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的唠叨和说教是教育孩子的“鸩毒”

(2017-05-27 07:26:58)
标签:

教育

育儿

问题

方式

方法

分类: 教育学习

妈妈的唠叨和说教是教育孩子鸩毒

杨永龙

甘肃省金川总校第一高级中学,737100

在二十多年的学习与心理咨询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上妈妈咨询的占据绝大多数,咨询的问题最多最主要的是孩子逆反、不受管教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具体的心理辅导之中,我发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女人关系性动物特点的表现,另一方面就是对孩子的唠叨。今天我就主要谈一下妈妈的唠叨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很不喜欢被别人唠叨。一旦某个人是一个唠叨的人,那么我们就会敬而远之。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同样的。如果妈妈唠叨的多了,孩子就会更加的逆反和不受管教。这不但不能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会使孩子更加的出问题唠叨一般都出现在关系亲密以及血缘亲人之上,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关心和关爱,是对亲近、亲爱的人的一种“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

在咨询的过程之中,我们在指出妈妈喜欢唠叨和说教和负面的批评之时,非常有意思的是她们都不承认自己喜欢唠叨和说教和负面的批评同时还振振有辞的告诉我,自己说教和唠叨的少了,所以孩子才变成逆反和不受教的我们常说:孩子的问题120%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如果妈妈自己都认识不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自己不做积极主动的调整的话,那么我们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作为妈妈的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唠叨和说教的多呢?其实方法很简单,这就是没一支录音笔别在胸前,孩子在家的时候就立即把录音打开,然后找时间自己播放,这样重复多次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既然唠叨和说教的会让孩子更加的逆反和不受教,但作为妈妈还在不停的唠叨和说教,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唠叨和说教是一种“恨铁成钢”的爱的急切表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淋漓尽致的有过而不及的,她们是甘愿自己吃尽所有的苦受尽所有的罪,在这种情形之下,她们开始了对孩子的唠叨和说教和负面的批评,总是期望孩子入自己所愿。而事实上这样的唠叨和说教和负面的批评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非常糟糕的方法。由于孩子的经历、体验、感悟等等方面还比较幼稚原因,是很难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的。所以妈妈在遇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与其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和负面的批评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这样的效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唠叨和说教一种没有以孩子发展与成长的现实看待孩子的表现。孩子幼小的时候,由于孩子什么都不会,需要妈妈事无巨细的照看和照顾,妈妈不停地嘱咐说教,这样就养成了这样一种对孩子唠叨和说教的习惯孩子一年年的悄无声息的长大对许多事儿已经能主宰掌控和把握了,而妈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厌其烦地唠叨和说教。这个时候孩子不仅不愿意听,而且还会反感和厌恶。所以妈妈必须要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和发现对孩子该放手时放手,别再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和说教了

第三,唠叨和说教妈妈缺乏安全感或缺乏自信的表现。缺乏安全感或缺乏自信的人,由于其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度比较低,为了表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会完美无缺的要求孩子,以孩子的优秀来炫耀自己,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这种类型的妈妈,一般都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所做不到的事儿,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时,就会对孩子进行唠叨、说教、评论、比较,甚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成自己的期望

第四,唠叨和说教夫妻以及亲子关系不佳的表现夫妻关系不佳,妈妈容易形成负面的情绪,妈妈为了把负面的情绪宣泄出去,孩子就成为了最近便的对象,所以就对孩子无止境的唠叨和说教;亲子关系不佳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懒得说的情形,孩子越是不搭理妈妈,妈妈越是要无休止的唠叨说教。这样的情形会不断地拉大和加深与孩子的隔阂,妈妈所感受到的必然就会是孩子的冷漠和不感恩。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就需要立即停止唠叨和说教,及时的反思自己是否具有负面的情绪,及时的调整和调节自己,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第五,唠叨和说教妈妈以关系性动物的特点管理孩子,使孩子失去了规矩和规则底线的表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是需要运用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规矩和规则来对孩子进行管理的,在规矩和规则之上是有不可逾越的底线的。有些妈妈在对孩子的管理之上,孩子对规矩和规则挑战与要挟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如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就会无视规矩和规则的底线而做出退让,这样反反复复的退让的结果,就会使孩子目无王法。在面对目无王法的孩子时,妈妈就只能像祥林嫂一样的不停的唠叨和说教了

第六,唠叨和说教无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及孩子发展特点而主观臆断的表现。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之中,在不知不觉之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思维习惯。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会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不去耐心倾听孩子说话,而是按照自己惯常的思维来对孩子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不仅会不让孩子说话,而且孩子说话就认为是“狡辩”。这样做的结果直接导致孩子对妈妈失去信任,而且还会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严重的会导致自我封闭,或对妈妈的敌视。

第七,唠叨和说教是对孩子的控制欲极强的表现每一个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都会付出巨大的精力,都是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所以“妈妈”一词是亲和力最高的词语对孩子无休止的唠叨和说教的妈妈,把自己对孩子所做的事儿设置了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孩子要听自己的“话”。在孩子幼小没有反抗力量的时候,孩子所表现的是不啃声,这个时候妈妈觉得孩子无视自己,于是就不停的苦口婆心的唠叨和说教;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叛逆期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这样妈妈就会不停的以唠叨和说教来“诉苦”

第八,唠叨和说教是妈妈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表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绝大多是家长的期望。在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孩子身上他们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进入名校,而对孩子健康、阳光、快乐的发展与成长忽视甚至无视。如果孩子考出好成绩和考入名校了,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成功人士了。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没有考进名校,那么他们就会对孩子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和步骤,同时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唠叨、说教、数落和负面的批评这种把孩子看做是造分的机器式的教育,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第九,唠叨和说教是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附属物的表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是独立于任何人的自然个体。有些妈妈在对孩子的管理之上总是希望孩子在自己面前是透明的,什么事儿都要掌握得一清二楚,总是怕孩子受伤害以及走上歧路,于是就会对孩子不停地追问学校的一切,跟什么人交往接触了等等假设孩子不愿意说,或者说得简单,那么妈妈就会无休止的唠叨和说教。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更加的不愿意跟妈妈说。这样一来,良好的亲子关系必然建立不了,孩子也会对妈妈更加的疏远

第十,唠叨和说教是没有蹲下身来以孩子视角看问题的表现在于不少孩子的妈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们说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孩子所表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妈妈孩子交流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问题的,妈妈所看重的是成绩、人品、健康等,而孩子所看重的是开心、快乐和愉悦。这样就使亲子交流缺乏共同的语言。再加上惯常的思维习惯,妈妈与交谈直接变成了唠叨和说教了

综上所述,我要告诉所有的妈妈,面对日益发展与成长的孩子,妈妈需要的是张开的是表扬欣赏赞美激励和激发孩子的嘴巴;闭上的是挑剔否定贬低孩子的眼睛和嘴巴。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这样引导激励和激发起孩子来也就顺山顺水了。如果妈妈做不好这个工作,那么过多的唠叨就会制造孩子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使孩子生活的郁闷烦恼焦虑和痛苦。

通讯地址:甘肃省金川总校第一高级中学 邮编:737100 职务:中学高级教师 电话:13884510556 电子信箱:yyllxy@126.com  QQ号码:874294119

妈妈的唠叨和说教是教育孩子的“鸩毒”

妈妈的唠叨和说教是教育孩子的“鸩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