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害怕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

(2019-02-12 06:13:39)
标签:

害怕

同性恋

倾向

疾病

强迫

分类: 强迫

小莲:老师我想向你咨询点问题,我是19岁女生,但是一个人上网看到同性穿着暴露的照片也会兴奋,就害怕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

杨永龙:那你喜欢和同性一起恋爱吗

小莲:我还没有谈过恋爱,而且我看电视上同性穿着有点暴露的就不经意的会往胸部看。

杨永龙:嗯,那你有和同性谈恋爱的冲动吗

小莲:好像没有,我一直反感同性恋的,就是最近不经意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就有些担心

杨永龙:呵呵,其实性感的部位大家都是喜欢看的,无论同性异性都是一样的

小莲:真的吗,我在想其他女生也会吗

杨永龙:当然是真的了

小莲:可我有难以启齿,其他的女生也会看吗

杨永龙:当然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讲,性感部位的认定是各不相同的

小莲:那也会有别的女生会去看同性的性感部位啊?

杨永龙:有的看胸部、有的看腹部、有的看臀部、有的看嘴唇、……

小莲:真的啊?那我这是属于正常表现啊?

杨永龙:是啊

小莲:那我需不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啊

杨永龙:没有必要,也没有必要对其痴迷

小莲:那我需要怎么做啊

杨永龙:该做什么做就什么,该看电视就看电视,该聊天就聊天,该浏览网页就浏览网页

小莲:嗯,那我生活交往上需要注意什么吗,我周边大部分都是女生

杨永龙:该做什么做就什么

小莲:那只跟女生在一起玩会不会发展成……

杨永龙:呵呵,当然不会了

小莲:哦,那我是不是也应多和男孩子交往啊

杨永龙:当然

小莲:嗯,那谢谢您啦。我还是那个问题,担心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摆脱心理压力,就是最近这一个星期,最近越想越觉得自己是,您能开导开导我吗

杨永龙:你与同性有谈恋爱的行为吗

小莲:没有,我还没谈过恋爱

杨永龙: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想与同性谈对象的意愿,对吗?

小莲:是的,就觉得是知己,友谊

杨永龙:对啊,你没有同性谈对象的意愿,那怎么能说你有同性恋倾向呢?

小莲:我是发现自己会看女生胸部(只有当别人穿着暴露时才会)看的时候会有一点兴奋,但我一直觉得胸部是极其隐私的部位。就是看电视 看到一些明星穿低胸的衣服,就会顺势往里看。  但是要是穿着得体的,就不会。我有在网上看过说是真的同性恋是生理性的、天生的,不是心理问题。其实我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一直接受不了同性恋,我怕现在仅仅是这样的行为,以后会发展成同性恋。

杨永龙:喜欢看隐私部位,是不是是好奇呢?

小莲:不知道,应该不是吧,是只有别人穿的暴露,才会顺的往里看,要是穿着得体就不会

杨永龙:好奇和探究心理人皆有之,那你说我们是不是都是同性恋倾向了呢?

小莲:也许吧,我内心还是挺接受不了同性恋的,一直都持反对态度

杨永龙:既然你内心接受不了,一直持反对态度,这个倾向是怎么来的呢?

小莲:也是啊,那我有在网上看过说是真的同性恋是生理性的、天生的,不是心理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啊?

杨永龙:比如,在火星的表面和大气层之中没有水分,那你说他有下雨的可能吗?

小莲:没有

杨永龙:有下雨的倾向吗?

小莲:也不会有。那我是想说,真的同性恋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喜欢同性的啊?因为我初中时候暗恋过男生的。

杨永龙:同性恋是不是天生的目前生理学界尚无确定的依据

小莲:可是说是后天的可以扭转,但是先天的就没办法了

杨永龙:网上所说的,也只不过是统计学正态分布的一个假设

小莲:哦,我心情安定多了,我每次都会自我安慰,但是早上一醒来躺在床上就会又不自觉的去想。

杨永龙:人们按照这个假设分出了素质同性恋和权宜性同性恋

小莲:哦?!

