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出强迫思维症的困扰
(2017-03-16 06:17:35)分类: 强迫 |
天庆:杨老师,您好,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我还是无法从那个心理怪圈走出来,您那边还有没有好的方法介绍,我真得活得太痛苦了,谢谢您。
杨永龙:对于你的问题来说,说白了就是强迫思维症,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最好的就是森田疗法
天庆:我看过森田疗法,就是说“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我还是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
杨永龙:你彻底明白顺其自然了吗?
天庆:
杨永龙: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我们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天庆:我就想把那个细节回忆清楚,所以我想试一下催眠疗法,但我问过一位医生,他说做催眠也回忆不起以前模糊的事情的。
杨永龙: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自然现象就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必然会出现,这些念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杂念,其实你对的关注和回忆,这也属于杂念的范畴
天庆:是杂念。我感觉就是主要是当时那个没看清楚就被撕掉了,如果看清楚了就不会,我的症结在于脑子里有这样一种模糊的记忆,现在是总想去肯定这种记忆。
杨永龙:大脑产生杂念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的,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天庆:可是,我要怎样才能做到不理会它呢?就是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平时的工作也比较忙,可在忙碌的工作中我还是会去不自觉想它,没办法控制。现在也没办法找到那东西,又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我心里真的很纠结。
杨永龙:你的心里难受程度我非常理解
天庆:所以我忍不住地又向您求助。您如果能治好我这病,我真的很愿意在经济上报答您的。还有,您相信催眠真的能让人想起以前记不清的事情吗?做一次催眠费用多少?
杨永龙: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通过催眠是可以达到减缓或消除你的问题的目的的。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天庆:平时工作我也很努力去做了,生活中该做的事情我也做了,可我还是会一边工作、生活,又一边去想这事,我真得不知啥时我能不去想这个了,能彻底摆脱不去想。
杨永龙:对于你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症状。当然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这个问题给你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你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你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天庆:唉,我真不知怎样才能不去想!太痛苦了。
杨永龙: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接受它,不去抠它,让它自然好。但是我这种情况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控制不了不去想。
天庆:接受它,不去抠它,让它自然好。但是我这种情况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控制不了不去想。
杨永龙:对啊,但你是怎么做的呢?是不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你的问题是不是就这样被你自己紧紧地抠住了呢?
天庆:
杨永龙: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你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你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回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你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要做好顺其自然就必须结合为当所为,为所当为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此时此刻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都可能是你此时此刻该去做的事情。
天庆:生活工作我都努力去做了,但就是没办法控制不去想。嗯,我会努力去克服这种症状,哪一天我真的发觉自己克服了,我会告诉您,并送点礼物给您。
杨永龙:你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久而久之,你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中,因此强迫思维症就这样产生了。
天庆:是的,自己心理也明白。
杨永龙: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强迫思维的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此时此刻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之上去,并用自己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那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思维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天庆:嗯,您真的是一位很专业而且很热心肠的心理老师,但愿我以后能好起来,我从来不敢去医院找心理医生看,因为他们总是带着岐视的目光、很冷漠的对待病人,而且喜欢开很多药。像我这种心理病,吃药根本就不起作用。
杨永龙:你要接受自己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大脑功能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只有你完全地接受自己的症状了,把它当作你大脑功能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
天庆:嗯,我会努力按照您的方法去做。
杨永龙:举个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做到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心、不探究、不辩论,这样也就等于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天庆:嗯,言论极其精僻,您说的每一条方法都非常好,但愿我能够对照这些方法克服好这个病。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哪一天我克服了这个病,我会告诉您的。
杨永龙:我们头脑中出现的杂念的现象是正常的,指的是现象,而不是说的杂念的内容。杂念之所以是杂念,那里因为它的内容本身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肮脏的、恐怖的等等。所以如果你主动去想、去关注杂念内容的话,必然就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迫。而之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管,这是因为我们在头脑中出现杂念的现象是有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的,根本就用不着我们的意识去管的。它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的呼,自然地吸,杂念自然的出现了,自然也会消失。你用意识去管了,反倒是违背了它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所以面对症状,我们是不用去管它去想它的,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它就恢复了自然的规律: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失,最终你根本就意识不到它了。
天庆:我这个病差不多三年了,从撕掉那东西后的一个月内就有了这个症状。天天都在和这个病作心理斗争。
杨永龙:在这里我给你讲一个你非常熟悉的故事:从前有师父徒弟两个和尚正要过一条小河,当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有个妇女也想要过这条河,但是由于河水高度及腰,且又湍急,所以这个妇女很是为难。和尚师父二话没说,背着妇女就过河了。到了河那边,和尚师父放下了妇女,继续和徒弟赶路。但过了很久,和尚徒弟始终心中不安,问师父说男女有别,师父不该背哪个妇女过河,但这个师父却对徒弟说:“我在过河后就把那个妇女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没放下吗?”徒弟恍然大悟。
天庆:您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过去了终究是过去了,现在就不要再去想过去的事情。真正的放下它就是我目前难以做到的事情。
杨永龙:当然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讲放下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徒弟之所以放不下,烦恼不安,就是因为他违背了大自然运动而变化的自然规律,他为那妇女的问题停下了心的脚步,停在过去的那一刻,忘记了自己当下该做什么,所以才放不下的。你的情况是不是像这个和尚徒弟呢?
