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容易轻视平凡的人没有办法和人面对面的沟通怎么办

(2020-07-13 07:50:47)
标签:

人际交往

交流

轻视

幸福

三规律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玉华:杨老师您好,我有些问题,想马上解决,心理方面的没有办法和人面对面的沟通,参加不了集体活动,很独,而且容易轻视平凡的人,虽然我知道我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杨永龙:你多大年龄了?

玉华:19

杨永龙:你在做什么呢?

玉华:学生,读大学,我不能忍受宿舍的生活,总是想尽办法逃避

杨永龙:你容易轻视别人的表现是什么呢?

玉华:我经常会在心里不屑,当然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特别聪明,我会容易对他刮目相看

杨永龙:嗯,也就是内心的一些念头罢了,你说对吗?

玉华: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的主要问题是没法和人交流,我承认我自卑

杨永龙:没法和人交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玉华:不能对别人的问题应对自如,显得沉重多虑,人人都喜欢欢乐的气氛我经常显得格格不入

杨永龙:那你是不是属于性格内向的人呢?

玉华: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我的性格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感觉自己生来应该是活泼外向的人,我觉得自己被某些东西压抑了,但就是摆脱不了

杨永龙:那你觉得压抑自己的是什么呢?

玉华:我有一种遗传性的皮肤病,现在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根治,只能通过保养使皮肤有所好转,我经常看起来,呃,不那么好,我担心自己的未来,我曾花很多时间去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种轻松的生活状态,我可以甘于平凡,也许和我的家庭有关,我没有爸爸而且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结婚,我是说被人接受,不是法律上的

杨永龙:那你说什么是我们此时此刻能把握和掌控的呢?

玉华:我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改变,只能去接受,但我真的接受不了

杨永龙:我们活人的最高目标是不是生活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呢?

玉华:嗯,但是没有某些条件时,它很难实现,因为我的心理调节能力没有那么强大,交往能力有先天的因素对吗?我可以说我的家庭是一个苦难的家庭,家庭氛围从来都很沉重,妈妈也不是温柔慈爱的那一类

杨永龙:嗯,我理解,那你从苦难之中感悟到什么了吗?

玉华:我高中的时候也曾一度很消沉,天天上课睡觉,偷玩手机,反正沉迷于一切能让我从现实中脱离的,我妈为此很伤心,班主任几乎天天要找我,不过幸好我最后还是考上了重点大学

杨永龙:你认真想过你一直以来遭受苦难是为了什么呢?

玉华: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上帝给你苦难也并不是为了让你去创造价值,有的人就是一辈子都要受苦,这是很残忍的事实

杨永龙:上帝给你苦难难道不是让你从中感悟、认识了解和发现怎么才能让自己达到活人的最高目标吗?

玉华:它让我发现自由和快乐是多么可贵,可是得到这些却是多么艰难,就好像在一个不能动弹的饥渴人面前放的一杯水

杨永龙:我自己所领受的艰难挫顿是从五岁开始的,二十二岁上大学之后,这种艰难挫顿才开始逐渐趋于减少

玉华:为什么趋于减少?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吗?

杨永龙:我的艰难挫顿的最高分是小学和初中,那个时候可以说是非人的折磨。。

玉华:为什么?我倒希望给我一阵剧痛,过去了就算了

杨永龙:这在《总是逃避和他人交流怎么办?》《人生是对困难和障碍不断突破的过程》略有描述,你也去看看《我怎样才能乐观起来?。我把傅佩荣所总结的笛卡尔的达到幸福的规律抄录给你,希望对你生活的幸福快乐有借鉴意义。

其一,尽力知道整个人生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是“知”;其二,努力实践理智的指示,不受情绪、欲望摆布——这是“行”;其三,不要去追求或欲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这是“知足常乐”。笛卡尔的三个方法能不能让人达到快乐呢?我们可以综合来看:譬如,人在一生中,都会获知许多信息,而情绪的波动、欲望的增减,更是每天都会出现的,那么,你会感觉幸福很难掌握。笛卡尔的建议如下:

第一,尽力去知道整个人生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与不该做的判断标准,往往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所订的规范。社会规定行人走路要靠右边,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否则就违反了交通规则,会遭到警察的处罚。这表示你不能任意穿越马路,否则得不偿失,省了一分钟却赔了一千块,多划不来。这时,你必须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家庭到公司、社会,都要分清楚。该不该做有时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但只要在特定范围中,掌握住原则即可。

