学校读高中的男生,但因为他有人际交往障碍,只读了高一前半学期,便办理了休学待在家,令其父母十分发愁,张磊也变得更加内向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磊听说了心理老师杨永龙,得知他是同学们口中的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便联系到了杨永龙,向他请求帮助。
杨永龙受到张磊的咨询后,详细询问了张磊的情况,并对他进行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在杨永龙的开导与鼓励下,张磊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经过一周的心理疏导治疗,张磊重新走进了学校。同时,杨永龙没有停止与张磊的互动,而是继续和他保持通信,鼓励他好好学习。张磊被杨永龙的坚持打动了,时不时与杨永龙沟通自己的内心想法,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高中毕业后,张磊在给杨永龙的信中写道:“杨老师,是您鼓励我重新走入校园,是您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我想真诚地对您说一声‘谢谢’!以后的路,我会好好走下去,不让父母再为我担心。”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杨永龙认真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话语,真诚地与他们交流,对于学生的各种想法,他都不会草率地给予评价,而是通过科学地分析,找出学生的心理症结所在,并想办法解决。
李健(化名)是一名高三的男生,他总觉得坐在自己前一排的一个同学不喜欢他,这件事让他感到非常困扰,甚至没办法好好学习,学习成绩也因此直线下降。于是,他找到了杨永龙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杨永龙告诉李健,这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对李健进行了相应的心理疏导。李健十分感动,他曾经找同学诉苦,但大家都不理解,而杨老师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在杨永龙的帮助下,李健逐渐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将注意力投入到了学习中,不再冒出一些奇怪的念头,生活重新步入了正轨。
在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杨永龙有时会遇到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杨永龙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知道,有时候学生的一念之差,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必须要将学生的错误想法扼杀在摇篮中。这其中,就有一个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学生。
2018年的一天,杨永龙收到了一名学生发来的信息:“杨老师,我不想活了。”杨永龙看了信息吓了一跳,这个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找他咨询过,为什么突然发这么一条信息给自己?但因为有多年的心理疏导经验,他用非常平静的口气回复了该学生,并小心翼翼地询问了该学生的情况。原来,这个男生名叫王梦(化名),是一名刚上大一的学生,在前几个月的一次体检中,他被查出或许患了癌症,因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杨永龙及时给王梦进行了心理疏导,在多番劝说下,王梦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之后的几天,杨永龙密切关注王梦的动态,时不时发信息与他沟通,一同探讨解决方案。最后,在杨永龙的鼓励下,王梦重新回到医院进行复查,最终,检查结果是王梦并没有得癌症,只是得了一种很普通的病,只要治疗一段时间便会痊愈。就是这样,杨永龙的悉心关怀,让又一个学生摆脱了困扰,安心于学习、生活。
除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杨永龙还编著出版了《走进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案例选辑》《挑战自我走向成功》《青春爱恋风暴》《网络游戏迷恋疏导》等专著。其中,《高效能父母的心理课》与《孩子,我一直在你身边》两本专著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帮助了更多遇到心理问题的个人与家庭走出了心理困境。
27年来,杨永龙帮助了千千万万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疾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当事人),这其中有深受学习和成长困扰的学生,有因为自己孩子出现教育问题而着急的家长,也有深受人际关系等问题困扰的成年人。在杨永龙的热心帮助下,这些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的求助者都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在这期间,杨永龙从未向他们收取过任何费用。可以说,在他的身上,见证了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情操,传承了一种助人为乐的伟大精神,而他也因此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赞誉。(作者《未来导报》记者:毛媛)

图:杨永龙在操场上跟学生们谈心交流。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