天庆:是的。
杨永龙: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你长时间都走不出痛苦呢,是痛苦本身不愿意离开你,还是你为了痛苦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忘却了你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让痛苦长存呢?
天庆:我心里也明白,不是症状揪着我不放,而是我揪着症状不放。但心里明白和实际行动是有很大差别的,总是会不知不觉去想。
杨永龙:所以,我们要做到不为痛苦停住脚步,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的意思就是不论我们烦恼与否,痛苦与否,我们要用毅力和意志力去做该做的事情。既要抱着即便烦恼痛苦,我也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尊崇了自然的规律,不为痛苦停住脚步,痛苦自然就会在我们前进的步伐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天庆:是的,我必须要用很大毅力去做到这一点。
杨永龙: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的问题的转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艰难与困惑,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在任何时候,你都要立刻让自己行动起来,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并学会创造和享受此时此刻生活中的乐趣。
天庆:自从有了这病后,觉得街上捡垃圾的阿姨、讨饭的人都比我活得快乐。
杨永龙:想要走出症状的状态没有那么难,你只需要毅力和意志力努力的推自己一把——立刻去行动,做自己该做事情,那么你就走出症状了。
天庆:
杨永龙:就比如我们肚子饿了,我们都知道只有吃饭才能填饱肚子,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那里说只有吃饭才能填饱肚子的道理,就能填饱肚子吗?答案是当然不能。要想真正填饱肚子,只有去行动,去找食物来吃。所以,要想走出强迫思维,也就像我们要填饱肚子一样,唯有行动行动再行动。
天庆:这个道理非常经典!真是太感谢您了。
杨永龙:你要改变你的问题,一开始肯定会出现非常不舒服甚至痛苦的,走出症状的这个过程与戒烟的过程是非常类似的,很多戒烟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刚开始戒烟的时候,那几天浑身都会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其实这就是停止习惯后,惯性反弹的表现,而很多人没有把烟彻底戒掉,也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这种不舒服,还有就是害怕这种不舒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实际上你只要坚持住了,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管和想这种不舒服,不久之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对于你来说根本不需要害怕一开始进行改变的症状加重的问题,根本也不需要你去担忧,你只需要坚持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那么症状必然会在你的坚持中自然减轻。
天庆:但愿如此,也就是说不管多痛苦,我都要接纳这种症头,去做生活中该做的事情。它会自己消失的,我等着这一天。
杨永龙: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你的症状在还没有发展成症状之前,一切的都是正常而自然的。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发展成症状了呢?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心动了。你在心里自以为是地警觉到:“为什么我会这样,我不该这样,这是不正常的”。而接着你就会在心里去压制或长时间地关注这些你所认为的不正常的东西,却不知道这样恰恰陷入了症状开端。而实际上,只要我们心不动(当然,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不动的)或者动了,不为心中所担忧的,所怀疑的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停留,去行动,继续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一切过了就过了,根本也就不会得所谓的强迫思维症了。
天庆:奇怪的是生活中我会有很多记不清、模糊两可的东西,但我都不会去想,就唯独想那个东西,也不是我在意这个人,我们都分手了,没有任何来往了。
杨永龙:这就像一个人在走夜路,当他走进一条漆黑的巷子时,他突然害怕自己是否会遇到鬼,于是心理就很紧张,实际上有这种想法和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遇到这样的情景都有可能会这么想,但你却认为自己不该出现这样的念头和焦虑的情绪,会认为自己出现了这些就是懦夫,于是就拼命地去压制。所以当你走出巷子后,也会反复地想自己为什么要出现害怕的心理,以及强烈地抵抗先前自己所出现的行为和情绪,结果,强迫症状也就在你的不停的“心动“中产生了。而实际上只要走过这条巷子,那么我们的焦虑情绪自然就会逐渐地减少,我们只需要去行动,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什么也不会发生。所以心动不如行动。
天庆:对的,心动不如行动,这句最朴实的话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杨永龙:你之所以始终都没有走出症状,有个最大原因就是你仍旧是在心动中,症状出来后,你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心里,想把症状想清楚,而实际上,如果症状是可以想清楚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根本不会有强迫症了。而对于森田的治疗方法,你也是一如既往地心动中,认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可以想出来的。以为可以通过在心中理解森田的真谛就可以治疗强迫了。而实际上,即便是你把森田的理论在心中是理解地如何深刻,也是没用的,因为森田的真谛是实践,而不是在心中理解。你只有行动了,那么你就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了,也才会在实践中体会中森田的真谛,所以心动不如行动!
