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孤独交友做好自己活在当下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芸倩:杨老师您好,我心情老是不好,想咨询咨询您。我是一个刚上大二的学生,学的是软件的,可惜上课很多东西都很复杂,自己老师走神,和我一块上课的同学也是那样的,可是每次考试,人家都比我考得高,我就好奇怪,而且,我不喜欢宿舍生活,觉得在宿舍很压抑
杨永龙:上课走神,这难道与你课前没有预习有关吗?
芸倩:这个,大家都不会预习啊,再说,一节课讲得太多,根本无法每次都预习了,而且,我发现我有点看不进书去,反正看书效率特低
杨永龙:是啊你总是在看别人怎么样,而失去的是不是自我呢?
芸倩:是啊,很苦恼,总是要在乎别人,自己一个人行动总是觉得学点什么,自己一个人行动总是觉得缺点什么
杨永龙:对啊,那你说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是自私的呢,是不是都是在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人的呢?当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行动,没有课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阅览室或阶梯教室
芸倩:可是,那样我总是觉得没有人和自己分享生活的乐趣,我害怕变得孤单,所以我总是会在乎别人,好多人说我脾气太好了,好欺负
杨永龙: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忍受或享受孤独的过程。
芸倩:可是我有点耐不住寂寞,我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每天都应该过的很有条理,教室、食堂、宿舍。
杨永龙: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狠的过程。
芸倩:三点一线,那样的话我就不能容忍吵闹声,但是宿舍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每晚都会闹到很晚,我睡眠很不好,怎么弄都会影响第二天的生活
杨永龙:那你就随大流了?
芸倩:恩,我也没办法,因为这样自己心里还能放开点。
杨永龙:你心里是放开一点了,但是你却得到了失去自己我的郁闷和痛苦,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啊!
芸倩:那我该怎么办呢?
杨永龙:回归自我。
芸倩:那我还有问题,我和人说话时总是放不开,尤其是面对男生的时候。
杨永龙:你说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我们,我们管得了吗?
芸倩:当然管不了,但是我觉得有的确实是我的缺点,厄,老师,你是没话对我说了吗
杨永龙:既然是管不了的,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做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就可以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也就是对他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在背后对别人说别人的长短,对于别人的求助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就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自己有了困难也向别人求助。这是在我们的主宰掌控和把握范围之内的,我们把这个基本前提做到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对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我们抱持一种“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
芸倩:那您怎么看宿舍太吵闹呢
杨永龙: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只有接纳接受和适应
芸倩:接纳,适应?我一直在努力那样做,可是,没有太大的效果
杨永龙:是啊,所谓接纳就是对自己不能主宰、掌控和把握的事情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做自己能主宰、掌控和把握的事儿。其实我当年的宿舍也是这样的,我就用蜡烛在看自己的书,锻炼自己在吵杂环境之中学习的能力
芸倩:可以这样吗,好难啊,我发现
杨永龙:现在的条件不我那个时候强多了,充电的荧光灯比蜡烛安全多了
芸倩:说实话,我很注重别人怎么说,那样不停地学,别人一定会说三道四
杨永龙:在大学我坚持学习了四年,在这四年之中我看了不少的人文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著作,这在后来的工作之中都派上了用场
芸倩:您是学文的吧
杨永龙:我是体育专业的哦
芸倩:我也知道应该多看书,可是总是静不下心来,看过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抓不住要点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看看《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芸倩:好的谢谢您,我发现我老是会注意别人,感觉太在意别人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吗?老师,我的朋友和别人相跟在一起了,我心里很难受 。
杨永龙:是男女朋友吗?你今年多大了?
芸倩:不是,就是好朋友。
芸倩:今年二十,那你说朋友的朋为什么是两个相同各自独立且平起平坐的月字组成的呢?
芸倩:因为有相同的特点。
杨永龙:除了相同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共鸣,你说对吗?
芸倩:对,很对 。
杨永龙:那他不和你来往了,是不是说明心灵已经不共鸣了呢?
芸倩:不是不往来,是像敷衍。
杨永龙:是啊,既然敷衍了,那你说是不是两个月字就各自远离了呢?
芸倩:那该怎么办?
