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特别逆反的孩子如何教育

(2019-04-08 06:37:01)
标签:

教育

育儿

逆反

管理

内心渴望

分类: 教育学习

亦如:杨老师你好,孩子这一假期特逆反,我有一些时候也没有管住自己,训斥批评,他经常和我们顶撞,甚至骂我们,学习更不用说了,作业基本没写,还有些骄傲情绪,这种情况真的让人犯愁。再次麻烦您,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谢谢。

杨永龙:你假期给孩子科学安排学习与活动了吗?

亦如:唉,无论如何他也没照做。听评书、看书、电视是他的生活。

杨永龙:那你在假期一开始的时候与孩子协商制定学习的规矩与规范了吗?

亦如:一开始没有,后来进行了调整,但是就是不按说的去做。认为作业没用,也没按时间去写,写时也很多时候为抄答案,极其反感。

杨永龙:其实对于假期来说,孩子的关键词是休息、休整、调节,所以学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天两个小时左右.

亦如:我看过您的博文,但实话说,他每天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连一小时都没有,并且比较多的时候是边听评书边写的,所以有时我们就会说他几句。

杨永龙:你的孩子几年级了呢?

亦如:高中一年级.

杨永龙:关键的问题是与孩子协商好学习的时间,并协商制定出规则与规矩.

亦如:只能是以后了,暑假开始时这样做吧,现在他们还有两天就开学了,这种状态我怕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生活。

杨永龙:嗯,是的。规矩和规则一定要制定在做事之前。比如早晨九点至十一点是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学习,那么其余的时间就由他自己来自主决定,反之就剥夺其自由支配的时间或最最喜欢的事儿的时间三天或一周。

亦如:哦!

杨永龙:你的孩子是男孩吧?

亦如:是的,是男孩子,孩子选的文科,对历史之类的感兴趣,暑假时我这样尝试吧,杨老师,现在这种状况大后天就开学了,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杨永龙:对于政治和地理呢?

亦如:还行,英语差些,但缺乏毅力。

杨永龙:英语需要的是读,也就是每天坚持读一篇课文四十分钟

亦如: 他不爱读,听力也不行,我转告他。

杨永龙:对于你们做父母的来讲,爸爸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这需要严格与严厉;妈妈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在生活和性格上的优点,多多表扬和欣赏孩子,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妈妈要解释爸爸严格与严厉背后的大爱,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有良好的转变的,你的孩子目前正处在以反抗、冷淡、横蛮、怠慢、多变等表现为特征的否定与不安的青春期——“否定期”或“反抗期”,如果现在还没有从以前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之中转变出来,这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也就是孩子越来会越逆反。对于你的孩子来讲,你们很可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看到了孩子的缺点,更多的唠叨孩子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之上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而忽视了孩子生活和性格上的优点,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怀疑多于信任。这与你们的所做所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从转变自己入手,进而带动孩子转变孩子成长和成功需要父母的欣赏、鼓励、支持和肯定,要实现这一点,那么就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多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对症下药给予相应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进而调动和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在与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着急,也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表示出对孩子的失望,让孩子将自己的感觉、想法等全部说出来。当听到孩子的感觉和想法之后,父母要适时地给孩子讲一讲自己受过什么样的苦、遇过什么样的难,是怎么扛过来、挺过来甚至熬过来的,以积极心理和行为来给予儿子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去。不要打击孩子,时常赞赏孩子,每当孩子取得一些进步时应该给予肯定,帮孩子共同营造成就感,让孩子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转变自己的心态。要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心理来看待和考虑问题,同时尽最大可能与孩子的心理保持步调一致,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对他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而满足对其的期望。

亦如:谢谢杨老师百忙之中的指点。杨老师,再次打扰您。我儿子从清明节开始突然发病(胡言乱语,情绪烦躁甚至打骂家人。去过精神病院,医生说是精神分裂;佛法超度,后来是一位学佛的大仙帮忙弄好的)现在在家看电视看书啥的,但是这两天非得要上学,特别烦躁,摔东西。把我们急坏了,请杨老师百忙中告诉我们该如何做?谢谢。

