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父母之间的分歧

(2017-11-22 06:05:22)
标签:

父母

分歧

改变自己

方式方法

内心渴望

分类: 婚姻家庭生活

振威:杨老师好,我一直在看你博客,觉得你能帮助我,关于家庭和谐的,是我和父母之间的分歧,是这样的,就是母亲不讲理,或者说是不懂理,从小到大,一直这样,我和我姐的话她还不听,却听信别人的话,每次只要不按她说的做,就是打骂,长大后好了,但还是不讲理,母亲没上过学。还有一点,母亲50多了,却跟67岁的孩子计较,每次看到这样,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我姐也是这样,母亲说话似乎是嚷或者说是呵斥,每次打电话听到那样就感觉心情糟糕,跟她说了几次,电话里没那么明显了,但在家还是那样,语言粗鲁,动作粗鲁,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母亲该做的。

杨永龙:哦,你想起了小的时候的什么呢?

、振威:小时候,母亲那样对我的情景。母亲做事不行,很不让人放心,我就觉得她做每件事都会做糟糕,诸如搭衣服,开关电视。

杨永龙:那你说现在的你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呢?

振威:是,我刚过20岁生日,长大了。

杨永龙:没有文化的母亲无论为人处事,都和我们有文化的人是有极大的区别的,你说对吗?

振威:是,这没错。

杨永龙:你说母亲拖家带口二十年是怎么我们带大的呢?

振威:其实说这方面,我能体会父母的艰辛,父亲是个孤儿,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姥爷死的早,母亲也很难,父母的恩情肯定是永远也不会忘的。

杨永龙:你说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身体、心理、思想、行为是独一无二的呢?

振威:一般情况下是,但我觉得集体生活,心理和思想能保持独立,行动就不能完全与思想保持一致。

杨永龙:我主要谈的是你与母亲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心理、思想、行为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肯定的。

振威:是,最主要的吧。我似乎明白,做出来的行动,只有心理想到才能做出来。

杨永龙:这就是说你的母亲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说对吗?

振威:对。

杨永龙:那你说对于一个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妈妈来说,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妈妈来说,我们能改变得了她的独一无二性吗?

振威:不能。

杨永龙: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母亲的独一无二性,那你说我们只能改变谁呢?

振威:老师我明白,我是这样想:父母越来越老,能力会逐渐退化,家庭发展也肯定越来越糟,我现在还在上学,我很想尽快毕业去撑起这个家,可是每次在外就很不放心,也很着急,自己家算是落魄户了,这些都不算啥,就是希望父母能听下我们说的,唉,如果改变自己,那一切似乎都没问题了,我不知道说什么了。

杨永龙:其实父母二十多年都过来了,他们满足生存的需要应该没问题,你说对吧?

振威:老师,我脾气也倔,很像我父亲,说话可能比较不注意,请老师不要在意。

杨永龙:嗯,你知道自己脾气倔,这就是最大的进步,我想然后怎么样你自己心里肯定清楚,我说的对吧?

振威:是,我觉得,内部稳定,在在才能大胆放心地去干。

杨永龙:在四书的大学一章中是这样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你说现在你最关键的是什么?

振威:每个人需要进步,家庭也是一样,母亲不懂,但我希望她能稍稍进步。自己肯定是在变,有些变好,有些方面变坏,这只是自己的改变,我在外上学,很少在家,家里的情况不是还是没变化吗?

杨永龙:你的希望非常好,但对于你现在来讲,关键的是修身,让自己在能力、习惯和品行之上得到充分的提升。

振威:是。

杨永龙:其实从我做起,你在能力、习惯和品行之上得到充分的提升,你毕业有了国定的工资收入,这是不是就能在一定意义之上改变家境呢?

振威:是,老师,我现在大2,我想考研,如果考研的话,国内还需三年,国外也得2年,时间还是不短,花费也肯定不少,我现在考研的决心都动摇了。

杨永龙:你的习惯和品行得到充分的提升了,你就可以充分运用表扬欣赏法来激发母亲,让其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改变了,你说对吗?心理学上有个南风效应,你知道吗?