第二,努力实行理性的指示,不受情绪、欲望的太多影响。我们都十分清楚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欲望。理性告诉我们不要去做的事,欲望出现时,我们还是做了。因此,笛卡尔建议我们,要设法按照理性的安排去做。然而,我们有时会怀疑,一旦按照理性行事,反而得不到幸福。按时上下班,从来不跷课,对父母言听计从,和别人约会从未迟到……试问这有什么乐趣可言?这样的生命似乎太过平淡,毫无刺激与新鲜的感觉。这时,你必须衡量这种新鲜的感觉与恒久的心灵平静,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三,不去欲求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好处。将所有未达到的优点、好处,都视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就不会有过度的欲求和盼望。我决不会想要得一个诺贝尔奖[Nobel Prize,1896年创,乃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lfred B.Nobel18331896)的遗嘱而设立],但是,假如我今天已得到一项极高荣誉的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诺贝尔奖时,我一定开始寝食难安。我也决不会冀望自己有一天成为太空人,因为我的眼睛不合格。然而,我们会欲求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只是你如何确知自己可以做到呢?假设你邻座的同学以前考试都和你一起作弊,而今他居然获得了某个奖,那么,你就可确信自己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能力往往可借比较而得知,能力一旦具备,欲望便随之而来,这并非坏事。王赣骏的著作《我能,你也能》,他的目标,我们虽不一定能够企及,却是促成进步的原动力。

小时候,我常梦想自己可以成为卫青、霍去病之类的人物,执干戈以卫社稷,后来慢慢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于是,转而从事学术研究,但是每回从图书馆出来,又觉得没什么希望,因为图书馆里的书,都是前人立定志向、下定决心去做的结果。那些书究竟有没有价值却不得而知,在当时,它们或许是畅销书,然而,十年前的畅销书,而今又在哪儿呢?所以,只为了这一刻而欣喜,就注定了将来有一天会很寂寞。反之,从未欣喜、得意过,也就没什么条件去寂寞了。据我所知,三毛小姐若未经历过那么丰富的人生,没有那些高潮迭起的人生表现,就不会发现由低处看高处,自低处回忆高处时,竟有这么大的差异,或许也就不至于去寻短了。

由此可知,人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光从一面来看。我个人对于人生的看法,比较喜欢从整体来看,不喜欢就短暂的时段来看。基本上,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成就,但无须羡慕。有人或许羡慕我在哲学方面所知甚深,但我也羡慕别人的身体健康,且又年轻;我也曾羡慕别人数学很好,现在发现,那也未必有用。这正告诉了我们,不必去追求盼望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许多东西。

我十分佩服我的父亲,他从十九岁时当灯塔管理员,一直到退休仍是灯塔管理员。小时候,我在绿岛住了三年,当时守灯塔的只有五人,父亲虽身为主任,晚上也得轮班工作。十几年来,我跟着父亲走过台湾的一些偏僻角落,然而,对这样的工作,父亲一直安贫乐道。而我的母亲卧病十八年,全靠父亲的照顾,他凭的是什么?是信仰。他对信仰十分虔诚,每日上午五点半,走半小时路去教堂,平日在家就念玫瑰经,从来不想去学人家走捷径发财。宗教信仰确实有它的好处,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缘,有这么深刻的信仰。这时只能求诸理性,设法去理解。

玉华:嗯,谢谢

杨永龙:你需要养成活在当下只活当下,把当下所做的事当做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做的新习惯——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过去了、做完了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未来的事儿还没有来到,等到来到的当下再说,我们的人生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所做的事儿,只要我们紧抓此时此刻的当下所做的事儿,把当下所做的事儿当做是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做,我们坚定地这样去做了,那么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我们知道做最好的自己,就必须尽自己最大且最有效的努力做好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既然对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对当下所做的这一件事儿尽到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这样就能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投入当下的行动来养成活在当下只活当下把当下所做的事当做生命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做的新习惯。一旦这个新习惯养成了,你目前的问题也就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消失了。

玉华:嗯,谢谢。我试着按您说的去做,有问题再来找您。

我容易轻视平凡的人没有办法和人面对面的沟通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