杨永龙:素质性同性恋者是同性恋队伍中的“中坚分子”,就是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同性恋者,这样的人他们与同性接触交往以及爱恋获得的是幸福愉悦和快乐

小莲:哦,我和妈妈也谈过,她认为我是胡思乱想,问我是不是害怕没有人追我。其实不是害怕这个了。谈完了就挺舒心,但是第二天又会心理瞎想,这可怎么办啊,我怕我现在想通了,下午又开始胡思乱想

杨永龙:最关键的是占有同性的身体和性获得的是幸福愉悦和快乐

小莲:哦~那我没有

杨永龙:对于你这样的从心底排斥同性恋的人来说,与同性恋就根本无瓜葛所言

小莲:那就好,谢谢您了,那以后我要是还有什么问题能找您吗,我这个人就是一旦闲下来了就喜欢想些乱七八糟的

杨永龙:我们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你在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某种与以前相关的情境的时候,出现一些想法和念头是不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

小莲:我知道的,好吧,我以后会尽量不去想它

杨永龙: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那是不是要意味着我们跟着念头或想法往下走呢?

小莲:不应该,没有必要的就不应该

杨永龙:非常正确,也就是大脑有念头或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活此时此刻的人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对吗?

小莲:嗯!

杨永龙:因为你知道这些想法或念头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比如看书、写作业、体育活动、休息、吃饭等等)来说,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

小莲:那您对我以后生活学习有什么建议吗,我以后该怎么做啊

杨永龙: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假设我们在天空下看书,我们是抬头看云朵的变化,心思跟着云朵走呢?还是多云朵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看自己的书呢?假设我们正在走路,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我们是停在原地想天为什么这个时候刮这阵风,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出现了道德不良等等思绪下去呢,还是继续赶我们的路呢?如果你胡思乱想开始了,那么你就用内心的语言对自己说“停”,或者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然后立即投入到做此时此刻的事情之中去;你也可以做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大脑中胡思乱想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胡思乱想,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的大脑中总是克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时,让你的父母一发现这种情况就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你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自己大脑所胡思乱想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你要觉知自己的胡思乱想,一旦发现自己要陷进胡思乱想的时候,你马上进行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气这个练习,当你做这个练习一直三分钟之后你就能集中做你该做的事情了。如果你觉得被胡思乱想所干扰而不舒服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你记住任何时候都只活此时此刻的人,只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关注、不理睬、不辩论、不探究,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如果我们每天都走进日常生活之中,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那么我们就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运动就做好运动,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只要我们用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对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不管不顾,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和所做的,那么胡思乱想就会在我们的坚持之中得到缓解和消失了。

小莲:谢谢了,受益匪浅啊

我是一个每次看完一些东西一些深奥的道理就喜欢去深究的人,特别是看完一部电影小说,内心就会想很久很久,自己也觉得特别不喜欢这样,虽然我从小就比别人懂得很多道理,但是我觉得我生活的并不开心,对那种玄虚的东西就会想一个劲的想通,比如说一些宗教哲学

杨永龙:你说自己喜欢深究

小莲:是的,尤其对于比较玄虚的东西

杨永龙:既然喜欢深究,那么就把自己的探究写出来

小莲:有写出来啊

杨永龙:让它转变成自己的东西,以便自己发扬和广大

小莲:但是对于有些玄虚的东西会让我很纠结的、猜不透又想猜透,平时还好,和同学们说说笑笑。  但是一到晚上,特别是睡前躺在床上就会想很多,内心也很矛盾纠结不安

杨永龙:宗教与哲学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总结和高度概括,那么我们就运用它来探究解释现实的生活,这就等于我们对理论的实践加工,这样记录下来我们的探究,那么我们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小莲:可是真的怕有一天我会不会六根清净出家了啊?!有时候觉得活的太清醒了,太累

杨永龙:呵呵,既然你怕,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出现你所怕的事情

小莲:是吗

杨永龙:六根清净出家,这是我们已经把出价看作是最幸福愉悦而快乐的事情,所体验到的也是幸福愉悦和快乐

小莲:像我们19岁这个年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啊?也许那时我会心情平静愉悦,但是我想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灾难,尤其是我父母把毕生的希望都压在我身上

杨永龙:你现在是在上学还是做什么呢?

