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邻座的男生难以静心学习

标签:
人际交往异性喜欢静心未知的 |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
雨星:杨老师,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但就在这个时候喜欢上坐在我后面的男生,于是每天就总想着怎么引起他注意,于是就静不下心来,语文课什么的就听不进去,做题也做不进去,特别是晚上回家连昨夜都写不下去,怎么办?
杨永龙:既然喜欢上了,那么你可不可以用一种方式让其知道呢?智者的“智” 是一个“知”和一个“曰”所组成的,“知”是知道,不仅要自己知道,而且还要让对方知道;要让对方知道就需要“曰”,也就是说出,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心声传达给对方,对方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来的。喜欢就告诉他,也许他正暗恋着你,等你向他表白呢,不要暗恋了,去向他表白你的心意,让他知道你喜欢他,不要因为优柔寡断而错过机会,要不然就会成为一生的遗憾,鼓起勇气向他表白,然后结成向高考发起冲击的对子,订立君子协议为高考而你追我赶。另外你到我的博客去好好读一下《高四学生:不想让暗恋影响心情和学习》或许里面的方法对你有借鉴参考意义。
对于你喜欢的这位同学,你可以把他定位为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这样你和他交往起来也就自然自如了;如果定位为自己暗恋的对象的话,那么交往起来就容易发生“目的颤抖”。“目的颤抖”——针对这种情况庄子有一个故事来做概括——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如果定位成朋友,那么就会削弱会减轻目的颤抖的发生,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你来说喜欢一个异性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候对对方有一些想法或关注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既然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我们就没有不要排斥或摆脱这种想法或关注,而是接纳其正常性,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或关注不管不顾,不去理睬,而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之上去,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想法或关注仍旧让你感到烦恼,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些想法或关注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青春期的你喜欢一个异性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候对对方有一些想法或关注也是很正常的,既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接纳自己的这种正常的心理,那么我们也就不会烦恼。既然不会烦恼,我们再抱持一种不管不顾坚持做自己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儿的态度和行为,那么这些想法和关注也就不会打扰我们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比如你上课总忍不住去想他看他,你越是怕干扰自己的学习,干扰自己的学习的情形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受到干扰了,假设你持有想就想了、关注就关注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想或关注的心理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过一会儿反而自己却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当你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并努力的把现实生活之中该做的事做好,自然那些问题也就不会再打扰你和与你捣蛋了。
你要知道学习需要发狠,发狠就是对于与学习无关的念头和想法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管不顾、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如果我们放下了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而无时不刻的考虑与此时此刻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无关的东东,自然就会是难以集中精力来学习的。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怎样才算是“狠”呢?就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计划用坚如磐石般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之,对所有影响自己的东东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坚持学习、坚持完成任务!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心无旁骛的坚持学习!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只要你用学习的行动和男子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那么那些影响你的东东就会自觉无趣而退缩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一定要取得竞争成功的力量。顺着这股力量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超越自我取得成功!上面学习的的狠劲的来源,其实是我们在长跑的过程中发现的。你可能参加过长跑,在长跑的过程中当跑到某一段距离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全身无力、迈步艰难,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咬紧牙关,对呼吸困难、全身无力、迈步艰难继不管不顾继续坚持往前跑,当我们跑过一段距离后,我们的呼吸以及全身也就会逐渐变得顺畅和轻松起来,这时候跑完全程也就成了小菜一碟。我们把“呼吸困难、全身无力、迈步艰难”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极限,在长跑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以继续坚持去打破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有一点松懈,这就是我所说的“狠劲”。也就是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这种劲头就会把我们送上成功的巅峰!所以从现在起你要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我要对你说的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成功在自己的坚实努力和行动中。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计划,用勤奋耕耘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学习,只有“三更灯火五更鸡”“艰难困苦不退缩”的刻苦行为,那么你才能不折不扣的登上成功的巅峰。
雨星:哇塞!您说的全是我所欠缺的,我最近特别放纵自己,特别松懈,所以就迷茫了,现在好多了,我决定对自己狠下心来。杨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怎么敢去办公室问老师题,总怕自己问的题太简单了,也不怎么敢跟老师单独相处,有些弱科上课时都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眼睛,这是什么原因呢,该怎么办呢,麻烦您了。
杨永龙:一般来讲,人们对那些未知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其实这是人们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身心反应,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表现。你“不怎么敢去办公室问老师题,总怕自己问的题太简单了,也不怎么敢跟老师单独相处,有些弱科上课时都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眼睛”,就是因为你在去老师办公室问问题之前不知道老师对于你所问的内容或所说的话是否认同,也不知道老师怎样看待你本人,更不知道自己所问的问题或所说的话能否引起老师的共鸣、支持和激励,所以也就产生了谨小慎微、过分认真对待的心理和行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对某一件事情越是过分注重,我们就越容易焦虑和紧张,行为之上就是越放不开手脚,反映在身体之上就是心跳加快、手脚发抖、说话嗑巴等,其实,有这些身心表现都是很正常的。既然是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它存在着,带着它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去老师办公室问问题,一旦你迈出了这一步,那么你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也就会随之减轻。再说了,你是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学习生存的知识、技术、技能,如果你把所有的知识都搞清楚弄明白了,那么你还来学校做什么呢?所以有问题找老师请教,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的,老师都不会因此而对你有看法或看不上你的。所以对于你请教老师这件事儿,不过分在意自己请教的内容是难还是简单,只要不懂就去找老师请教,这样老师不仅不会看低你,而且还会对你欣赏有加的。
雨星:我今天试了一下,还是狠不下心来怎么办,依然放纵自己,而且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杨老师,为什么高一高二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没有或者说没有这么严重,到了高三,哪哪都存在问题呢?
杨永龙:行动只有迈出脚步的行动才能解决你的问题。关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好好的研读一下《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方法》
雨星:看完后觉得浑身是劲,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