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胡思乱想杂念强迫思维阻断行动 |
分类: 强迫 |
贻茹:你好啊,好久没跟你聊天了,杨老师我没想专心学习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而我也认识到,这些事其实跟我的学习没多大关系,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杨永龙:你不想学习的是时候,就说明你无所事事了,对吗?
贻茹:是吧,然后发现自己会暴饮暴食,可能有时候在想些东西,然后控不住了不去想,就去逃避,就去吃东西,所以现在的身体也差了很多,很多毛病都出来了
杨永龙:既然是无所事事,那么自然就会胡思乱想
贻茹:我发现自己对学习现在的动力不够
杨永龙:你上的是中学还是大学呢?
贻茹:中学
杨永龙:是初中还是高中
贻茹:高中,高一
杨永龙:那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贻茹:开心过好每一天,对学习有动力
杨永龙:这是每天的目标,那你说怎么才能开心过好每一天呢?
贻茹:我不要想那么多东西吧,然后充实的
杨永龙:充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贻茹:认真学习,听好每节课
杨永龙:认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
贻茹:考大学
杨永龙:对啊,考大学是最高目标,你说实现这个最高目标是不是需要分层目标呢?
贻茹:是
杨永龙:那你的下一个分层目标是什么呢?
贻茹:取得进步
杨永龙:能不能用数字说话呢?
贻茹:成绩吗
杨永龙:是啊,上次你考试的总成绩是多少呢?不要用不确定的“多”这个量词
贻茹: 500多分,可是我忘记了
杨永龙:那就以五百分为起点,那可不可以下次制定一个550的目标呢?
贻茹:好
杨永龙:这还是一个分层的总体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按学科分层,也就是根据自己各科的具体学习情况把这个增长的分数分配到学科之中去,这样个学科也就有了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
贻茹:嗯嗯,可是我想专心学习的时候就会想起让我痛苦的事,然后继续不断地想,那怎么办呢
杨永龙:接下来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明确而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用白纸黑字把计划写出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需要量化,比如每天读哪两门课程的多少页课本(五到),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课文等等,并把这个计划张贴在墙上,严格要求自己按行动计划往前走,这样你觉得自己还有闲时间胡思乱想吗?
贻茹:那也是
杨永龙:我们每天的此时此刻所做的事都可能是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如果我们只做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情,只管活此时此刻,那么胡思乱想还能打扰我们吗?
杨永龙: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怎样才算是“狠”呢?就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计划用坚如磐石般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之,对所有影响自己的东东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用的实际行动来坚持学习、坚持完成任务!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心无旁骛的坚持学习!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只要你用学习的行动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学习,那么那些影响你的东东就会自觉无趣而退缩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一定要取得竞争成功的力量。顺着这股力量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贻茹:谢谢您
杨永龙:话说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中。当我们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幸福、愉悦、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贻茹:嗯嗯
杨永龙:学习也是这样,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让自己在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指引下,勤勉地学习,充实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样,我们就会感受到每一天生活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所以,在确立了目标之后,我们只管“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只管耕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效地去学习,注重过程而不过分地计较结果,平静从容,不偏不执,苦中作乐,那么,我们就会在高效率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幸福、愉悦和快乐。
贻茹:好,我会的
杨永龙:一旦你所说的这样去做了,那么你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贻茹:我会努力的
老师,我发觉自己似乎会跟自己过不去
杨永龙:过不去的是什么呢?