振威:是,达到那种程度肯定不简单。什么是南风?真的,我觉得我有很多缺陷。

杨永龙: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 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 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振威:嗯,我觉得我有这种情况。

杨永龙:呵呵,是在实际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徐徐吹动温暖之风。

振威:老师,我觉得我原来品性很好,和全班同学都很好,高2得了一场大病,变得很急躁,这么长时间了,我一直在努力做到平和,不过还是会出现极端情况。

杨永龙:嗯,得病之后的思想观念变了,行为也就变了,行为的不断强化也就成为了习惯,要想让自己得到改变,那么就需要明确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

振威:我与人处事可能不行,比如,一个老同学,一直玩的不错,后来经常发现他爱占小便宜,就直接把他电话删了,他不联系我,我就不联系他。

杨永龙:要想让自己生活得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那么就需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创造与创设。

振威: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我不想活得高兴,只要平静就好,认认真真的做自己的事,我觉得没有很多事能引起我高兴,也不值得我去高兴。

杨永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自己该做的或该做的事的过程之中也会得到幸福和快乐哦

振威:对,是这种感觉,老师,你能评价我一下吗?

杨永龙: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很有孝心的孩子。

振威:嗯,谢谢老师,我想找我的缺点,抱歉老师,占用您很多时间,谢谢您。

杨永龙:你的缺点没有学会爱与被爱。

振威:嗯,我觉得很对。

杨永龙:所以我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好好的去读一下《学习爱  学会爱(1》《学习爱  学会爱(2

振威:是,我得再多看几遍,谢谢老师。学会爱,真是一个缺陷,我的规则也需要改变,谢谢您。

杨永龙:有机会你好好读一读洞灵子的《薄白学》。

振威:嗯,一定得看。

杨永龙: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在心理情绪之上,南宋陆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证。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呢?一句话,“爱始于思想”。“爱始于思想”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你一心想着气愤,你就会体验到气愤;如果你有着兴奋的思想,你就会兴奋起来;如果你想着快乐,你就会快乐……。

振威:是老师,我也很欣赏陆象山的作品,我虽不看他的,却是看王阳明的,他们算是一派吧?

杨永龙:是的,是道家的思想。

振威:嗯,每次看到心情都会平静,老师,我记住了。

杨永龙:前面我说了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的,我们活出了幸福愉悦和快乐,那么我们就会给父母乃至周围的人辐射幸福愉悦和快乐。

振威:是,可能是我认为的幸福,高兴的概念与他们有些不同,不过还是一样的。

杨永龙:是的,所以我在前面说了大学之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振威:与老师的谈话最主要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一大缺陷,不懂爱人和被爱。另外要提高自己。

杨永龙:呵呵,人的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被他人欣赏、认可、肯定和赞美。

振威:其实,就是要学会爱人,我觉得。

杨永龙:特别是对于想要改变的对象来说,我们的欣赏、认可、肯定和赞美会让对方积极主动的改变自己。

振威:很对,我没有积极实践起来。

杨永龙:过去我们讲求的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但从人性的角度却是良言暖三冬,化人润无声。

振威:太对了,老师,我原来只注重理性。

杨永龙:对于你的父母、兄弟姊妹以及爱人孩子,永远记住“良言暖三冬,化人润无声”,并时刻践行。

振威:谨记。

杨永龙:老子讲“道法自然”,对于人的本性的自然来讲,就是渴望被他人欣赏和赞美,在欣赏和赞美之中达到让他人转化的目的。

振威:谨记。

杨永龙: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不超越万物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为当所为,所以对于人来讲,要找到其规律性的东西,顺着人的本质规律去从事,那么我们就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氛围来。

振威:为当所为得需要一定的品格是吧?

杨永龙:为当所为,一方面是努力做好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儿,另一方面是遵从人的心理规律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振威:如果我理解不偏差的话,我想我明白,没错。老师,我收获不少,谢谢老师,我会尽力去做,一来完成我的心愿,二来不枉老师教导。

杨永龙:明白,就等于有了正确德思想和观念,在这个思想和观念的指引下去坚持行动,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行。

振威:是,那就符合了。

杨永龙:有了良好的性格和品行,那么我们就会用最有效的方式达成齐家的目的。

振威:嗯,我想我懂了,抱歉老师,打扰您这么久,谢谢,我努力去做,我也会经常去博客聆听教诲。

我和父母之间的分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