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学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2018-05-08 06:25:33)
标签:

高三

烦恼

娇惯

换位思考

目的颤抖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雁飞:老师您好,我高三了,但是从高三一开始以来我就很多很多烦恼,在过去那几百天里,我根本就没有努力过,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高二下学期,发生了很不快乐的事,也许是我幼稚,是我不成熟,那时我刚刚住宿,我从小在家里面娇生惯养,从来都不会换位思考,来到宿舍,我以为我可以处理得很好,那时候的我,还是很自信的我,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我根本就不会换位思考,刚住进来,我认识了一个对我很好很好的人,在以前,根本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宠着我,依着我,我真的很感动,但是我更多的是无理取闹,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矫情,总是无病呻吟,现在想起来,自己真的很差,后来我在班上和另外一个同学也很好,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但是那时候的我真的很骄傲,我意识不到别人很讨厌我,在班上我很高调,后来一天晚上,班上的好朋友不舒服,想我陪她复习,刚刚好遇上快期末考,我拒绝了,那时候的我意识不到这样做是很自私的,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的很自私,她生气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里,她就变得可有可无,我根本不在乎她生气,还一味的认为,是她的错,我并没有错,于是我在很多同学背后说她不好,刚才那个应该是高二上学期下半学期。

杨永龙:嗯

雁飞: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同学就觉得我很不好,基本班上的同学都孤立了我,我认识到了错误,于是我很努力去改正,很痛苦,因为宿舍那位对我很好的那位同学,我真的很在乎很在乎,甚i至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了,很依赖,那时候我就是觉得,我不能失去她,她太重要了,我会想念她,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不正常,开学回来,好像一切都步入正轨,但是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友情之类的,然后经历了高二一个学期,我真的很难形容那段时间我有多痛苦,我用电影来麻醉自己我觉得自己没朋友,很孤独,我一天要看很多部电影,来麻醉自己的痛苦,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我甚至差点转学了,其实这件事,在别人看起来真的很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大,我走不出去,我开始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差的人,对于那个对我很好的朋友,是我心中最大的痛苦,我忘记不了,我一直期待着我们能做回朋友,所以我一直对她很好,只是以我的方式去对她好,她和别人玩的好,我会很吃醋,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形如陌路,因为这些事,我给父母带去了很大的痛苦,我想到死,我觉得人生真的很没意思,我觉得死了可以解决一切,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很悲观的人,我想东西很极端,什么事,都只会往坏的方面想,我一直很努力的改变自己以前那些缺点,但是看起来都徒劳无功

杨永龙:嗯

雁飞:我心很急,很想快点改变,很想和大家都做回好朋友,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急不来,于是顺其自然吧,高二结束后,暑假很短暂,但是却让我忘记了很多,开始了高三补课,我还是回家住,我在逃避,我真的很喜欢逃避,我沉醉在电影里面就是为了逃避,直到高三正式开学,我住宿了,那位我很在乎的朋友,主动把宿舍钥匙拿了给我,这是我们友谊重新开始的标志吧,我发现宿舍的朋友也接纳了我,我很感动很感动,最开心的莫过于和那位朋友重新建立了友谊,但是我因为高二那些事,却变得患得患失,我不想抱怨,因为不经历那些事,我就会继续差下去,也许我现在也不好,但是不至于以前那样,我患得患失,总是害怕她突然又离开了我,总是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我,总是害怕以前的事情又再一次发生,到现在,我还是害怕,经过了高三第一学期,我和班上很多人玩的很好了,在这里,他们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的重新接纳,他们的善良,因为获得了很多友情,在我心目中友情变得很重要很重要,但是我实在太怕失去,我害怕再一次失去,我疑神疑鬼,总是忍不住猜测,但是每次猜测都是错误的,在体会友谊的幸福之时,我却也很害怕很痛苦,我才发现自己好自卑啊,我尽量去做好自己,但是无论怎么做,都好像不好,我不知道,我不了解自己,我总是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害怕别人讨厌我,我害怕孤独,我害怕失去,患得患失的心态真的让我很辛苦,我觉得让和我交往的朋友们也很辛苦吧。

