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需要变换角度智慧的引导

(2017-11-15 06:29:28)
标签:

教育

育儿

循心而育

顺势而导

变换角度

分类: 教育学习

蕊裕:您好,杨老师,周五感觉除了上学无路可走的儿子终于去上学了。可是,周五早上起床后尽管同意去了,可是还是很不情愿。他跟我说,感觉上学没意思。我说,既然那么不情愿,就别去了。可他也说,在家也没意思,不上学也没出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上学

杨永龙:对啊,这说明孩子是非常理智的

蕊裕:杨老师,尽管他去上学了,可我还是对他的现状比较担心

杨永龙:其实孩子的转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蕊裕:周六、周日他在家一直学习,可是学的都是大学数学,我建议他把落下的课补一补,可他不听,说对课本不感兴趣

杨永龙:现在他已经开始积极和理性地思考了,而且也付诸了行动,那你说你应该怎么办呢?

蕊裕:我也在想,下一步我该怎么办?我看到他不学课本知识,很担心,但又不知怎么引导

杨永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蕊裕:那您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杨永龙:孩子刚把脚抬起来,你就让他迈第二第三步,后果是什么呢?

蕊裕:我心里急,但嘴上没说什么,我想无论学什么,至少在学习。可是,我又想到如果总这样下去,功课怎么办?前两天,我在网上帮他联系了一位在读研究生,数学专业的,我想让他们有交流,给他以引领,顺便辅导一下落下的课,可他起初同意,后来又不干了,他说自己有能力补落下的课,我也相信他有能力,但他不去学,有能力有什么用

杨永龙:孩子走进学校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欣赏、认可、肯定、表扬和鼓励

蕊裕:是,我感觉到他现在也在不断纠结,他很想研究数学,在数学方面能有所发展,可是他又排斥高中课程,他急于想从事他喜欢的研究工作,可是没学会走,怎能去飞呢?所以,我现在不知该如何引导他。杨老师,请您指点

杨永龙:孩子喜欢研究数学是非常好的,这要给予孩子欣赏、认可、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是前提

蕊裕:我不反对,现在也比较支持,杨老师,如果是您,您下一步会如何去做呢?

杨永龙:然后用孩子喜欢的数学家的事迹来进行引导

蕊裕:我儿子对数学家的事迹如数家珍。真的,包括有些人说过得话

杨永龙:这些数学家的成果是怎么让世人清楚明白的呢?

蕊裕:他讨厌高中数学,去学大学数学,就是因为他有数学家好像说过,学校数学是丑陋的应试教育,大概是这个意思,他还发现好多数学方面的人才、专家都是从高中开始学大学数学的。我告诉他,他们从高中开始学大学数学,并不是代表他们不学高中课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大学数学非常好,他有太多的理论支撑,我难以说服他

杨永龙:嗯,孩子所看的没有错,但是数学家们是不是把高中的数学内容熟练掌握的前提之下学大学的内容的呢?

蕊裕:是啊,我也这样讲得呀

杨永龙: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在于来自的交流中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认识了解和发现,你可以建议让孩子看一下赵鑫珊的著作

蕊裕:好的,他有哪些作品?一会我查一下,推荐给他

杨永龙:这个你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

蕊裕:好的

杨永龙:他的著作我看过《人类文明之旅》《天才与疯子的大脑构造》《雄性荷尔蒙与战争》等

蕊裕:好的,我也买来看一看

蕊裕:杨老师,跟您交流,可以引发我的好多思考与自我的反思。真的,很受益

杨永龙:其实成功的数学家,首先要学好汉语和英语,这是推广自己成果的最关键手段

蕊裕:是,我儿子的英语和语文都还不错,他从小背诵四书五经。有时,他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归结为从小背四书五经

杨永龙:数学在有些方面会牵扯到理化生,所以也必须把它们掌握

蕊裕:所以思考问题有些与别人不一样,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好多问题对他比较难以引导

杨永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心理、灵魂和行为

蕊裕:是,昨晚他自己写了一首诗

轻舟晚渡无欲眠

晨风过访有清岚

落笔偶得一句成

把酒已尽半杯残

侧耳当闻流水缓

夜吟不觉月光寒

漫漫长夜赴西去

且看旭日起东峦

我喜欢把他写的一些东西打下来,留给他以后看。在他小学时,写的一些东西就比较成熟,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太有个性的孩子,我现在不知该怎么办了?

杨永龙:孩子有个性是非常好的,但非常需要我们变换视角来对孩子进行积极方面的引导

蕊裕:我在努力,可有时有束手无策,我还很担心,万一哪一天儿子再一冲动,发生上次的事情,怎么办?我现在都有些焦虑了

杨永龙:我很理解,每件事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所以我们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变换到积极的角度上来引导孩子

蕊裕:杨老师,如果我儿子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杨永龙:呵呵,我这样的老师到处都有

蕊裕:呵呵,您太谦虚了,您这样的老师不是到处都有的

杨永龙:不是谦虚,的确是如此,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了解和发现罢了

蕊裕:我并不是说儿子老师不好,也很负责,只是感觉你这样专家型的老师,对孩子的引领真的会发挥很大作业

蕊裕:杨老师,打扰您了,以后有问题还是要跟您请教,谢谢您,杨老师。

跟您说说这两天感受,打扰您吗?您还记得我跟您谈过我儿子的事情吗?儿子回校后表现还可以,假期独自去外地上课,表现也不错

杨永龙:这很好,妈妈一定要多多发现儿子的优点,多多给予及时的表扬可定和鼓励

蕊裕:可是不知为什么,从外地回来后,一点小事情就对我大发脾气,对别人倒比较客气

杨永龙:那你是不是平常唠叨的比较多呢?