杨永龙:那你说你能左右得了别人吗?
芸倩:要是别人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杨永龙:对啊,这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你知道在人际交往之中我们能掌控和做得到的是什么呢?
芸倩:自然接受,坦然放手?
杨永龙:是不是对他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在背后说人的长短,对别人的求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帮助,自己有困难也求助于他人,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你说我们可不可以保持一种“别人看得上我们就多来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呢?
芸倩:老师,你不觉得这都是点大道理吗?这些我知道。
杨永龙:这是需要认识的,在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解、感悟和发现的。
芸倩:可是,这些我了解,也尽量这样做了。
杨永龙:是啊,那你说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做的做到了,别人对我们不冷不热的敷衍了事,是不是就需要有“别人看得上我们就多来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呢?
芸倩:这个……我也想过。可是,在这段友谊里我付出了很多,我不甘心。
杨永龙:是啊,我理解,这样的事儿我也碰到过,但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曾经的好朋友变成了普通的朋友。
芸倩:我是老遇见。她们有事我就去帮。可是,每当我有事了,她们却没一个主动帮我的。
杨永龙: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如果不对等了,那么关系也就逐渐变淡了,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别人我们是把握不了的。
芸倩:可是,为什么老是这样?
杨永龙:既然是我们不能把握主宰和掌控的东西,那你说我们是不是需要放开心态做真实的自己呢?
芸倩:我命中注定的那个闺密呢?
杨永龙:你看过《学生阶段应该怎样择友和交友》了吗?
芸倩:没有。
杨永龙:说实话,我一直在帮助别人,我从来都没有指望过别人来帮助我
芸倩:为什么?
杨永龙:我认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实在做不到且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我才会求助于别人的。这个求助也不见得就是求助我帮助过的人。正因为是这样的心态,所以我自己活人活的是平静的也是自然的。
芸倩:其实,我是想说凭什么?我也是,一般自己能办了的,绝对不会去求别人。可是作为好朋友的不应该主动去帮吗?
杨永龙:那你要求别人来帮你,而别人并没有这样做,那你说你还能让自己活得平静自然吗?
芸倩:不能!每次都是我主动帮她。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不那么想。
杨永龙:是啊,你主动帮他是你自己愿意的,而别人不主动帮你也是人家所主宰的。
芸倩:这样就说明她没把我当朋友。
杨永龙:所以从现实说,你帮别人是情分,但别人并不领你的这个情,那你又能怎么样呢?很显然就是像你目前这样的心理失衡,这样的郁闷、纠结和痛苦
芸倩:我掰不回来,我就是这样想的。
杨永龙:别人帮你也是情分,不帮你是应分,那你说人家没有帮你而生气活的郁闷痛苦,值得吗?
芸倩:如果我的付出没有任何回报,甚至是关心,那样我做它干什么啊?
杨永龙:是啊,我说的很明确:不帮是应分,帮是情分。帮与不帮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芸倩:不帮岂不是很冷血。
杨永龙:是啊,这就在于我们的定位了。
芸倩:纠结.....
杨永龙:你看我义务帮助别人做心理疏导的定位就是:为了自己学习和提高知识和技能。
芸倩:好吧!我试试这样想。但是,为什么我过了二十几年都没有个知心好友
,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形只影单的。
杨永龙:不是有句话说的很明白吗,“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芸倩:可是,别人都有,我就没有个能谈心的人。
杨永龙:也不一定是知己啊
芸倩:那还能是谁?
杨永龙:因为你把交友放在了永远的朋友之上,自然会遭受挫折的。有人把朋友分为三类,短期的朋友,长期的朋友,永远的朋友:短期的朋友,双方建立的友谊未能得到巩固,从此淡于往来,其原因有种种。有的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失去兴趣,或者双方都失去了兴趣;有的是因为时空关系的变化,失去了交往的基础;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原因。只要双方没有伤害对方,即使是短期的友谊对人生也是有益的,有的可能会铭记终身。长期的朋友由短期的朋友发展而成。双方的相悦相容,巩固和发展了友谊,能历久而不衰。但友谊不是取之不竭的泉水,而像银行里的存款,需要不断储蓄才能长期支取。长期的友谊需要长期的呵护。永远的朋友。永远的朋友把友谊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当你顺利地时候,你和他的相交不过如淡淡的清水;一旦你有困难,不需要你的召唤,他就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他也不会因为已经对你付出许多,心安理得离你而去。这种朋友可遇而不可求。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芸倩:是啊!我就是很想要那种长久的,因为我觉得能聚到一起是莫大的缘分。
杨永龙:但事实上学生阶段的朋友绝大多数是短期的朋友啊!