贻茹:可能是欲望太多了,心里极不平静,自己的思想斗争
杨永龙:欲望每个人都有,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欲望,欲望是未来的,而我们需要的是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把握此时此刻做此时此刻的事儿呢?你不觉得你是想得多做得少吗?你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把心思放在了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上了呢?是不是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事情了呢?简单的来说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地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你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只有你把自己的心思和行为任何时候都放在了此时此刻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的事情之上了,你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所以你的座右铭应该是:行动行动再行动!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别人为什么没有出现与你一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把50%的时间投入在了做事情之上,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了,所以才不会出现与你类似的事情。
贻茹:噢噢,这样,有时候想起来就是觉得很难受,就不自觉地掉进去了
贻茹:老师,其实我去跟我学校的心理老师聊过,她还是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吃药,你觉得呢
杨永龙:既然你不能积极地用行动投入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事情之中去,不能用自己极大的毅力以及意志力来认真做这些事儿,那么你就听从心理老师的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贻茹:可是我没有勇气吃药
杨永龙:心是由我们主宰的,心是为我们服务的,从你的表现来看,是心主宰了你,是你跟着想法和念头跑了
贻茹:嗯嗯,我很彷徨,家人并不理解我对这件事有多么地无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抉择,我曾经想过要休学,可是休学并不能真正地解决我的问题
杨永龙:要解决你的问题,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你在任何时候都要想法和念头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用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来坚持做好自己此时此刻的事儿
贻茹:很难啊,难道真的是我的脑袋里缺少了某些东西
杨永龙:我们的大脑是接受与反应信息的器官,我们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口以及肌肤)接受到了信息或刺激之后,大脑就会自然的出现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所以我们在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信息或刺激之后,大脑就必然会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杂念)了。
贻茹:我觉得它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我的生活
杨永龙:要知道我们的想法和念头是具有自然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它自身具有着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一套程序,它们是不能让我们人为控制的,如果我们接受它、遵循它(也就是让他们存在着,带着它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儿),那么它就会很快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如果我们去注意它,去探究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我们就会被它束缚而陷入到各种想法和念头的烦恼痛苦的困扰之中。
贻茹:对,我看到好多资料都这样说
杨永龙:所以对于想法和念头的调整或调节,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贻茹:可是我总是被我一时的想法所控制,总觉得它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觉得这样自己不够好,影响了自己,所以总是要想
杨永龙: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有关情绪和想法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我们在“顺其自然”的同时,就得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我们的杂念仍旧让我们感到痛苦,但只要我们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就会在我们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贻茹:好的,谢谢老师的指导
杨永龙:对于想法或念头冒出来就冒出来了,我们对它任何事都都要做到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坚持做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这是需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的
贻茹:不要让自己有任何想法,说让自己再想完这一次,就不再想了,这样是吗
杨永龙:有想法就让它有着,关键是对他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儿
贻茹:好的
杨永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在你认真做该做的事情之中担心和怕也就消失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当你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并努力的把现实生活之中该做的事做好,自然那些问题也就不会再打扰你和与你捣蛋了。
贻茹:好,我明白了,谢谢您不厌其烦地帮助我
杨永龙:我们要做到读书的“五到”,即心到,读书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课文所蕴含理念、特色或景色等等;口到,出声读出来;眼到,眼睛要随着所读的东西专注的看;耳到,自己所读的东西要用心听,或听相应的录音等;手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你读书的过程之中把这“五到”做到了,那你说我们还会被乱七八糟的事而影响吗?
贻茹:呵呵,我尝试一下
杨永龙:我们需要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一旦有闲暇的时候就做一些自己兴趣爱好的事儿,比如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去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等等,这样你说是不是就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了呢?
贻茹:是的
杨永龙:一旦我们的生活被我们安排的充实有趣了,那你说我们还会有时间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和念头吗?
贻茹:可是我知道,要做真正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就不简单了
杨永龙:是啊,所以我说是需要极大的毅力耐力和意志力的哦
贻茹:哎呀,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杨永龙:看书学习或者做别的事儿的时候不要去管想法和念头会不会打扰自己,而是坚持用我所说的“五到”来学习,如果受到打扰了,那么就用深呼吸三到五次作为调节,然后立即投入学习的实际行动之中去。面对这种情况只要你不去刻意在意它,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它,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打扰就打扰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看书就看书,该书写就书写,该做什么事就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当你真正不把它当回事儿,真正把心绪放松之后,这种情况也就逐渐消失了。
贻茹:可是老师,我现在想的这个东西,我觉得它真的会对我有害,想着想着好像是真的一样,好像对以后会又不好的影响
杨永龙:杂念之所以是杂念,对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而是毫无意义的
贻茹:是的
杨永龙:既然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那么我们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做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儿呢?
贻茹:嗯嗯
杨永龙:如果遇到被想法和念头打扰了,你也可以采用握拳咬牙的方法调节——当这些声音打扰自己时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三四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一来你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了。
贻茹:好,我会努力去做的
杨永龙:你还可以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干当前所要干的事儿。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你受到这些想法和念头的打扰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当前所要干的事儿上来。
贻茹:对喔,让自己有点痛楚,把它们都炸掉。
杨永龙:我曾经给你说过学习狠为先,目的就是在发狠学习的过程之中,让那些念头和想法自生自灭。
贻茹:好的,我按您说的发狠去学习。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