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岁的孩子说自己是同性恋

(2018-01-02 06:40:33)
标签:

教育

育儿

青春期

同性恋

诱导

分类: 教育学习

家长:你好杨老师,打扰您了!能和您聊会儿吗?我有问题咨询您,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我简单的说一下情况,我女儿十三岁,她宣称自己是T,我该怎么办?您接触过这样的咨询案例吗?

杨永龙:哦,她是怎么对你说的呢?

家长:暑假里她聊了一个网友,九月份她离家出走,找回来以后追问,对方网友是个和她同龄的女孩,那天晚上只有我和她,我追问她离家出走的原因,当时刚刚从千里这外追回她,真的是又急又怕,真的是心力交瘁,后来她说对我说:你没看出来吗?你没看出来吗?我心里就很害怕说:看出什么看出什么?CC?你让妈妈看出什么?她说:我喜欢女孩……,我真的感觉如雷轰顶,但也强装镇定,说这也很正常,只是女孩之间的友谊,你误会了而已,她却不这么认为,坚持自己是T,这几个月我和她父亲对她是好话歹话大道理小道理都讲了,但好象也没什么改观,您怎么看这件事?她现在的行为穿衣打扮越来越男孩化,为了买衣服有分歧,一去给她买衣服我就愁得慌,必定得不愉快,往那里一站两腿劈开就是男孩化那样,从小也没扎过小辫,现在头发也短,不少人陌生人误认为她是男孩。

杨永龙:是不是小时候你们把她当男孩来养的呢?

家长:没特意把她当男孩养,但我感觉养育的过程中可能的确有些问题。

杨永龙:具体问题是什么呢?

家长:从小不爱扎辫子,闲揪的头发慌,也就随她了,然后呢,她小的时候长的有点虎头虎脑的,也可能有点象小男孩,买衣服的时候她父亲的导向也不好,都是看着男孩化的衣服好看,一夸就是真帅,我这样指责的时候她父亲也急,说“我也没和她买几次衣服”,但她五年级的日记里吧确实写过一篇,说要好好学习,象男孩一样争气,省得爸爸老觉得自己没男孩,我现在就是想请您指导指导,怎么改变她现在的这种心理?以上的原因都是我自己猜测的,她自己不那么认为,就是认为自己喜欢女孩,没什么原因,暑假里她自己在家,可能看了些同性恋的文章和电影,还加了个同性恋的群,认识了那个网上的女孩,那女孩是个P。她现在和那个女孩断了,象失恋一样的痛苦了几个月,现在也不能说是完全走出来,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杨永龙:你的女儿才刚刚进入青春期,她自己说自己是同性恋,那你们和她探讨一下什么是恋,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沟通。

家长:她说她自己的感受,就是觉得那个女孩正是她喜欢的类型,没有一点缺点,她当时说为了她除了生命什么都可以做,心平气和的交流了无数次了,她说不上什么是恋,就说她想做的一定要做,哪怕碰得头破血流,想出名,做出名的T,让那个女孩后悔。

杨永龙:我们要理解孩子喜欢同性的心理感受,其实在现实生活之中喜欢同性之中的某个人或某一类型的人是很正常。

家长:嗯,这个我和她谈过,甚至说我初中时也和我的同位女孩非常要好,但我们那时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也就没往这方面想,你们现在和我们那时是一样的,所以不要往同性恋这方面想,但是问题是!她现在越来越象一个男孩,从穿衣到举止,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异样。

杨永龙:要让孩子明白,在中学阶段所接触的圈子很狭窄,过去更多的是接触同性的女孩子,在接触的过程之中产生崇拜、爱慕、亲近成熟和稳重的同性同学,并与之交往而产生“爱”的情感是可以完全可以理解的,所谓日久生情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她并没有和异性接触,也没有和异性产生这种情感的体验,就把与同性的姐妹般的情感当作同性恋显然是不合适的

家长:她和男孩相处没有障碍,她说,要是关系好的男孩对她说喜欢她的话,她会感觉很别扭,连朋友也没法做了。

杨永龙: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之中,还需要让孩子明白不论男女,在青春期阶段都可能有同性恋倾向。这是因为受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青春期的男女很难在一起诉说内心的困惑与心声,转而寻找同性与之交往、亲昵,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正常的对同性的崇拜、爱慕、亲近看作是同性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把它看作是精神同性恋倾向。这就是我所说的:“不论男女,在青春期阶段都可能有同性恋倾向”的原因所在。

家长:嗯,我说她们是同性间的友谊,她会不屑一顾,我会把您说的这种道理再和她讲讲。

杨永龙:我们需要的是在交流沟通之中让孩子明白成长与发展的科学过程,而不是急于定位孩子之间的交往是什么。

家长:嗯,我和我对象在兰州读过书,看到您是甘肃的很亲切呢。

杨永龙:青春期是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从幼稚、紊乱的性倾向逐渐走向成熟、有序的性倾向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性趋向倒错逐渐得以矫正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能先入为主的定位自己是同性恋。你不觉得我们这样的交流有利于你保留资料,进一步循序渐进的指导孩子吗?

