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的关键是育心

标签:
育人关键育心学生学习着 |
分类: 教育学习 |
清秀:杨老师你好,你是高三老师吗?
杨永龙:是的
清秀:老师,每所高校是不是报了一个专业,还可以选修别外的专业?
杨永龙:是的
清秀:选修的专业是要与报的专业相近吗?还是可以随便自已选?
杨永龙:当然是可以自己随便挑的
清秀:噢,我孩子分数不高,在三本线上,如果踩线进去,专业不行的。他不喜欢
清秀:如果上高专,升本要多读两年,都不知该怎么好
杨永龙:多读一二年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孩子喜欢的专业就好
清秀:老师你建议一下,是读高专呢?还是踩线进三本?
杨永龙:我认为是针对孩子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来做选择
清秀:噢,谢谢你,你是哪科的老师?
杨永龙:我是体育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兼职老师
清秀:噢,没见过体育老师戴眼镜,倒是见过心理学老师有戴眼镜的。老师,和你开个玩笑
杨永龙:呵呵,二十年的做心理疏导,每天五六个小时面对电脑,那你说眼睛能不近视吗?再说了当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也没有练过体育,但应届没有考上大学,之后做了两年农民工,然后才考体育的哦
清秀:你应该是学的心理学吧,你真行的,我以为你是心理学毕业的
杨永龙:嗯,是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在职研究生
清秀:噢,你哪来这么大劲,考这些学位?哈哈
杨永龙:呵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再说了育人的关键是育心,作为老师自然要以育心为本了
清秀:你说的对,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是我幸运
杨永龙:呵呵,其实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好的,就是我们没有用心发现罢了
清秀:我遇到一位老师,有问题请教老师,结果老师回答我,这样简单的问题以后不要问我。我不知道这个老师是不是平时对学生也是这样的?那么听不懂课的学生,还敢问老师问题吗?
杨永龙:呵呵,可以理解
清秀:当然,大多数老师是让人敬重的,有的老师会让学生家长,尊敬爱戴一辈子
杨永龙:毕竟老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当然有有耐心的,也有无耐心的,所以我很理解
清秀:当然,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差别的
杨永龙:呵呵,很正确!正因为有差别,我们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五彩缤纷
清秀:你这样说,所有的现像就不足为怪了
杨永龙: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搞一刀切,不以专门的那几门课程考察人,我们所教育的孩子按差别施教,那么所有的孩子就会都是成功者
清秀:对呀,孩子其实都有潜力的,只是没有挖掘出来
杨永龙:是啊,所以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就是按个体的潜力来发掘人
清秀:是吧,像如这个高考,有的孩子想上这个专业,有的想上那个,可是分低的孩子却不能如愿,
杨永龙:是啊
清秀:老师,我去给孩子弄饭,下午找你,你下线在线时间少啊
杨永龙:呵呵,下午我有课,五点以后吧
清秀:好的,祝你开心
清秀:我就是喜欢和老师聊天,增长知识嘛,你在哪个中学?好像是高校,你说你在职心理,又是体育老师,不在同一学校?看了下记录,高三老师
杨永龙:我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的
清秀:是高校研究生
杨永龙:华东师大的在职研究生早已业结业了
清秀:噢,老师,感觉你挺忙的
杨永龙:是啊,忙碌着快乐着
清秀:一般学生找你,问些什么问题?
杨永龙:我的博客上有很多,你可以自己去看一看,因为五花八门,所以我也没有办法给你一一说
清秀:噢,好的。老师,我在看你的网页。你真棒,庄子有一个故事来做概括——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说的真好
杨永龙:呵呵,这是心理疏导的实践之中学习和发展的
清秀:这篇对我有帮助
杨永龙:嗯,其实我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学习着
清秀:你知识渊博
杨永龙:不是渊博,而是一个学生在不断学习
清秀:老师谦虚了
杨永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就是因为不断地向我的咨询的当事人学习,所以才有了这些东东
清秀:嗯
清秀:老师,你能分出时间帮助这些人,很佩服你。
杨永龙:应该是我分出时间做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人则是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辐射或副产品
清秀:嗯,老师,你说的对。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已
杨永龙:是啊,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所以利己利人的事儿就会让我们更加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
清秀:嗯,老师我记下了,跟你聊天像给了我养份
杨永龙:呵呵,跟你聊天我自己也在学习哦
清秀:我想谈谈孩子,前些天孩子生病,7天没上课,我带回家服侍了一个星期,头晕呕吐,病情减轻后,又回到学校,我在学校边宾馆里包了一间房子,为的是照顾他的起居,经这些天调养好多了,昨因同学的事,和我顶了几句,说心烦,思想负担有了,马上高考了,他心烦,昨晚不回来,我电话说回厂,让他自己回去好好静下来想想,是不是我在身边孩子压力更大?
杨永龙:是的,怎么样生活的,那就让他还怎么样生活,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那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让孩子突然改变了习惯了的生活,那么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清秀: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