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静不下心来做作业怎么办

(2019-12-27 06:56:20)
标签:

教育

育儿

不静心

优秀孩子

方法

分类: 教育学习

毓玫:老师你好,有个问题请教你,是孩子的问题,他九岁了,上三年级,做作业老是静不下心来,错误很多,我识字不多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引导都急死了。 

杨永龙:你们平时是不是在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专门培养呢?

毓玫:他以前都还好,不知道是不是转学的原因 

杨永龙:那你认真读过“培养优秀孩子的方法”了吗?

毓玫:这还没有 

杨永龙:这在我的博客上有首先建议你参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同时多运用“0×0教育模式”--指出孩子的优点(0),然后由“如果”或“假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进一步肯定(0)。这个模式具体运用到你孩子的身上就是:你善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这一点爸爸或妈妈非常欣赏(0),如果你能制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按部就班完成之(×),那么你的学习就会有飞跃性的提高(0);你还可以利用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运用利用“0×0”教育模式来建立起他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让孩子优上加优。

其次,你希望孩子怎样,就说孩子已经怎样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学习,就说孩子爱看书,爱问问题;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千万别说孩子“没有记心”“笨头笨脑”“总爱撒谎”“老师不喜欢”等等。

第三,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第四,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爱听赞美。孩子是你的心头肉、掌上珠,所以你要记住在日常生活中多表扬孩子。所以你要多发现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所以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要吝惜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自我意象,那么孩子也就如我们所愿的优秀起来了。

第五,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六,要及时正确而正面地对孩子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第七,每天我们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别忘了与孩子在一起去逛街、参加文娱体育娱乐活动等,随着我们与孩子接触机会的增加,一方面我们与孩子的情感也会与日俱增,在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之中与孩子拉近距离,于无声处使孩子得到教育和诱导;另一方面随着我们与孩子距离的拉近和情感的增加,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鼓励孩子的一点点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长,你在相信他的成功,那么他也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同时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去好好学习一下《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1》《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2》《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尊重孩子的个性 激发孩子上进的积极性》《妈妈的唠叨和说教是教育孩子的“鸩毒”

毓玫:好的,我发觉我的孩子不能被人夸。 

杨永龙:关键的是你怎么夸才是最关键的,你还可以与他比赛写作业,看谁写得又快又好;也可以运用代币法。夸奖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发现孩子有成绩时就要给予表扬,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更要表扬,激励他,鼓励他奋进;孩子有了缺点,不要直接指出其缺点,更不要指责和训斥,要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找他谈。在谈问题之前要肯定孩子的成绩,然后再说他目前还存在一个小问题——指明他努力的方向,如果这个问题改了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了(0×0理论)。这样他就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改正不足。

毓玫:我来试试,杨老师谢谢您了,谢谢!

 

孩子静不下心来做作业怎么办

孩子静不下心来做作业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