生日那天,我被她们深深感动,也许只是很小的事,但是我却觉得很幸福,她们很准时在微博上,发了祝福,我很惊讶,第二天她们也松了礼物,今年十八岁,我真的收到了好多祝福和礼物,我回到宿舍,那位我很在乎的朋友,送了我一本很珍贵的礼物,但是同时,我又很怕,很怕失去,但是很多人说,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自私,占有欲很强,总是想别的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不开心我也想知道,他们放假干什么了,我也想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占有欲这么强,我怕自己这样会让朋友渐渐离开我,我妒忌心也很强,老师,我该怎么办,这样的我,无法专心学习啊

有一位朋友跟我讲,我总觉的你害怕失去什么,我们都在,你怕什么?我总是觉的自己是很差的人,比起别人来,简直是弱爆了,我还觉的自己很不善良,我甚至去百度过,到底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很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也许别人从来没想过抛弃我,但是我却患得患失,我很珍惜很珍惜,有时候好像越在乎,和朋友们距离却越远

杨永龙: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经历和历练的实践之中发展与成长的,你说对吗?

雁飞:对,所以我很努力的,把今天糟糕的经历,当成明天的经验,但是我还是很痛苦,我是不是很幼稚?

杨永龙:认识的非常好

雁飞:老师我怎么样才可以独立起来,怎么样才能不患得患失,不疑神疑鬼

杨永龙: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过去的我们都是非常幼稚的,你说对吗

雁飞:是,我还接纳不了我自己,我总是想死,想重新来过

杨永龙:就从你的经历来说,你现在是不是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成长了呢

雁飞:我不知道。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要做最后冲刺了,老师说我很聪明,一切都很有可能,可是我却静不下来

杨永龙:嗯,我非常理解

雁飞:我好想总是为别人活着,因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我情绪化严重,

杨永龙:你想一想,你自己过去的经历从人际交往如意的高峰跌落到低谷,又回升到如意的高峰,这说明了什么呢?

雁飞:自己的改变

杨永龙:是啊,那么你说是你变得越来越优秀,别人才更加待见你了呢?还是自己变得不怎么样别人待见你了呢

雁飞:应该是越来越优秀,但是我也不知道别人心理面是怎么想的啊

杨永龙: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所主导的,那么你说别人对你的待见以及对你的看好,说明了什么呢?

雁飞:心理面也接受了我

杨永龙:是啊,这就说明你表现得非常好,而且也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友善、真诚、关心、关爱发展到了大家欣赏、认可和肯定的地步

雁飞:恩,我自己认识不到这些,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我很难做到设身处地为别人想问题,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杨永龙:呵呵,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性,自私是非常正常的

雁飞:那我要怎么样,站在别人角度上考虑问题?

杨永龙:不过如果在自私的基础上,最起码做到利己不损人,那么就是大众化的人的表现;如果做到了利己又利人,那么就是好人和优秀的人

雁飞:可是我觉得总是为被人活着

杨永龙:其实在为人处事之上,我们没有必要在任何时候都站在别人的角度之上来考虑,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值上来考虑自己所做的事利己又利人,这样就足够了

雁飞:可是我不会做。

杨永龙:其实目前的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雁飞:可是为什么我意识不到

杨永龙:只要你按照自己目前的行为方式对待他人,自己所做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考虑其他的了

雁飞: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对待别人那么好,是因为自己很孤独,也希望别人对自己好,有时候就会变成计较了,但是这是有时候

杨永龙:你想过自己对别人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吗?

雁飞:有时候是想别人好,有时候是,想别人也对我好,想获得友情吧

杨永龙:你说我们活人是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呢?

雁飞:是

杨永龙:既然是为自己而活的,那么我们对别人好是不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加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呢?

雁飞:是啊

杨永龙:对啊,我们对别人好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加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那么我们只要象对待自己一样来对待别人是不是就足够了呢?

