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上为什么是有为才有位呢?

标签:
为人处事交友事业出类拔萃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二国:杨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很烦恼,为什么感觉我总是不讨别人喜欢。
杨永龙:您好,我在二十八岁以前也有这样的感觉。
二国:我20岁。在中国美术学院读书。照理说我考上了我的理想大学,而且会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一个学期快过去了,之前的只是说一般的朋友都没有成为挚友,他们反而大多数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我觉得我已经很尽心了。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看一看《《学生阶段应该怎样择友和交友》。
二国:我只是觉得我对我在乎的人热情,他们反而更在乎别人,甚至对我不屑一顾而很痛苦。
杨永龙:是啊,你把心思放到了自己不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事儿上去了,那你说你能收获到什么呢?
二国:那种感觉就好像有周期一样。发作的时候心很凉很凉。高中的时候就发作过好多次了。
杨永龙:是啊,你思考过没有朋友的“朋”为什么是有两个平起平坐各自独立的一模一样的月字组成的呢?
二国:两个人都有责任,你博文上有。但我记不清了。
杨永龙:是不是性格、爱好、追求等方面相同的人才可以结成朋友呢?
二国:是,我还有问题。
杨永龙:那你说以你目前的方式交朋友,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国:刚开始都不错,但相处久了他就渐渐懒得搭理,或者刻意远离。
杨永龙:是啊,朋友的情感是在相同的性格、爱好、追求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之中建立的。
二国:也就是说我和他不是相同的性格、爱好、追求,是吗?
杨永龙:是啊,不是一条道上发展与追求的人,那你说能成为朋友吗?
二国:其实我是一个同性恋。但我不想成为同性恋。我想改变自己,我是基督徒,像我这样的人也可以和他们有相同的性格、爱好、追求吗?这个我从来没任何人说过,也没人知道,我看了你之前的关于恋足癖同性恋的文章,我虽然不恋足,也没和其他人发生关系,但我和他的想法很像。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别人口中的爱情,前度之类的话题我都将脑子倒空,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只是一味的逃脱。
杨永龙:同性恋或异性恋,这就相当于跟我们喜欢用左右或右手一样,那你说喜欢用左右或右手的人,还有别的区别吗?
二国:哦,但是我觉得同性恋对待男生和女生的方式是不同的,面对他们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看法和异性恋可能都不同。
杨永龙:同性恋所恋的是同性别的人,异性恋恋的是性别相异的人
杨永龙: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最终所发展的爱情都是双方之间的心灵共鸣,一个异性恋的男人,不可能对所有的女人都产生爱情吧?同样一个同性恋的男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男人都产生爱情吧?
二国:对,对哦。
杨永龙:既然是对的,那你说有什么不同呢?
二国:嗯。我知道了。但我现在感觉我已经快崩溃了。
杨永龙:那你崩溃的是什么呢?
二国:我觉得我的状况和《忧郁》这本书上说的很像,我觉得我得了忧郁症,是不是很荒唐?
杨永龙:我们常说人有七情,七情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七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有这七种基本情绪而引起的我们自我所能觉知的诸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神经质症。
二国:我现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把我打入深渊。
杨永龙:神经质症如果严格说起来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既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这个“症”字上。由于有了这个“症”字,所以我们的思维就把自己引向了有病的范畴,这样我们就会不断的关注探究和辩论自己的各种情绪表现,所以我们越是关注,我们就会越加害怕,这样我们的情绪就会越加的焦虑郁闷和恐惧,而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二国:那应该怎么办呢?
杨永龙:在一般情况之下,我们把心思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很有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过于关注所引起的,就拿你来说,你给自己贴上了抑郁症的标签,就把心思放在了抑郁症之上,有关抑郁的各种正常的情绪或情志表现就被我们纳入到了抑郁症的范畴,这样我们越是关注我们的心情就越加的郁闷和低沉。如果我们每天走进日常生活,拿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日常生活顺序的活动之中,那么我们自然的也就忙碌起来了,当然我们也就不会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当然也就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来打扰我们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呢?
二国:对!可我有时候很难做到 。
杨永龙:前面我对你说了神经质症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们就像我们的心跳一样,我们一天之中每个人的心跳都存在每分钟五六十次、七八十次或九十一百次以上的情况,你说我们的心脏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正常的呢?