小莲:上大一,19

杨永龙:嗯,那你说三大学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

小莲:学习技能,学会做人处事,最好能完善自己

杨永龙:记得我曾对大学生们说过,进入大学之后有齐头并进的三大任务——第一,多读书(专业书籍、哲学书籍、成功励志书籍、身心健康书籍、休闲书籍等等),学会组织和利用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多参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学会组织和利用众人的智慧与力量,培养超越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多结交朋友,学会与异性相处以及爱与被爱,进而发展爱情培养尽义务、负责任、享幸福、获照顾的对等的亲情实践能力。根据这三大任务来看,大学期间的知识学习和积累,以及学会人际交往、人文关怀以及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理解和关爱能力就非常重要。

小莲:我也知道,可是我现在感觉不到幸福快乐,虽然我的人生目前为止一帆风顺,父母也都非常疼爱我

杨永龙:幸福和快乐不是等待而来的,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小莲:所以

杨永龙:有句话就做“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歌唱,而是唱歌使我们快乐”。心理学家列出了一个如何能更快乐的公式——H=S+C+V。,H代表快乐的程度,S代表人的快乐指数,C代表人的生活水平,V代表人的主动行为。也就是说,你的快乐由如下组成,你天生有多快乐(S),加上生活中影响你快乐的因素(C),再加上一点主动行为(V)。如果说S是上天赋予的,可以认为快乐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是有万分快乐或者一点儿快乐,是有程度区别的。那么C实际上是V导致的了,我们能控制的只是V了,奥妙之处在于V是主动行为。如果说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改变其生活水平的话,那么,快乐的程度甚至是由主动行为决定的!这一点很重要,要想快乐就必须积极主动的投入行动!

小莲:好吧,我在好好想想

我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惑我很久了,想咨询下你

杨永龙:嗯,你说

小莲:我喜欢自言自语,就是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把心理想的说出来。就害怕这是不是精神有病啊

杨永龙:呵呵,自言自语很正常

小莲:比如,一个人看电视就喜欢感慨一些东西,说这个人怎么长这么丑啊,还当主持人!

杨永龙:你说“害怕这是不是精神有病”的依据在哪里呢?

小莲:最近看了一部讲神经病的片子。发现里面的人也会自言自语,就害怕自己也是

杨永龙:这部片子中的自言自语的人自己有觉知吗?

小莲:没有。但是我还是放纵自言自语觉得这样不好

杨永龙:你觉得自言自语不好的具体依据是什么呢?

小莲:适度的自言自语没问题,但是就觉得自己再发展就不是适度了,您能先听我讲讲我是怎么个自言自语的,再帮我分析行吗

杨永龙:好的

小莲: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男生养狗,我就会说“天啊,男生还养狗啊!”跟一个无聊的人讲完话,分手独自回家的时候就会说无语啊,对他,就是会不经意把感慨的话说出来,您分析分析这是为什么啊

我平时与人交往挺好的,也挺能说的。

杨永龙:我们接触和感受到了信息之后,我们的大脑会怎么样呢?

小莲:会有所反映啊

杨永龙:这种反应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小莲:但是正常的人不会说出来吧,都是内心活动吧。

杨永龙:是不是念头或语言呢?

小莲:嗯。但是大多数应该都转化成念头了吧。但是我就是特别喜欢这种把自己感叹说出来。

杨永龙:念头从其实质来说是不是内心语言呢?

小莲:这个我知道。

杨永龙:你既然知道内心语言和外边的语言是一样的,那你说问题在哪里呢?

小莲:那会有这种人吗,像我这样自言自语,把感慨的话说出来,20岁了,又不是孩子需要说出来帮助学习语言和思考。

杨永龙:像你这样的人其实是非常多的,就是因为你接触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孤陋寡闻了

小莲:哦,大家跟我一样就放心些了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看一看《我该如何调节自己自言自语以及失眠的毛病

小莲:嗯嗯,对了,我还有喜欢沉溺于幻想。都是老毛病了,现在想改啊,白天还好,尤其是睡前,不幻想就睡不踏实。每次幻想的感觉很真实,有时会真的掉泪,每次我都是幻想幻想着睡着的

杨永龙: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沉溺的确切表现,按我所理解的话就是把一切事儿都放下不做了

小莲:白天还好,但是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前尤为严重,这点是让我有些担忧的

杨永龙:如果是在做完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所做的事儿之后,在睡觉之前有一些展望、回想等等,那么这样的幻想我认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小莲:到不是展望回想,是会重演电视剧里的情节,在加上自己的“创作”,每次都幻想的觉得好真实,有时会哭

杨永龙:那你说这不是回想性质的展望是什么

小莲:没有回想啊。主要是自己创作的。

杨永龙:你说“每次都幻想的觉得好真实,有时会哭”这说明你自己的创作非常好,把自己感动了

小莲:是啊,但是觉得长期以往这样不好吧。

杨永龙: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你来辨析名词,你所幻想的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

