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文化课程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好方法

(2019-11-29 06:46:37)
标签:

教育

高中

考试目的

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

梦迪:杨老师您好,我想现在有空就和您说一下我的问题,我是一名还算可以的高中的新高二学生,我在实验班刚分班在理科实验班。最近开学的几次周练都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一次数学卷子上就什么题做起来都不顺心,连会做得题都不会做了。其他理科考的也不够好。我很着急,因为我一直觉得虽然高一的成绩还过的去,但高二我想拔尖,但好像情况不仅没有变好还变得更差了,我是一个很好强的的人,但心理素质很不好,心态也不好,经常是很看重一次成绩对自己也没多大信心,该怎么调整?再者就是,我很想有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上的建议,比如怎么提高效率,和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我很想让自己有所改变,谢谢指点!

杨永龙:关于你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属于突发的“记忆堵塞”,还是你本身就没有学扎实。如果是“记忆堵塞”我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好好的研读一下《考场上突发“记忆堵塞”怎么办?》。如果是没有学扎实,那么你到我的博客去好好学习一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并把其中的条款彻底落实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行动上去。

要解决你的这个问题,第一,要明确考试的目的,正确应对高中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把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进步。现在的考试需要的不是关注分数和名次,而需要的是恰如其分分析自己“考试试题出错”的原因,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学习。平时的考试是暴露问题的考试,在考试中我们的问题暴露得越多,那么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高考中碰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假如高考中碰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那么高考成功的机率就会相对变大。

高中考试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让自己及时复习和补救。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的考试中没有考出好成绩,不仅对学习无害,而且还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更加有利,这是因为某次考试的题目正好击中了我们的知识“盲点”,只要我们从此时此刻起及时复习和补救,并把它扎实有效的弥补之,这不仅不会影响高考,而且还会避免在高考中会因此而失分;如果我们平时追求排名,而且次次都有好的成绩,有时候很可能是考试的题目恰好漏过了我们的“盲点”。这样的考试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失去了暴露问题的意义,同时还会增长我们的盲目乐观情绪,而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针对性地复习策略,就很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所以面对考试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在考试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疑难杂症”的关键点,并为自己集中突击和解决考试中所暴露薄弱环节,使自己在高考来临之前妥善解决它们,这样我们就会在高考中把握胜局!所以作为高中的学生要改变对考试的角度,把它看做是查缺补漏的例行检查,当我们把考试看做是发现自己问题的机会,提高自己学习方式方法的手段,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坦然和心欣然地对待目前的所有考试的。

所以我们在高中学习之中需要建立错题本,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把试卷上出现的错题逐一抄录进行分析,错题出现了要考虑为什么错了,错了的原因何在,我们怎么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具体方法如下:这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要回归到课本上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这道题正确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解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找出易错的知识进行强化加固(需要三遍以上的演练),同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让自己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

第二,最关键的就是读书做到五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神到。所谓眼到,眼睛要随着所念的东西专注的看,看得清楚明白;所谓口到就是用口读出来,读出每一个字的读音,即便是默读在心里也要用声读出来,甚至舌头嘴皮都要动一动;所谓心到,就是读书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老师讲课的神态,或文章所蕴含的景色等等;手到是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神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达到精气神专注,就是要动脑思索多问为什么举一反三,把握关键点。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口、眼、耳、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做作业做到审题四个步骤——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一步的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感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另外,习题做完之后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层次,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层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层次,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层次,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层次,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第四,你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的心态和行动上“狠劲”不足,也就是没有发疯的学习心理和劲头,学习“狠”为先,如果我们不够狠,我们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如何才能够产生狠劲?就是坚持学习,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坚持学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坚持学习!实在确实真的坚持不下去了,还是坚持学习!在我们不断坚持的过程中就会感到一种一定要学习好的力量产生,狠劲就产生了。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长跑的例子,我们参加过长跑的人都知道,当跑到某一段距离时,我们会呼吸困难、全身感觉无力,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跑过这段距离时,我们的呼吸以及全身也就会逐渐变得顺畅和轻松起来。我们把“呼吸困难、全身感觉无力”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极限,在长跑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以继续坚持去打破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有一点松懈,这就是我所说的“狠劲”。也就是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这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把注意力放在行动之上的,要知道注意力是对一件事情的大脑兴奋灶的持续兴奋的能力,保持它需要事情的吸引力与人的自制力。自制力就是自己控制大脑兴奋点的能力,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这两种能力,时间久了,就是功到自然成了。

梦迪:谢谢杨老师,我先按您给我的方法学习,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您。

提高文化课程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好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