二国:这算我的性格吗?我身边很多人好像都不是这样的。还是他们掩饰呢?
杨永龙:我们在睡着了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五六十次,我们在清醒安静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七八十次,我们在工作或运动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九十一百次以上。神经质症的表现,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情境之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认为这些是正常,所以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之中去了,所以就没有对他造成影响。有些人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就把当下所做的事情放下,而投入到对这些表现的关注和探究之中去了,结果是越关注越探究,问题越多,我们就越加的恐惧焦虑和郁闷,这样就等于我们放弃了对自己的主宰,而成为了情绪和情感的奴隶,当然我们也就饱受着情绪和情感的困扰或折磨。
二国:如何主宰自己呢?
杨永龙:所以我要对你说的是抛弃心理书籍,远离心理论坛心理网络,用积极的行动走进生活走进此时此刻所做的事之中,如果你任何时候都这样做了,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不成其问题了。我们活人活的只是当下的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做家务就去做家务,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
二国:说实话我从来不看心理书籍之类的东西。但我还是很敏感。我知道了,谢谢您。不用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对吧?只要我没影响别人 。
杨永龙:非常正确。你考进美院为的是什么呢?
二国:1.为了自己的将来;2.实现父母的心愿;3.让大家都看得起我。说实话我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强大,我都很害怕。不管是现在还是在高中 。
杨永龙:这三条所反映的是不是专业技能出类拔萃呢?
二国:是。
杨永龙:对啊,你把心思就没有投入到自己专业上的出类拔萃之上,而是投入到那些无关紧要的人际关系之上去了,那你说你能有什么好结果吗,能让别人看的起吗?
二国:如果一直努力学习,不在乎别人是不是很枯燥呢?是不是很孤单 ?
杨永龙:你说我们在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怎么才能让自己生活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呢?
二国:不知道。是让别人开心吗?我觉得我幽默感不够
杨永龙:是不是对他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在背后说人的长短,对别人的求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帮助,自己有困难也求助于他人,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你说我们可不可以保持一种“别人看得上我们就多来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呢?
二国:说的好!但是我怕别人离我近,我会很不习惯。我可能反而会刻意去远离 。
杨永龙:说实话,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是经常一个人去图书馆阅览室和阶梯教室自己去学习的,也没有专门去结交什么朋友,我到大学是来学习的,学习好自己所要学的才是最关键的。所以四年的日子就这样过来了,而且也为今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有了成功,有了别人不可替代的成就,那么才能被别人看得起。
二国:我有时候对别人对我的关心、爱很不习惯,我会怀疑。可是这样快乐吗?看到室友或身边的人和其他人说说笑笑的从你身边走过,难道不想和他们建立朋友关系吗?
杨永龙:因为我有比这些更高的追求的东西,所以我把这些东西追求到了,这才是充实的快乐。
二国:一个人学习我没事。可是在生活中我可能会很失落。
杨永龙:追求、攀登巅峰的过程,本来就伴随着孤独和困苦,只有忍受孤独和困苦,那么我们才可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巅峰。
二国:嗯 ,成功是可以属于自己的。朋友有时候是暂时的。对吗?
杨永龙:是啊,有句话叫做“穷在当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那你说在自己的事业成功了之后,是不是会有成群结队的朋友找你呢?
二国:您的生活经验比我丰富,事情看得开。我放不下怎么办?
杨永龙:我不是看得开,而是我坚持用实际行动在做自己所能掌控把握和主宰的事儿。
二国:好的。我懂了。要想受到周围人的欢迎,我就得加倍努力。当然不仅是为了给别人,也为了以后生活地更好。不仅是为了给别人看 。
杨永龙:是啊,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有为才有位”,这个“位”不仅是工作至上的位置,而且也包含着人际关系上的位置
二国:有时候很羡慕那些交往能力强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位”
杨永龙:天生每一个人都是有长有短的,你去考证一下你们著名的祖师爷,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国:哦。
杨永龙:比如,高尔泰、齐白石、梵高、狄更斯等等。
二国:谢谢杨老师,真的很感谢。我会好好记住您对我说的话的,也会按您说的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