天庆:我明白您的意思和苦心,我最需要的是要实际行动。我觉得这种强迫回忆的症状(带情绪性带意识的)比较难治,像那种反复洗手什么的,那个很容易克服,离开水笼头不洗就行了。
杨永龙:想要战胜强迫症,克服焦虑这一关是非常关键的,森田疗法讲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意思是说当焦虑来的时候,我们不去管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些焦虑自然就会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消失。道理很简单,但你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常常是举步为艰的。这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阻碍,一是你没有根本上明白为什么不去管焦虑,焦虑就会自然消失。二就是认为焦虑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会使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不去管焦虑,反倒会使焦虑下降和消失呢?这里有两个道理在里面,首先就是我们的情绪发展规律是一个发生——高潮——消失的过程,并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不需要我们人为控制的,焦虑来了,自然也会随之消失,就如同日升日落一样。而倘若你不接受焦虑,非要迅速的把焦虑克制下去,这就是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所以不但焦虑无法消失,并且只会越来越焦虑,因为你在对抗自然,就好比一个人只想要阳光明媚的白天,而不想要夜晚一样,结果必然是自讨苦吃,其实说到底,你之所以如此焦虑,并不是焦虑不愿意离开你,而是你死抓住焦虑不放。所以,只要你放开手,不去管焦虑,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焦虑自然也就会走完它的程序,如同流水一般消失了。
天庆:也就是说接纳症状,做好自己当前应该做的事情。
杨永龙:自然之中有一个物极必反的原理,意思就是说当某件事物到达它的顶点,突破某种临界之后,事物就会朝与原先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原理来源于我国的老庄思想,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是完全正确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认为当我们的速度达到光速的顶点后,时间就会倒流,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焦虑来的时候,我们不去管它,当焦虑到达顶点之后,它是自然就会下降和消失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焦虑是一种对郁结在内心中的能量的释放,你不去管它,那么这种能量就能畅通无阻地完全释放出来,释放完了,焦虑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反倒是你自作聪明地去管它,却是阻碍了它的释放,结果必然是一直焦虑。所以面对焦虑,我们完全可以不去管它,带着焦虑继续去做其它该做的事情,焦虑自然就会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消失。
天庆:难就难在怎样才能不去管它?唯有实际行动。
杨永龙:在实施森田疗法的过程中,焦虑是并不会立刻就会消失的,消失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并且一段时间后可能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你对我多次说过:焦虑太痛苦了,使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天庆: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
杨永龙:在这里我要问你:谁说焦虑了,我们就不能做事情了,这是你自己的自我设限,是错误的认识,科学的研究证明,适当的焦虑可以使大脑兴奋,使注意力集中,反倒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以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抗焦虑上,所以做事情时心不在焉,当然就做不好事情。
天庆:是的,我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抗症状上。
杨永龙:你对目前的问题害怕,也就是焦虑,而这么多年来你都焦虑过来了,你还怕什么呢?彻底地放弃控制你的焦虑吧,做你该做的事情,这样你的焦虑才会消失,即便真的不消失,也不过是再焦虑罢了,但只要你坚持不管,焦虑是一定会消失的,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天庆:嗯,我会努力按您的方法去行动。
杨永龙:当你感到非常焦虑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天庆:嗯,这个方法挺好的,具有实操性。非常非常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