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不受周围人的欢迎

标签:
内向交往特点不受人欢迎基本前提 |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
凌波:你好杨老师,我叫凌波,在网上找到的你,我觉得我性格已经内向到了一个程度了,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在网上逛悠着,认识的你,你现在忙吗?
杨永龙:现在我该回家了,我们明天上午八点以后聊吧。
凌波:哦
杨永龙:你先到我的博客去学习一下《内向胆小自卑想的多如何调节》《我性格内向挺没自信的》《怎样改善与他人交流的紧张焦虑》《做事缺乏自信心怎么办》《一个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自信》。
凌波: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文章便不在状态,看下去会有一种抵触感。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凌波:你忙的话明天见,下午我来找你聊天。
杨永龙:你说“我觉得我性格已经内向到了一个程度了”,你能具体的描述一下吗?
凌波:就是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内向,已经成为我性格特征的一种存在,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知道这会影响我,但无力改变它。
杨永龙:你能告诉我内向性格的人的特点是什么吗?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害羞,和人谈话容易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你说对吗?
凌波:与经历有关吧,小时候父母离异我在奶奶那度过两三年的时间,那两三年我沦陷在小说(现在还偶然看着),读书的时候感觉没交什么朋友,一个人回家,按时上学,放学后第一时间是在书店里,有时候会不吃饭到晚上十一点钟回家,回家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没及时开导的情况下离开奶奶后也一直影响着我,童年的好友记忆中没有几个,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我对以前的事记忆力非常模糊,甚至我惊讶于我竟模糊奶奶呆一起的时候我是几岁,我是几岁上的初中,复读,关于以前的事留在脑海里的很少,现在对不好的事忘记的也很快,没关注很多的小细节,是从平时的生活中,交往中体现的内向性格,上面的情况也有的。
杨永龙:嗯,你不觉得你所描述的是很正常的吗?
凌波:没有,在生活中我不受周围人的欢迎。
杨永龙:我虽然性格偏于外向,我对过去了的事儿也是很模糊的
凌波:记忆力很弱,不清楚上初中那会是十几岁了,后来复读两次,印象更淡了。
杨永龙:就像几岁上学上学的过程之中虽然一直被别的同学欺负,但具体是谁怎么欺负的也是非常模糊的,所以我觉得你所说的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至于你说“在生活中我不受周围人的欢迎”的问题,这不是性格内向与否的问题,而是为人处事方式方法的问题。
凌波:如果情况更严重点?与同学争执后几天内,再会想起当时令我很气愤的事情就没印象了。我不知道自己属于那种情况,但自己觉得与奶奶一起的岁月对我性格印象非常大,两三年的时间,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了,记忆中除了吃饭拉屎都呆在房间里打死都不出来,如果不屏蔽上学的话我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呆二十个小时左右,到现在我想起来都觉得恐怖,一个人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完全不与人交流,沉迷在小说里我能不吃饭晚上十一点回家,这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两年,所以我想无论什么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根源,我感觉与周围的人脱节,始终聊不到一块去,与人交谈中有着隔膜,与之相比我更愿意用电脑打字交流,用口述说会有紧张的情绪产生,我不知道这正不正常,但一个人总得融入社会,我不行。
杨永龙:你说自己“与同学争执后几天内,再会想起当时令我很气愤的事情就没印象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要不然怎么会有“时间能解决一切”“时间能抚平创口”等等的名言名句呢?你说“我不知道自己属于那种情况,但自己觉得与奶奶一起的岁月对我性格印象非常大,两三年的时间,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了,记忆中除了吃饭拉屎都呆在房间里打死都不出来,如果不屏蔽上学的话我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呆二十个小时左右,到现在我想起来都觉得恐怖,一个人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完全不与人交流,沉迷在小说里我能不吃饭晚上十一点回家,这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两年,所以我想无论什么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根源”我们知道人在青春期的阶段是一个容易沉迷小说世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与你类似的学生是非常多的,比如足不出户卧床不动连续半个月看手机小说的十六岁的小明等等,这是具有阶段性的,也就是我所说的青春期这一个阶段,一旦我们走过了青春期,这种对小说的沉迷就会转变的,所以我认为你当时的表现也是非常正常的。你说“我感觉与周围的人脱节,始终聊不到一块去,与人交谈中有着隔膜,与之相比我更愿意用电脑打字交流,用口述说会有紧张的情绪产生”,这就是内向的人的典型的特点或特征的表现,既然是我们内向的人的典型的特点或特征,那么我们就需要接纳接受和尊重自己的典型的特点或特征的表现(腼腆、害羞,和人谈话容易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让它存在带着它而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与他人接触和交往,随着接触和交往的进行,自然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了,反之,如果我们却不接受自己的的特点,非要在别人面前故意表现的不紧张而自在,其结果是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不自在,如果再加上你自己的“我不行”的自我否定,那么自然就会更加表现得有问题了。我们与周围的人接触和交往,只要任何时候都本着对他们有礼貌、真诚、尊重、友善、欣赏这个前提,那么我们用“看得上就看得上,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这样我们就会生活得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
凌波:嗯,你说得对,我是需要改变观念。
杨永龙:你认识的很好,你目前最需要的是学会和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对自己所遇到的每个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室友在内)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在别人的背后绝口不说别人的长短,做事认真,心细,善解人意,洒扫搽抹提水倒茶手勤脚快,别人的求助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就给予满足,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勤于学习,张口说别人的优点,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样去做,这样的人才吃得开。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在我们能力以及掌控范围之内的,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把它们做精做好,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和趋乐避苦的,每个人活人都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每个人所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只有自己,别人对我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管。其实我们只管把自己所能掌控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做好,这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别人怎么对待那是他们的事儿,只要我们把自己所能掌控的做到做好了,那么就持一种“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有句家喻户晓的话叫做“日久见人心”,那你坚持把自己所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做好了,那么久而久之是不是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呢?我们对别人礼仪周全,我们不在别人后面议论别人的长短、我们手勤脚快、我们善于倾听,听到的话我们们这里为止,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我们只做好自己所能把握掌控和主宰的,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一直的坚持这样做下来了,该来的就必然来到了。每个人也都是在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那么剩下的就是活真实的自己,活独一无二的自己,根本无须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真实、独一无二的自己。
凌波:好的,我先按你说的做一段时间,有什么问题再来找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