小莲:哦。这样啊,那我以后要不要有意识的控制下啊

杨永龙:我们人脑会在夜晚睡眠之前、之中做其整理工作,也就是对一天所接触和接受的信息归类放置到其相应的功能结构之中去

小莲:哦。那我要不要适度控制下。

杨永龙:就像图书管理员一样,把读者还回来的图书放置到所属类型的具体位置上去

小莲:看了好多案例,都是小幻想演变成成天幻想,最后还有抑郁自杀了的

杨永龙: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问题并没有影响你的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这就说明你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既然是正常的,那你说有必要去做控制吗

小莲:嗯。也是,这个幻想跟了我好多年。

杨永龙:如果要控制的话,说不定就把问题控制出来了,如果把问题控制出来了,那你说你是不是自己闲得没球事干了,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或痛苦呢?

小莲:嗯。有道理,谢谢您了。大清早的麻烦您劝导。

杨永龙:下面我把自己非常喜欢的这段话送给你:烧掉你的所有的心理学书籍,远离一切的心理学论坛,从你的床上站起来!起来,别在那里发呆,来跳舞、来欢歌、来交流、来享受,生活就是最好的“药”,唯有生活,唯有实践,才能真正走出庐山,把你的能量尽可能的消耗在一些值得你去做的事情上面去吧!

小莲:嗯。生活就是最好的药,有点顿悟了,呵呵

杨永龙:除了精神疾病,当然这些疾病是我们自身不能觉知的,其余的都是日常生活之中的正常的问题,既然是日常生活之中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就不是病,既然不是病,是不是我们自己制造和臆造出来的病呢

小莲:嗯,就像你对自言自语、幻想的看法一样,一旦你自己把它定位成了病,那么它就会反过来对你控制和折磨

小莲:哦,这样啊。

杨永龙:所以我们目前在社会上炒作的热的什么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等等等的问题,说实话就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帽子或标签,把不是病的正常心理现象,搞成了心病

小莲:啊?!真的啊

杨永龙:让我们自己饱受着一系列的痛苦的折磨,你看看就像你的自言自语、幻想的人是非常多的,为什么有些人就陷入到痛苦之中去了呢?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不正常,对其进行了过度关注,进而敏感,害怕,由此造成了自身的问题

小莲:嗯。好像是有点越关注越严重

杨永龙:我们人是七情俱全的人,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郁闷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小莲:嗯嗯

杨永龙:假设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对具体情形之下情绪的表现也确定无疑,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出现什么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等的问题,其实要确切的说我们本身在心理上也没有什么这些心理上的病的,要说有也是我们自己制造或臆造的,所以我才把自己喜欢的那段话也送给了你。

小莲:嗯嗯。老师您好。我前不久咨询过您的,我还是放不下啊。虽然当时有点想来,但是,事后还是会很纠结 

杨永龙:你想一想你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了

小莲:什么情况啊 

杨永龙:你放不下的是什么呢

小莲:疾病。深怕自己得病。深怕将来不能像我所规划的生活。这样患得患失,疑心已经好几年了 

杨永龙:对啊,我也说的是这个哦

小莲:高中学业压力大,好一些。现在上了大学,闲下来更加严重,学习的时候注意力都不能集中,睡眠质量也不好了。 

杨永龙:你好几年的事情,你想一两天或者三四天解决,你觉得可能吗?

小莲:不是,我是说我这个样子对疾病患得患失好几年了,但是最近三四天是只想这个 

杨永龙:我给你的那个方法呢

小莲:哪个啊 

杨永龙:烧掉你的所有的心理学书籍,远离一切的心理学论坛,从你的床上站起来!起来,别在那里发呆,来跳舞、来欢歌、来交流、来享受,生活就是最好的“药”,唯有生活,唯有实践,才能真正走出庐山,把你的能量尽可能的消耗在一些值得你去做的事情上面去吧!

小莲:但是还是会有影响,注意力很难集中 

杨永龙:只要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诸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所应该做的事情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那些东西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困惑你的那些东西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小莲:那我要是做这做着又想了呢,它总会不经意跑到我的脑海里 

杨永龙:来就来了,而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儿。

小莲:嗯,我试着做一段时间,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您,谢谢!

害怕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