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
(2017-08-22 08:52:45)
标签:
考研自暴自弃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改变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辉瑞:杨老师,我把我的情况和您说一下吧,如果您有时间,请您帮我分析一下,谢谢!两年多前面对大学的不适应,我向您表达了我的困惑与迷茫,您给了我细心的指导,真的很感谢。这两年多我学会了慢慢成长、慢慢适应。如今,我马上就要毕业了,面对出路我选择了考研,目前看来,考上的可能性没有,不是我自暴自弃,只是最客观的评价,复习的很不全面,这回我又做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这也是我的症结所在,每次在考试或做事前,我都会把事情的计划做得很完善,可是实行起来却和自己的想法背离得太远,就拿这次考研来说,我的计划很详尽,但是现在看来所有的计划都没有实现,这导致我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感,甚至只要有考试我就想逃避,开始想别的出路别的事情,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是不是不适合学习,一系列的思想挣扎后,带来的是更深的挫败感、自卑感,我知道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里,我力图改变,我试过很多方法,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忙碌,还是无济于事,只会更空虚。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别人努力,我着急,嘴上说不在乎,其实是在掩饰我内心的慌乱。我不想一次次的失败,也不想听别人的安慰,我只想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的开心。
杨老师,我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我内心的慌张与混乱,只知道,我每天都在赶,赶学习的进度。看到别人学英语,我会赶紧学英语,看着别人考证,我会匆匆忙忙考证,我每天都很慌,生怕落下,可是结果是,别人该得到的是成绩和证书都得到了,我却一次次失败,到现在什么都没有,虽然有人和我说,其实你很好、很优秀,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会反问自己“我优秀在哪里?优秀从何而来”,这样的结果使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对我的夸奖,在我看来那就是一种安慰。这样的思想和生活失去了自我,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知道我擅长什么,不知道现在做的事对我来说意义在哪里,什么都不知道。。。我考研是因为我怕研究生以后会有很多,我怕自己会落下,但是如果让我读研我又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所以说服自己随便报了一个,我知道这样对自己很不负责,可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让我很恐惧,我怕自己的将来不如别人好,这样的思想负担让我很累,但是我不能和朋友说,因为说过后朋友给不了我想要的答案,这会让我更沮丧,所以想寻求您的帮助。万分的感谢。
面临的是考研,还有十天,我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因为准备的很不充分,我也知道,这回考不上了,我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考研这个决定,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只是别人再考,所以我也考,也许是因为想证明什么,证明自己很努力,但是,实际是,我根本不想学,我也不喜欢雪,只是怕别人的看法,怕别人觉得我不爱学习,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以至于我根本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很迷茫,所以在我看到别人努力学习时,我很很慌张,我怕落下,别人获得荣誉时,我也害怕,因为我没有获得,我不喜欢自己这样,所以我一直在告诉自己,别老关心别人,多看看自己。可是长时间的自我调节,我觉得我快崩溃了,我没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也没办法让自己一直努力,换句话说我没有毅力。
杨永龙:那你说活人是为谁而活的呢?
辉瑞:不知道,目前看来,不是在为自己。
杨永龙: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在活人,你说对吗?
辉瑞:应该对吧。
杨永龙:不是应该对,而是肯定对。
辉瑞:可是我觉得,只为自己活,太自私。
杨永龙:人家考研是为了他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你说对吧?人本来以及本质上就是自私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说自己是大公无私的,我认为肯定是骗子或忽悠者。
辉瑞:对!可是,不知道干什么的我,只知道跟着别人走。
杨永龙:活人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那你说自己干什么能获得幸福和快乐呢?
辉瑞:不太清楚,我觉得,大家和和气气,没有矛盾,就挺好的,我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干什么,能让自己快乐,所以才感到烦。
杨永龙:大家和和气气没有矛盾是一种享受,但你自己做什么更加幸福和快乐呢?
辉瑞:还是不知道。我一直以为,我喜欢艺术类的东西,可是学习了以后就觉得很麻烦,同时会产生一种挫败感,随后而来的就是自卑。
杨永龙: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寻找和发现。我当年喜欢人文哲学、心理学、美学、中医学等著作,我的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眼界,没有什么别的目的,自然就不会产生挫败感,由于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是按“五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神到。所谓眼到,眼睛要随着所念的东西专注的看,看得清楚明白;所谓口到就是用口读出来,读出每一个字的读音,即便是默读在心里也要用声读出来,甚至舌头嘴皮都要动一动;所谓心到,就是读书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老师讲课的神态,或文章所蕴含的景色等等;手到是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神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达到精气神专注,就是要动脑思索多问为什么举一反三,把握关键点。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口、眼、耳、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的,所以我感受到的是日常生活的充实。
辉瑞:我知道了,我也会试着这样想和这样做,谢谢您,有问题再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