家长:我是想让您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情况,我的心情很急切,现在表达的感觉很片面。

杨永龙:从上面我所谈的内容来看,你孩子的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在青少年向成人过渡阶段是人皆有之的,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有的人出现的早,有的人出现的晚,有的人调适得比较快,有的人调适得比较慢,你的孩子是属于出现的比较早的一类人。

家长:具体我该做些什么呢?还是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杨永龙: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多建议孩子有意识与男孩子多多交往,通过在交往之中发展情感,更好的了解异性以及自己。

家长:她与同位的男孩及后位的男孩关系都不错,打打闹闹的没什么障碍,甚至我知道,她和后位的男孩诉说过对网上女孩的事情,那男孩还劝过她。

杨永龙: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自己有意识的调整和调节自己的过程。

家长:嗯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自己有意识的调整和调节自己的过程”,谢谢,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我还能从哪些方面做?

杨永龙:十三岁的年龄是幼稚、紊乱的性倾向向成熟、理智以及符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需要当事人有意识地加以自我调整和调节的。如果这个时候不有意识的对自己加以调整和调节,而是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同性朋友身上,这不仅会阻碍青春期性倒错的调适进程,而且还可能会让自己进入到无限的烦恼和郁闷之中去的。

家长:是啊,怎么能让她主动的去做呢?还有我感觉她现在还有个心结,就是和网上那个小女孩断了后,她似乎是有点被甩的感觉,可能是不甘心,她一直忘不了那女孩,她在此之间和之后都和现实中的女同学有过或多或少的暧昧,但没有网上这个这么明确和深刻。网上这个女孩几乎是她的初恋了,我感觉她对她的那种情感和少男少女的初恋差不多了。

杨永龙:这个我很理解。

家长:是啊!不仅仅是烦恼,我和她说那样一辈子都会很艰难,不幸福,我给她设想过那样的前景,她也不以为然的。

杨永龙:你要让孩子知道,青春期既是一个性倾向的紊乱期,同时也是一个性倾向的探索期,所以在这个阶段“精神同性恋倾向”普遍存在,所以出现喜欢与同性交往和亲近也是非常正常的。

家长:嗯,对,这样的观点我和她也说过,但没说过是要“有意识的调节”这个观点,以后我也得灌输这个思想给她。

杨永龙:要引导和诱发孩子知道,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让这种“恋情”任意滋生泛滥。如果不顾一切地恋上某一同性,甚至与同性建立“恋爱”关系,确是一件很麻烦而危险的事,是她目前的成熟水平所难以承受的。青春期之所以是青春期,就是我们身心的发生发展和调整的关键时期。

家长:我得想办法说服她自己去有意识的调节,这好难啊!

杨永龙:是啊,正因为这样,所以卢梭才说“青春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时期”。

家长:哦!

杨永龙:我们要想法设法让孩子明白“狂风暴雨”意味的是什么?

家长:哦?杨老师,我孩子这样的情况这么小是不是挺少见的?

杨永龙:这就意味着“雏鸡破壳,蚕蛹化蝶”。其实我已经碰到了好几个与你的孩子类似的孩子了。

家长:哦!说真的,以前没这些事也就没注意,自从有这事了之后,逛一次街怎么就碰到好几个男孩似的的女孩,好象真不少,她上街也专门能看到这样的人,这种情况的孩子您了解他们后面的成长情况吗?是否都回到了正常的心理上来?

杨永龙:你的孩子目前正处于蛋壳之中的雏鸡刚刚叨开了一个小孔,刚刚见到了一点阳光和呼吸了一点空气的情况。还不知道真正的阳光和大自然的空气是什么滋味,这个时候就确定自己是什么什么,是不是合适呢?

家长:嗯,您的话我会转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她听。

杨永龙:青春期是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从幼稚、紊乱的性倾向逐渐走向成熟、有序的性倾向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性趋向倒错逐渐得以矫正的过程,所以我们对孩子积极而科学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家长:嗯,她总是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天生的,无需改也无法改,这样的观点我该怎么纠正她?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及舆论导向太可恶了,她似乎有点儿因此而感觉自己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了似的,还感觉自己这样在女孩子中很有市场,暑假里她看过泰国的一个同性恋电影,YESORNO

杨永龙:应该让孩子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人际间对阴阳互补、和谐统一的规律。所谓“正反统一”、“阴阳平衡”、“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你的孩子爱慕细腻、柔和、体贴的同性的女孩子,更多的是为了情感交流的方便、自然,因而产生了“性别同一性障碍”,认为自己还是和女孩交往实质上,这是心理幼稚的表现。