雁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会爱自己,对别人好过对自己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这是成长之中的正常心理和行为表现

雁飞:那我该怎么做?老师,我知道您很忙,真的很感谢您百忙抽出时间来,谢谢您,

杨永龙:对于你目前来说,你觉得怎样能让自己开心快乐,那么也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刻意的去想、去做只要别人开心快乐的事儿

雁飞:嗯,那我怎么样才不害怕?我也总觉得自己很刻意,有时候,好像很廉价,怎么样才能不计较?拥有一个宽广的胸襟

杨永龙:活人是为我们自己的,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为自己的开心快乐创造和创设条件

雁飞:现在,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患得患失,消极悲观,自卑,依赖性强,活不出真正的自己,逃避问题,

杨永龙:我们对别人好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愉悦开心和快乐,所以所谓的宽广的胸怀其实就是“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予别人。如果你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如果你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如果你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

雁飞:好的,谢谢老师,

杨永龙:你“患得患失,消极悲观,自卑,依赖性强,活不出真正的自己,逃避问题”,说白了就是来自于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雁飞: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杨永龙:也是来自于没有搞清楚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

杨永龙:从我与你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严于律己、积极对待自己的成长、勇于对自己的一切反思、勤学好问、对他人真诚、敬重好关爱

雁飞:老师,那怎么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我其实不严格要求自己,也很没有责任感,逃避责任,最可怕的是自己很极端,想问题也太悲观,总是往坏的方面想,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看一看《学会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怎样才能接纳自己》《学习爱,,学会爱(1》《学习爱,,学会爱(2》你好好去把我的这几篇博文研读完了,明天我们再交流探讨

雁飞:好的,谢谢老师,老师那我的心理问题严重吗?

杨永龙:所谓心理问题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你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日常生活之中存在的问题罢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雁飞:谢谢你!

老师是这样的,由于最近和一个朋友闹矛盾了,就是跟您讲那个我没陪她回宿舍的同学,以前我们很好,后来我试着进入她的世界,可是很努力还是做不到,自从那些事儿,她有了她的世界,我以为她会恨我,所不是她说我也不知道她还把我当成朋友,可是,她觉得我开心就和她玩玩,并没有把她当成朋友,其实我是因为她没把我当朋友,我才这样的,我以为我在她心目中可有可无了,因为她身边的人多了,但是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要不然她就不会费心说恨我了,如果不在乎根本不存在恨,也不值得去写在空间里,不是吗?我该怎么做?

杨永龙: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阶段的朋友是以思想、志向、爱好的相投而结成的朋友,这种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相互促进以及锻炼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朋友。这就是说这时的朋友并不是专一的、毫无保留的无话不谈的朋友,而是广泛交往而有所保留的朋友。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就需要随着不同性格、环境以及所属团体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朋友和交往范围来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自己的才干和丰富社会、生活经验,这种更新当然要围绕着思想、志向、爱好的需要为中心来展开。所以在学生时期我们所交往的朋友应该是围绕思想、志向和爱好相似,为人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一大群朋友,交这样的朋友往往相处非常融洽,才能在学习和做人之上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我们知道,朋友的“朋”是由平起平坐的两个“月”字组成,同时这两个“月”字之间又有一定的间隙。这一方面是说思想、志向和爱好相似的朋友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另一方面是说朋友之间是有各自独立的空间的,无论多么亲密的朋友(包括恋人、爱人)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缺乏了这样的空间,一方面朋友就会变成“用友”(无思想,无主见、被动),那么这样的朋友就会变成任人摆布的玩偶,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心生厌烦将其抛弃;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丧失自我或缺乏相互之间的探究而制造种种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所以与朋友的交往我们知道做到了真诚、尊重、利己利人就足够了。

