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大脑纷繁乱飞的杂念

标签:
杂念大脑自然功能人际交往基本前提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翱翔:杨老师您好,真不好意思打扰您,因为全国各地的学生可能都在寻求您的帮助,我也关注您的博客有几年了,有些东西我也。照您所说的去做了(比如如何面对杂念),可是还是感觉不踏实。
杨永龙:哦,那你对杂念的认识是什么呢?
翱翔:就是产生了对自己学习工作没有用的想法。
杨永龙:嗯,那你说这些念头是不是大脑自身功能的表现呢?
翱翔:我的疑问就是,杂念来的很真实感觉到它就是正确的,举例来说,我坐在教室,就产生我会挡住后面的人的想法,这种想法对吗?我感觉它是对的,因为没有理由推翻它,那怎样不挡别人呢?我也不知道,所以就很难受,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杨永龙:对啊,所以我才让你来回答我所提的问题哦!
翱翔:是大脑运作的,因为大脑会思考,所以才会有念头。
杨永龙:对啊,既然是大脑自身思维规律的表现,是不是就有它自己运行的规律呢?
翱翔: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可是念头的产生或者消失,好像都没有解决我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存不存在呢?我不知道,所以就会难受。
杨永龙:人家有自身运行的自然规律,这就说明我们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有着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一套程序的,如果我们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也就是你所说的难受。
翱翔:也就是说,杂念向我提出的问题都是类似:你旁边坐着人,你的呼吸会打扰别人吗?你如果成功了,别人会孤立你嘛?这种杂念看起来太正确了,我难以不做出回答。可是,即使我不和它辩论,它在我脑子里,或者身体上会留下痕迹:比如说,杂念一产生,我就会很困或者心跳加速,无法控制,这怎么办啊?
杨永龙:对啊,人家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人家也是按自己的程序在走的,如果我们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辩论的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的话,那它是不是走自己的程序而对我们产生不了影响呢?
翱翔:也就是说,无论是困,还是紧张,都是程序的一部分?
杨永龙:是啊。
翱翔:如果它们都是程序的一部分的话,我就想通一点,这样,无论以后产生杂念后有啥效果我都不管了,但是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作用着我,让我无法摆脱一些杂念,那就是我太注重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经过看您的博客,好多杂念我都不管了,可是一旦找到:别人会对我怎么看。我就很难克制自己的担心,比如说,我现在在大学班级里很优秀(两次一等奖学金),可是我还是恨自己,因为我对第一名不敢想,我怕别人的关注,别人的眼神,一旦想到,所以,我大多数时间里在玩,就是学习,我也不敢想和别人竞争,我感觉一个人不敢和别人竞争以后肯定不行,所以我很苦恼。
杨永龙:嗯,我理解,那你说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我们,我们管得了吗?
翱翔:管不了,真的管不了啊,我好心帮别人都会引来另一些人闲言碎语。
杨永龙:那你知道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吗?
翱翔:不知道,并且一直很迷茫,我现在一直刻意和每个人保持距离,即使有人主动接近我,我更加要保持距离,因为也许在一起很开心,可是我受不了他在别人面前议论我(好像他很了解我)。
杨永龙: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也就是对自己所遇到的每个人(包括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丈夫.小叔子、姊妹\妻子、孩子、师长\领导、朋友、同学\同事、室友等等在内)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在别人的背后绝口不说别人的长短,做事认真,心细,善解人意,洒扫搽抹提水倒茶手勤脚快,别人的求助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就给予满足,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勤于学习,张口说别人的优点,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样去做,这样的人才吃得开。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在我们能力以及掌控范围之内的,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把它们做精做好,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和趋乐避苦的,每个人活人都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每个人所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只有自己,别人对我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管。其实我们只管把自己所能掌控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做好,这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别人怎么对待那是他们的事儿,只要我们把自己所能掌控的做到做好了,那么就持一种“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有句家喻户晓的话叫做“日久见人心”,那你坚持把自己所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做好了,那么久而久之是不是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呢?我们对别人礼仪周全,我们不在别人后面议论别人的长短、我们手勤脚快、我们善于倾听,听到的话我们们这里为止,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我们只做好自己所能把握掌控和主宰的,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一直的坚持这样做下来了,该来的就必然来到了。每个人也都是在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那么剩下的就是活真实的自己,活独一无二的自己,根本无须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真实、独一无二的自己。
翱翔:我做到这些对自己的那种在意别人看法的思想有何帮助呢?
杨永龙:这是在我们的主宰掌控和把握范围之内的,我们把这个基本前提做到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对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和怎么做,我们抱持一种“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
翱翔:那么,如果现在做,来得及吗?
杨永龙:当然来得及了。
翱翔:那我尽力去做,另外,我太在意别人是不是不独立的体现呢?
杨永龙:不是,是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杨永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也是为自己活人的,当然关注的也是自己,对别人怎么样几乎是不怎么关心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自己以及爱我们的人在乎我们之外,别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我们的,他们在乎的是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爱的人。这就是你认识不到位的地方。
翱翔:是的,我在意别人是害怕自己受伤。
杨永龙:你想你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了,你会对别人有伤害吗?
翱翔:不会,那么,然后呢?是不是只要大的方向把握住,小的细节不必在意呢?
杨永龙:你既然对别人是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在背后对别人说别人的长短的,那么你就不会伤害到别人,你说别人会无缘无故的伤害你吗?
翱翔:嗯,那嫉妒呢?是不是只有抱着不交往的态度才可以?
杨永龙:至于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能主宰掌控和把握的就完全可以了。
翱翔:嗯,我努力做到,是不是前期还是会有担心,把它当杂念就好了^_^ 。
杨永龙:你要做的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顺其自然”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以及情绪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翱翔:嗯嗯,最后一个小问题,就是我和别人谈话时开始还好,后来就不敢直视别人眼睛,导致我谈话越来越不好。
杨永龙:那你可以看对方的鼻子以下锁骨以上的部位哦。
翱翔:嗯嗯,好的,想通啦,太感谢杨老师了,讲2个事:我身边好多学弟学妹,通过我的推荐,都开始关注杨老师的博客啦!另外,龙哥这个名字非常有活力^_^ 。
杨永龙:哈哈,谢谢你的关心和厚爱。
翱翔:没有机会回报您,以后如果别人有困难我一定学习杨老师,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
杨永龙:其实你活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为这样你给周围的所有的人所辐射的也是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当然我们大家也就都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起来了。
翱翔:谢谢杨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