芸倩:不是说学生阶段的友谊才是纯洁的?才是以后真正的?
杨永龙:现实环境是需要你双腿走路的,可你却想要自己的双臂变成翅膀飞翔在天空,这不是自找烦恼和痛苦吗?
芸倩:我的想法很不切实际吗?我觉得我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啊?
杨永龙:是啊,你不仅不切实际,而且还纠缠于自己不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东西之上。
芸倩:可是,我真的真的很想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每每和不怎么熟的人在一起我就没什么话可说,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我很严肃。
杨永龙:心情我非常理解,但你目前完全可以把交往定位在找伙伴或找普通朋友之上,有一个在一起吃饭和活动的伴儿也是不错的,再不要把目标定位在长期的朋友以及知心朋友之上了。
芸倩:恩,我会的。
杨永龙:是啊,不怎么熟悉的人在一起本来就没有多少话说,这是很正常的。
芸倩:可是我感觉别人就不是,见面,说话,人家就成朋友了。可是,我好像是什么一样,同样这么干了,也没达到一样的效果。
杨永龙:其实经常性的见面,经常性说一些问候或对方感兴趣的事儿。
芸倩:别人感兴趣的事儿?这个我怎么能知道
。
杨永龙:这个就需要观察、了解、认识、感悟和发现了。
芸倩:这些我上网查过。说是我太过内向,甚至是自卑
。
杨永龙:先不要考虑自己怎么样,如果你是内向的话,那你说内向的人的天生特点是什么呢?
芸倩:很孤僻,不敢和人说话,不愿意参加活动,患得患失,总是很忧郁,还总是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有了,就这些。
杨永龙:内向的人的天生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
芸倩:我觉得我有这些特点,多多少少会不自在,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妈妈说我小时候特活泼,现在不知道是怎么了。
杨永龙:你强求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多么优秀,多么有人缘,自然就像我上面说的一样不能自然而平静的活自己的人了。
芸倩:我要求的太多?
杨永龙: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多么优秀,多么有人缘,自己能说会道等等。
芸倩:那当然,如果我都无欲无求了。我活着还有什么追求?是啊!就算不是很好也要差不多吧。
杨永龙:是啊,这因为你这样高要求自己了,自然就产生了“目的颤抖”(在我的博文《怎样化解孩子学习的目的颤抖》之中)。
芸倩:这也高?看来我给自己的要求都太高了,那做到什么才是不高不低的呢
?
杨永龙: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也就是让自己本来的样子呈现。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以及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洗衣服就去洗衣服,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芸倩:还有啊!我老是很在意别人的话,导致有很多人说我开不起玩笑。这些事我都不能很自然的去做,怎么说呢,就比如要做这个了,又突然想到那个还没干,最后什么也没干好。
杨永龙:是啊,做这些事情是需要毅力和意志力去行动的。
芸倩:就说我平时的一个问题吧!我玩的时候要是旁边有人在学习我就很不舒服,想着是不是自己也该学。要是自己学.别人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最后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成。
杨永龙:所以你现在需要养成活在当下只活当下把当下所做的事当做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新习惯——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过去了、做完了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未来的事儿还没有来到,等到来到的当下再说,我们的人生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所做的事儿,只要我们紧抓此时此刻的当下所做的事儿,把当下所做的事儿当做是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做,我们坚定地这样去做了,那么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我们知道做最好的自己,就必须尽自己最大且最有效的努力做好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既然对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对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尽到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这样就能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投入当下的行动来养成活在当下只活当下把当下所做的事当做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新习惯。一旦这个新习惯养成了,你目前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芸倩:哦,我按您说的做一段时间,有问题再来找您,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