杨永龙:既然非得要上学,那么就让他去上学好了。

亦如:杨老师,前几天在我们这里市人民医院检查做测试显示为中度抑郁和焦虑,并开了些药,他特别不爱和我们交流,以前也内向,但有什么事情倒能和我交流的。注意力表现为不太集中。  我们该如何劝导孩子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打扰您了,谢谢。

杨永龙:保持乐观情绪,一方面家庭要积极创设和创造快乐的氛围,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多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去的的快乐和美好时光。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班集体的文娱体育等娱乐活动,父母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跑步(与快走的速度差不多),不少于半个小时。当焦虑和抑郁袭来的时候,让孩子用内心的语言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这样可使自己渐渐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使自己的智能反应逐渐表现出来。每天早中晚坚持做情绪稳定的练习——坐在椅子上,上体保持正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双手轻轻放到大腿上或桌子上,舌头顶着上颚,均匀呼吸一分钟,然后开始深呼吸(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三至五次。做完深呼吸以后,开始想象美妙的画面,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无数的彩色气球徐徐升上天空,自己的身体也感觉随着气球升上了天空,那样的愉悦,那样的轻盈……这样,经过三五分钟的调节,紧张、焦虑、慌乱、烦闷的情绪很快调整到放松、舒适、愉悦的情绪中来。这个方法要经过自己不断的训练,效果会越来越好。幻想或想象美好的事物及情景,这是自己调节焦虑和抑郁的好方法。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摩;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伸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亦如:非常感谢!!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杨老师,还要有事麻烦你指导:孩子病好后重新上高一(现在军训开学了),可是现在他一直在心里纠结:为什么偏偏我有病了呢?为什么我就不能上学呢?我本来应该上高二呀,不应该和现在的学生一起上高一呀。这样的问题一天不知要问多少次,就是放不下,心结就是打不开。麻烦杨老师指点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谢谢。

杨永龙:你是不是从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来对孩子引导呢?

亦如:告诉他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人生会更精彩?

杨永龙:不是告诉,而以引导孩子自己来发现。

亦如:引导?如何更好地这样做呢?

杨永龙:你为什么是你而不是我,也不是他。

亦如:也就是说用此类的语言告诉他领悟到每个人的人生路程是不一样的道理?

杨永龙:是啊,我之所以是我,我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一无二的心理和行为,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和里程。

亦如:嗯,但愿他能打开自己的心结吧。再次感谢您的指点和帮助!

杨永龙:你也可依据我的经历的例子,七岁上小学,被别人欺负退学到八岁才开始上,初一留了一级,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当了两年农民工,二十二岁考上大学。

亦如:嗯,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人生经历,我会转告孩子,这也许更有利他从他认为所谓的不愉快的经历中走出来。

杨永龙:我二十六岁大学毕业,三十一岁开始学心理学,现在不是也干得很好嘛。

亦如:是呀,并且还这么无私地帮助了很多人。

杨永龙:帮助别人的副产品,还出了八本专著,这是从三十一岁开始的哦

亦如:你坚实的人生步伐会对孩子有启发的,感恩!用佛教的语言:也随喜你的功德!

杨永龙: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经历总是有原因的。正因为我们的经历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成功的塑造着我自己。

亦如:嗯,虽然有原因,但是我们却不计较什么原因,而是努力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杨永龙: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我们比别人经历过了更多,我们经历事情的时候就会更理智更成熟。

亦如:这句话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

杨永龙:是啊,关键就在于我们变换角度来引导孩子。

亦如:嗯,除了感恩您,真的想不出更多的言语,谢谢!

杨永龙:不客气,我们是有缘的朋友嘛!

亦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经常冒昧地打扰您。

杨永龙:其实只要我在线,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找我,我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嘛。

亦如:嗯,真的还要感恩网络这个平台。感谢更多我们不认识的人的付出。

杨永龙:是啊,我们的一切都是社会给的,回报社会理所当然。

亦如:嗯,非常感谢您。

对于特别逆反的孩子如何教育

对于特别逆反的孩子如何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