家长:她觉得那样的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很美,要命的是电影中最后那两个女孩在一起了,其中一女孩的父亲持支持态度,这样的电影太耽误孩子了,她喜欢的女孩是,长得不错,学习要也可以,但不是只知道学习很老实的那种,要开朗有好多朋友还有点坏坏的女孩,现在淘宝网上有个卖衣服的比较有名的T,叫林弯弯,她就很关注,羡慕人家瘦,白,想变成那样。

杨永龙:要让孩子明白与异性交往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好处:首先,发展智力,取长补短。男、女生的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女生则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各自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其次,调剂情感,健康心理。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在同性朋友身上是无法找到的。这是因为两性的情感特点是有差异的,女孩子的情感比较细腻、柔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在交往中,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以及化解,使心理健康问题在萌芽状态之下消失;男生感情外露、粗犷豪放、热烈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使女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最后,丰富个性,拓宽心理。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一个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个体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再加上情感方面的特点,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心理发展的覆盖面就会狭隘。如果既与同性交往又不乏与异性交往,就能拓宽心理,丰富和发展个性。多角度各方面与人交往,还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得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家长:嗯,不过她与异性交往还是很正常的,她只是说不能产生那种喜欢的情感,就是纯粹的哥们。

杨永龙:广交朋友,既有同性的,也有异性的。当然,与异性交往比与同性交往要困难得多,必须克服恐惧和犹豫;如果我们能够主动交往,得到异性的接纳,便是成功,在这种交往中有利于塑造自己的个性,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有助于冲淡我们内心的矛盾,而且客观上也有助于维护自尊,不至于过早过重地受到心灵伤害。要思考,要探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朋友讨论,还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当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时,就能够使自己摆脱性困惑,不再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疑虑。

家长:哦,她会不会有那种做个T更容易引人瞩目的思想?她好象很羡慕什么网络上的帅T什么的,皇甫圣华林弯弯什么的。

杨永龙:有这种可能性,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喜欢标新立异。

家长:是啊,我也在寻思,她可能觉得自己在在女性身份上没有优势,就……。

杨永龙:我们有很多孩子是跟风走的,一旦遇到了碰壁就会自卑自怜自怨,而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在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上总是把同性恋看得那么美好,一旦真的走进了同性恋的圈子,结果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个时候就会让自己陷入到烦恼痛苦和郁闷之中。

家长:可是难道真得让她自己去碰壁再回头吗?

杨永龙:那我前面给你所谈的,你得到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家长:不是,我是说,我和她说这些她都听不进去。

杨永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家长:嗯,不过做父母的真的有时快崩溃。对了,现在有的观点说同性恋是天生的,您怎么看?

杨永龙:你学过统计学吗?

家长:没有,呵,我想你的意思是……,有,但只占一个比率?

杨永龙:统计学里面有一个正态分布的曲线,这个曲线就能说明你的问题。

家长:哦,什么样的曲线?

杨永龙:也就是说绝对的正面或负面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处于中间水平。

家长:也不知道这个天生不天生是靠什么检验?您了解这方面情况吗?

杨永龙:这个我也不知道。

家长:哦,我只是知道有这种论调,不知道有什么依据,也不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也是有些担心。但是,我觉得只要没有医学上的依据,我就绝不相信有天生这一说,无论怎么样我都得改变她。

杨永龙:嗯,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的确没有找到相关的依据

家长:哦,没有依据那就相信一切都是能改变的。

杨永龙:不过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目前则是比较科学的,相信能改变,我赞成,因为你的女儿才刚刚开始雏鸡破壳,蚕蛹化蝶的历程。

家长:嗯,真正的男孩从小当女孩养都能养得女性化,何况她本来就是个小女孩,我总是这样安慰和坚定自己的信心。

杨永龙:你的孩子在五年级的时候说过的那句话,就是本来的她自己,所以我们引导孩子回归她本来的自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家长:嗯,现在我有点不知道从哪入手,以上的原因都是我的分析猜测,她自己不觉得也不承认,她自己也说不上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也不知道该从哪一点入手?

杨永龙:其实你回头好好再去仔细地读一读我和你的聊天记录,相信你会从中发现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的,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孩子的认知问题的。

家长:嗯,是的。

杨永龙:而需要的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家长:嗯,是啊,可能我太心急了。

杨永龙:是啊,这也是我不和你电话交流的原因所在。

家长:哦,谢谢您啊,耽误您这么长时间,您打这么多字。

杨永龙:人的认知的改变时需要时间、毅力和耐心的。

家长:是啊,是啊,我得有信心,有耐心才行。

杨永龙:也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以及科学的方式方法的。

家长:嗯,是的,您不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做父母的都快出心理问题了,我和她爸爸的身体心理都受到很大影响,我想我们也应该调节自己心理和情绪,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杨永龙:我把有关青春期性别角色紊乱的科学知识给你讲了,剩下的就需要你用耐心爱心和智慧来引导孩子认知上转变了。

家长:嗯,谢谢,太谢谢您了。

十三岁的孩子说自己是同性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