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中考了我好像有强迫症

标签:
强迫顺其自然任其自然行动忙碌 |
分类: 强迫 |
伟宏:杨老师您好!我感觉我心理有些问题,好像有强迫症。以前心理状态良好。12岁开始有发病迹象。心里想着自己不能说话。一个学期没有说过几句话。害怕自己的说话(行为吧)影响到家人。一直保持这种心理。直至考试完毕。初一很正常。没有受到这种心理影响。初二下册开始复发。后半期开始强迫自己把任何事都要做到自己心中标准。例如水杯要手柄以某条线平行。绑蚊帐不能有松动。等等。初三第一天就开始发作。所有东西都要对准。整齐。不能歪斜。重复洗手。不说话。等等。因为这些所有症状都与家人联系起来。曾经使用过森田疗法。很多时不管用。以上症状仅在学校发作。在家很正常。我感觉好痛苦。能给些意见吗?我快要中考了。
杨永龙:这的确是强迫症的表现。你能告诉我森田的“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你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伟宏: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则,生老病死,要经过的。可是我做不到,对于我来说家是第一,其他是浮云。
杨永龙:你是不是把“顺其自然”理解成“任其自然”了,也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呢?
伟宏:没有。比如说。一周内的第一二天我都能控制比较好。因为刚从家里回到学校。可是越往后与不行。第三天最痛苦。自己强迫思想不断出现。最终还是做了强迫行为。一带动十。不断去实现强迫行为。但是只要与家人打电话。情况一两小时内又会好转。我好讨厌住宿生活。一星期每天都在学校。我的家人都不知道我在学校的情况。也不敢告诉。他们都已经为生活。为我奔波劳累。每次我想说。都却不敢说。也说不起。
杨永龙: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智慧、思维能力强,并且非常地理性的孩子,说直白一点你是一个具有非常优秀潜质的人。
伟宏:哪里。我成绩很一般。其实我很想过平常生活,生活在自然里,不喜欢大城市。
杨永龙:除了我说的以上特点之外,你还有过分完美主义的倾向。你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把理性是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出现了你的强迫症的症状。
伟宏:我不认我完美,我承认我理性。但我真的不想把事事做的十分完美的,我在家很懒散。如果我妈不说搞卫生的话。我还真的不会自动的去搞卫生。
杨永龙:那你说为什么你在家问题就减轻和消失了呢?
伟宏:可以说。一方面。我在市里最好的学校里读重点班。学习压力超大。对现在的学校很讨厌。制度等等超严格。动不动就找家长。写检讨。自己对家的想念。所以在家情况消失。
杨永龙:不会是这一个原因吧?
伟宏:另一方面。我家经济不是很富裕。我想为我的家人生活更好。又要努力学习。双重压力吧。
杨永龙:既然你想让家人生活的更好,那你说你是不是应该发狠学习呢?
伟宏:嗯。但我学习又不是很好。
杨永龙:那你能告诉我发狠的表现是什么呢?
伟宏:发狠?发病的状况吧?前面刚开始已经说了。
杨永龙:学习是需要发狠的行动来达成的,我问的是我们学习发狠的表现是什么呢?
伟宏:背书、做题目、听讲、做笔记等等。
杨永龙: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怎样才算是“狠”呢?就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计划用坚如磐石般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之,对所有影响自己的东东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用的实际行动来坚持学习、坚持完成任务!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心无旁骛的坚持学习!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只要你用学习的行动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那么那些影响你的东东就会自觉无趣而退缩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一定要取得竞争成功的力量。顺着这股力量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伟宏:谢谢。每次我感觉会有事发生(即强迫思想)。我就控制不了。一定要实行强迫行为。害怕自己的反强迫引起更大的后果。
杨永龙:你的问题的关键点就在这里,就是因为你没有搞清楚顺其自然是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进程而走,而不是跟着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走。所以你最需要的就是要觉知这是强迫思维症的症状,我们只要能觉知症状,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面对症状、摆脱症状。觉知症状的意思就是说当某一个引起我们不安的念头出现并持续地影响我们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此刻真正使我们不安的不是念头的内容,而是症状,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个症状,是这个症状在影响我们,使我们不安。觉知症状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在想了三遍、四遍都没有结果,同时伴随焦虑不安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醒悟到此刻影响你的已经不是这个问题本身了,而是强迫思维的症状。这时你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继续想下去,接受停止不想后的不安,然后立即把自己的心思和注意力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的行动上去,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该交往时就交往、该学习时就学习、该工作时就工作、该运动娱乐时就运动娱乐等等,在什么时段就专注投入做什么时段的事儿,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做当下所做的事情的行动的忙碌之中多姿多彩起来,这样坚持行动一年半载,那么你也就逐渐走出目前的情绪困扰了。我们人类最盲目自大的地方是:高估了一天的改变;最可悲的地方是:低估了一年半载的改变。人在一天之内是很难有改变的,但坚持持续一年半载,那么肯定就会有巨大的变化的!
伟宏:谢谢,我就按您说的做。有什么问题我再来找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