第三,朋友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也就是说要结交多种类型的朋友,以满足各方面之所需。比如:能直陈自己的过错失误,开展批评的诤友;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使自己少走弯路的导师;能够在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的异性朋友;能相助于危机、困难之时的患难之友;能与自己一同从事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的娱乐型朋友等。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家也常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反映到人际交往之上就是:如果你想要得到友谊,那么你就必须首先对他人付出真诚、友爱和关心。对于真诚、友爱和关心来说,你付出的越多,当然你所得到的也就越多。比如,你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人一个灿烂的微笑,那么他人也会回报你一张灿烂的笑脸。这个微笑无论是对于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都有同样的效果。同样,你以礼貌的话语问候师长、同学、朋友,师长、同学、朋友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回报与你。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用以展现你真诚、友爱和关心的形式,只要你付出,最后都会以真诚、友爱和关心的不同的方式会到你身上。

第五,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就是说知心朋友时刻与不可求的,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也不必一下子把心都彻底掏给别人,要充分认识到人都不是完美的,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际关系也必将逐步改善。

最后请你记住: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

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予别人。

如果你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

如果你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

如果你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

要真心真意的这样做——不是因为你寻求个人的获得,而是因为你真的要别人获得——于是你所给出去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上。

最后,你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即将来临的高考,当然这个时候你所要做的是抓好文化课程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以发展友谊来调节和调整自己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所以为此心烦和分心大可不必。让我们把自己的视野放得更宽阔、更高远一点。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活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点,每个人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健康成长,并分享友谊、成长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那么,你就会发现社会是一个自由、坦荡任你遨游的场所,你也将会拥有更多能够理解、欣赏、喜欢自己的朋友群体。到那时,你也就会明白,朋友是顺其自然得到的,也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之中建立起牢固的友谊的,根本无需为了刻意的去做什么。

雁飞:老师,当我发短信给同学,如果同学不回,我就会纠结,我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别人讨厌,不想理我了,当别人回了后,我才安心,一直不回的话,我会纠结很久,老师,这是什么心态

杨永龙:别人不回短信的原因其实很多,比如正在与别人一起交流沟通、正在进行娱乐活动、没有拿手机等等,只要我们能理解这些,那么就不会在关注是否会回短信了

杨永龙:别人不回短信的原因其实很多,比如正在与别人一起交流沟通、正在进行娱乐活动、没有拿手机等等,只要我们能理解这些,那么就不会在关注是否会回短信了

雁飞:我看了老师您那个学会爱的文章,我觉得我很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那个测试自己是什么人的,是怎么勾的呢?哪里有评分标准

杨永龙:你是不是看了其中的一篇呢

雁飞:老师,为什么人生这么孤独,这么多痛苦,那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些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让我好迷茫,到底朋友怎么定义

雁飞:是

杨永龙:我说“人生本无意义”。这是因为任何一种人生,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在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既然生命无意义,那么我们还活着干什么?这因为活着,我们就要享有成功!我们享有成功,就需要创造自己的生命!我们创造自己的生命,其实也就给我们的生命确定了意义!我们生来就是要创造和体验成功的,在创造和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我们的生命有滋有味了起来!人生本无意义,但是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到来和我们参与创造和体验成功而变得美好了起来,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也是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规定的一个意义。印度哲人奥修这么说过:“这一切都由你而定。生命是一张空白的画布,无论你在上面怎么画,你可以将痛苦画上去,也可以将幸福画上去。”因此你人生的意义由你设定,你生命的价值由来创造,当然你人生的意义也是由你来发掘和享有。生命是一块空白的画布,需要你拿出一生的时间来画满美丽,写满精彩!,

我要提醒你的是:人活着既不是为了生活和精神,也不是为了事业和所谓的任务或使命而活着,而是为了体验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的存在体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所以幸福、愉悦、快乐和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你要明白生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体验最完满的荣耀。要体验最完美的荣耀,就要把握你自己的心灵与生活的此时此刻。

其次,你要明白“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杨永龙:第三,有一句小品台词是:什么是幸福?答:幸福就是遭罪。听起来似乎荒谬,但细品味就会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人活着就是要遭各种各样的罪,如果我们把幸福与遭罪之间画两条等线,那么我们就会把苦、难、看成我们生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看成通往幸福之路。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必先苦起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善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对活出人上的幸福和快乐来。

