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协调配合的
(2017-05-08 06:44:19)
标签:
教育育儿爸爸管理学习活动 |
分类: 教育学习 |
家长:您好杨老师,我有一个十三岁男孩子,昨天晚上发生一件事让我非常恼火,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永龙:你说说具体的情况。
家长:昨天下午我抽查英语单词,结果是20个错了10个,山东初中四年,现在上初三,下午他有事出去了,晚上我问错了这么多单词怎么办?他回答说没听见,想混过去的样子,他爸说错了每个写十遍,他不乐意了,这样磨了几分钟,我看他爸说话也不听,我训他几句,结果他挥拳打了我一拳,我很生气,后来他写了,但是不很情愿,临睡以前我同他谈了,他说他一时冲动,有60%的错误,40%是我击他的,早上情绪也是很低落,因为山东的中考比较难,整体有60%的升学率,不管学习不会出现这种事情,我该怎么办?他的成绩在班级能在十名左右,老师说这样下去在升中考的边缘,怎样能达到让他自己努力学习?
杨永龙:从你的叙述来看,平常是你在抓孩子的一切,对吗?
家长:我抓的多。
杨永龙: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把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
家长:好,我试试。
杨永龙:一般来讲我们建议让孩子的爸爸来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就是因为男人是规则性动物,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就在忽然之间,男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高猛增、力气也变大了很多。在面对温柔或者暴躁的妈妈时,即使平时最乖巧的男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下,妈妈再也不能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了!因为这种想法的出现,男孩开始不拿妈妈的教育当回事,有时,他甚至还会故意与妈妈作对,向妈妈的权力挑战。当然,如果男孩的这一行为不断地得逞,他就会变得自傲自大,甚至是目无王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父亲的权威让他保持清醒。
家长:很有道理。
杨永龙: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所以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当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他的身高和力气都超过了母亲,而且试图向母亲的权力挑战,母亲的管教似乎已经对他不起作用了。在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父亲给于约束的力量,并为其指引方向,所以在这一阶段,男孩是否会变“坏”,大部分原因要取决于父亲。
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
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家长:受益了杨老师,谢谢!
杨永龙: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我们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急眼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所以孩子的问题是妈妈的工作没有做好,更没有尽到妈妈该尽的责任,如果妈妈的工作做好了,该尽的责任也尽到了,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有了妈妈的欣赏、认可、肯定和表扬,那么就自然会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自信心激发出来了,学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家长:谢谢杨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