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开朗的我为什么会发言时紧张

标签:
发言紧张过分关注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慧菽:杨老师您好,我好荣幸能够和老师交谈,我无意间进入了您的微博看到了您。
杨永龙:您好,谢谢,请多多批评。
慧菽:老师您说哪的话,我崇拜还来不及呢!
杨永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所以对于我的观点给予批评也是非常正常的。
慧菽:不敢,老师。
杨永龙:我们谈一谈你来找我要问的事儿吧。
慧菽:我感觉自己有心疾,性格开朗的我,为什么会在开会发言时那么紧张,每次都在困扰着我,不敢和谁谈及。
杨永龙:首先我要给你说的这不是心理疾病。
慧菽:哦?
杨永龙:同时你也需要知道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慧菽:我知道,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而且越来越严重,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
杨永龙:既然是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你说我们有必要控制吗?有时给谁打电话都声音发抖。
慧菽:我今年40岁了,在30岁之前从来没紧张过,最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了,为了这个我还咨询过精神病医院。
杨永龙: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平常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我们的两个手臂是随着两条腿漫步而自然摆动的,手臂的摆动时自然而然的事儿,你说对吗?
慧菽:对。
杨永龙:假设我们觉得手臂摆动不正常或者不优美,我们去关注或克制的话,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呢?
慧菽:感觉手脚不知所措,不到怎么放合适,很尴尬。
杨永龙:说得非常好,同样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在大会上发言,我们会出现心跳加速、紧张焦虑,是不是也与走路两臂自然摆动一样呢?
慧菽:嗯,一样,我感觉我太严重了,有时候和同事两个人交谈时就会莫名的心跳紧张,就是和家人不紧张。
杨永龙:这难道不是我说的“觉得手臂摆动不正常或者不优美,我们去关注或克制”的结果吗?
慧菽:我知道,那就不去刻意的关注他就能解决吗?
杨永龙:就像我当了快三十年的老师了,也做过无数场讲座,在做讲座之前还是会紧张的,在讲座之前我紧张了,我就把自己的紧张向我的听众说出来。
慧菽:可我的紧张控制不住,会让别人看出来,手抖,声音发颤,感觉很丢人。
杨永龙:我会说今天给大家做讲座我害怕讲不好,当然我讲的的确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很紧张,你看我现在说话都有点磕巴,手有点发抖,身体发颤,请大家谅解。你觉得我这样说出来会怎么样呢?
慧菽:在你的角度来讲你会把你的紧张释放一下,在听众来说,他们会感觉你很谦虚吧,把自己的紧张心里外在的紧张表现说出来会很轻松吧。
杨永龙:嗯,这是一个方面,也是从别人的角度来说的,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呢?是不是我把自己缺点完全暴露了出来,这就等于失去了遮掩的必要了呢?
慧菽:是,老师你说的这些我试过,可是不起多大作用。
杨永龙:就像你今天跟我交流,你觉得自己紧张,那么你就直接跟我说,最近我不知怎么了,跟别人说话紧张、手抖、身体发颤,同时你故意表现自己的紧张手抖和身体发颤,看看效果怎么样呢?
慧菽:呵呵,好,我打电话怎么会紧张呢?
杨永龙:打电话紧张也是一样啊,说出自己的紧张,让自己紧张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
慧菽:嗯,老师我现在就试试,给你打一个吧。
杨永龙:好的。心态就是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人,你觉得可交我们就继续交往下去,你觉得不可交就随意,我自己一直都是对别人友好和敬重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在会去有意识的遮掩和包装自己了,那么我们就等于放开了自己的一切,紧张自然也就会随我们的放开而减轻或消失了。
慧菽:老师,我会按照您说的试着去做的,为了这个紧张的心理我的一切优点无法显露。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先按我说的去投入实践,一周后再来找我。
慧菽:好,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