第四,活着只是一个生命的状态,面对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同。我们知道,生活不会无缘无故的赠予我们什么,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剥夺我们什么,任何我们想要获得的,都需要我们去努力和付出,只要我们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和付出,那么我们就会收获我们想要的以及意外的。路是用脚走出来的轨迹,既然我们对的现状不满,那么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脚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迈出一步接一步步伐。这样一来,我们所处的位置变了,那么我们眼前的风景就会改变;我们眼前的风景变了,那么我们心灵就会激荡澎湃,自然而然我们也就会享有幸福、愉悦、快乐和爱。

第五,生活不会无缘无故的赠予我们什么,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剥夺我们什么,那么我们就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前面我说了生命是一块空白的画布,自己对其投入什么,它便会回报我们什么,所以我们期待什么,就将其付诸于行动,用心去参与,当我们以乐观的心态付诸于行动,用心去参与,那么我们的人生的颜色也就会自然改变。

雁飞:为什么,我看到别人就想去学,小时候也是这样,想学别人写字,会去学别人说话的特点,甚至是走路,打字,网上聊天时候的风格,所以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活不出真正的自己

杨永龙:第六,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生活更快乐、更幸福,但是快乐幸福的生活是需要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幸福,就必须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所以,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必须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第七,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应该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尽量使自己有完满完成目标的可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十分愉悦。

第八,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

雁飞:我不懂得排除情绪,如果我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全部,就像政治哲学里说的,被局部影响了整体,如果因为一些小事纠结,我会因此停不下课,还会不想去吃饭,这个时候我就只想睡觉,特别希望可以一睡不醒。那成功怎么定义?

杨永龙: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总之,我们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而到达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得学会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成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

雁飞:为什么我总爱学别人?

杨永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和模仿着别人,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雁飞:那为什么我不觉得别人学我,总是我去学别人,为什么我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呢?觉得别人好优秀,人缘很好,很多朋友,而自己人缘不怎么样,朋友又不多

杨永龙: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雁飞: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杨永龙:是啊,你不是别人,怎么能知道别人模没模仿你呢?

雁飞:那为什么我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总觉得好优秀,人缘好好,朋友又多,为人处世又厉害,自己什么都不好,

杨永龙:有一句话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雁飞:什么意思呢?

杨永龙:你站在河塘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幻想着鱼儿到手后的场景,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出一张渔网以捕鱼,让愿望实现。表示与其空空羡慕,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来得实在。我们的目的是打鱼,但只有“退”而织好网,才有可能得到鱼。这里,“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必要把目的暂时搁置起来,先去努力解决手段的问题,就如同我们要过河,得首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样。

雁飞:我还觉得自己特别不孝顺,这该怎么办?

杨永龙:既然觉得自己不孝顺,那么就用实际行动来让自己达到孝顺,

雁飞:可是我做不到,我对家里人特别不尊重,特别不耐烦,我做不到对家里人说很肉麻的话,反而总是对他们大吼大叫,老师,您有没有看过变形计?

杨永龙:没有,

雁飞:哦,这是一个教育节目,那我该怎么做,

杨永龙:你好好的去读我的博文《学习爱,,学会爱(1》《学习爱,,学会爱(2》。

雁飞:好,谢谢老师。

杨永龙:另外你也要认真领悟一下“亲人”这个词的内涵,

雁飞:怎么领悟?

杨永龙:亲人是指让你想要亲近的人,或者跟你有亲缘关系的人。是亲近、亲热、关心、关爱、关注和热爱的人。

雁飞:嗯,老师,为什么有些东西,抓的越紧,越容易失去,越在乎,距离却越远,就像朋友,抓的越紧,友情就越容易碎,越是去关注一个人,越是去在乎一个人,就越容易失去这个人。

杨永龙:目的颤抖。

雁飞:什么意思?

杨永龙: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

雁飞: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杨永龙:我们要知道: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而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儿,这样你的担心和怕也就在你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的过程之中自然地消失了。

雁飞:好的,谢谢老师。

高三学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高三学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