蕊裕:昨晚因我随口的一句话,他用力拍电脑,把显示屏拍坏了,还破口大骂。我比较注意的

杨永龙:你随口的一句话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说的呢?

蕊裕:当时我的感受绝望,任由他大发脾气,我一句话没说,他要用电脑,我说无线网卡上没钱了。他气愤前几天因操作不当书没拍成

杨永龙:他是在生你的气还是再生自己的气呢?

蕊裕:今天我除了叫他起床吃饭一句话也没再主动跟他说,生我的气啊,他认为书没拍成责任在我

杨永龙:是你操作不当,还是他操作不当呢?

蕊裕:其实我也不知什么原因没拍成,他认为是我,但即使是我的原因也不至于这样

杨永龙: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在儿子的地位上会是什么心理呢

蕊裕:我决不会那样,再说前几天我说帮他重拍,他忙着看影片没让

杨永龙:当时他的爸爸是不是在场呢?

蕊裕:不在,我今天一天心情不好,我一再问自己,难道是我上辈子欠他太多?我多次想问他:怎么能对自己亲妈骂得出口?

杨永龙:现在孩子的爸爸知道这件事儿了吗?这个问题有爸爸出面与孩子交流沟通比较恰当

蕊裕:知道又怎样?儿子根本不与他交流,我真不想再管他了,自生自灭吧

杨永龙:造成儿子与爸爸不交流的原因你反思过吗?

蕊裕:反思过,悔之晚矣

杨永龙:问题出在哪里呢?

蕊裕:我现在对儿子除了绝望,还有恨。说来话长,是当初我对他爸爸的态度,老公有些做法也欠妥,想彻底从心里将儿子放弃,但又很难

杨永龙:是啊,孩子是两个人的孩子,孩子的教育也需要父亲的严和母亲的慈的协调配合

蕊裕:难道我前世真欠他太多?

杨永龙:孩子的成长及需要规则性的要求和规范,也需要关系性的感动和感化,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

蕊裕:这些我都明白

杨永龙:这不是前世欠谁的,而是把严与慈、规则与关系的责任一人来挑而出现了偏狭的教育局面

蕊裕:我不知以后如何跟他相处

杨永龙:我的建议还是与孩子的爸爸协商和协调,在教育孩子之上分工合作的比较好

蕊裕:不好意思,杨老师,打扰了。今天真的心情糟透了。

杨永龙:其实我很理解你的心理和感受,不过你需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我们是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他的真正关心关注和关爱,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关心关爱,这些都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特别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需要引导他知晓的

蕊裕:谢谢,他明白的,有时说得很好的

杨永龙:明白是一回事,在管理上规范行为上强化是另一回事

蕊裕:有时我感觉他就是欺负我,前几天,他不舒服,电话里让我给他买药,口气生硬,买回后天己黑了,他看到我后,拿出一药盒让我去买药

杨永龙:对啊,这是不是我们平时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的培育问题呢

蕊裕:我后来知道那是他爸爸让儿子去帮他买药,我告诉儿子,我不去,要买自己去,否则就别买。他又问我药店在哪?我让他自己找,后来他真买回来了。

杨永龙: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就在忽然之间,男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高猛增、力气也变大了很多。在面对温柔或者暴躁的妈妈时,即使平时最乖巧的男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下,妈妈再也不能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了!因为这种想法的出现,男孩开始不拿妈妈的教育当回事,有时,他甚至还会故意与妈妈作对,向妈妈的权力挑战。当然,如果男孩的这一行为不断地得逞,他就会变得自傲自大,甚至是目无王法。

蕊裕:我需要好好静心想想了

杨永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父亲的权威让他保持清醒。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所以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在定规矩的时候是需要和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的,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有了规矩和规范的约束,以及爸爸的严格管理和要求,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你要知道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只有用规则和规范来约束,那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要把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孩子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爸爸来与孩子协商达成目标计划的,也是由爸爸与孩子协商定出规则和规矩的,一旦定出了规则和规矩,那么需要的就是按规矩和规则不折不扣的执行,同时制定好奖罚的规矩,爸爸在管理上要做到严厉和严格。所以爸爸要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与活动的规矩,并严格按规矩来行事才是关键。

蕊裕:您说得很对,谢谢您杨老师。

杨永龙: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我们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训斥甚至动用惩罚措施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你应该把我上面所说的好好领悟,好好消化

蕊裕:谢谢杨老师,我会认真思考您的话

孩子需要变换角度智慧的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