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贴近孩子的事例来引导教育孩子

(2017-03-09 05:13:56)
标签:

教育

育儿

事例

自残

宣泄

分类: 教育学习

徽茹:杨老师,您好,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验,所以导致这样不利的局面对于孩子,我要努力作的事情归纳几点:1、人生的意义 2、用具体事例告诉她父亲对她的爱很深,也借爱人之口表达母亲的爱  3、爱抚她的后脑勺、小手、脸庞;理解她,聆听她在学校的事情,多肯定她  4、我小时候上学处理同学矛盾的事与其分享或者我工作中遇到的人际难题,让她帮我出出主意。5、找人物传记比如爱因斯坦传,一起读比如……我才明白自己有很多功课要补,我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但对于这门功课我没有太多的了解。有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学呢,老师?

杨永龙:把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孩子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爸爸来与孩子协商达成目标计划的,也是由爸爸与孩子协商定出规则和规矩的,一旦定出了规则和规矩,那么需要的就是按规矩和规则不折不扣的执行,同时制定好奖罚的规矩,爸爸在管理上要做到严厉和严格。你要知道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只有用规则和规范来约束,那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爸爸要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与活动的规矩,并严格按规矩来行事才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就在忽然之间,男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高猛增、力气也变大了很多。在面对温柔或者暴躁的妈妈时,即使平时最乖巧的男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下,妈妈再也不能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了!因为这种想法的出现,男孩开始不拿妈妈的教育当回事,有时,他甚至还会故意与妈妈作对,向妈妈的权力挑战。当然,如果男孩的这一行为不断地得逞,他就会变得自傲自大,甚至是目无王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父亲的权威让他保持清醒。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所以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在定规矩的时候是需要和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的,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有了规矩和规范的约束,以及爸爸的严格管理和要求,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我们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训斥甚至动用惩罚措施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

所以我说要让爸爸用规矩和规范来要就与约束,是严厉和严格,是赏罚分明,只要每周他的爸爸跟他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每天做多少,完成了给予表扬和奖励,完不成给予批评和惩罚,说到做到绝不姑息,那么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徽茹:杨老师,谢谢你的指导,我在耐心培养女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难题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徽茹:谢谢杨老师,有你指点迷津真好,女儿与父母之间无话不谈,学习也逐步提升。 我女儿这两个月在班级光荣榜,我请她吃饭。

又一次打扰你。周末又发现宝贝左胳膊上有手指掐的印子。我很关心地问她,她稍停顿了一下,对我说是与同学抢跳绳时弄的。我的答案是:宝贝自己掐自己的,但我还需要去证实,后来我两散步时,我问她:宝贝向妈妈撒谎一般是怕妈妈骂或不想妈妈担心对吗?她点点头。我继续说“其实你感受到妈妈很爱你,所以不想伤害妈妈,你是爱妈妈的,对吗?”她:“嗯”,就这么慢慢用心聊着,才知道同学误会她了,她一激动,一生气就伤害了自己,我真的无语,杨老师

杨永龙:嗯,可以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过你可以借此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误会,以及自我伤害的不可取性

徽茹:对于别人的误会我的引导是这样的: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走入社会参加工作,还是退休的老爷爷奶奶们,都会遇到被人误会,被误会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要想将来能成有用之才,一定要有气量,要冷静地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哪方面容易让同学误会,找出原因后,找机会平和地向同学解释一下。

杨永龙:最好是举孩子贴近孩子的实际的例子,也是孩子能理解且认同的例子,这样孩子就会得到更加深刻的领悟

徽茹:杨老师,这方面我没有例子。

杨永龙:其实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家里我们打东西放在了某个地方,过了几天后没有找到,就说是孩子或孩子的爸爸动了自己的东西,结果后来东西找着了,发现原来是自己忘了,别人并没有动自己的东西

徽茹:对

杨永龙:你还可以根据孩子们在学校课堂上的的情况来编具体的实例

徽茹:杨老师,教导孩子如何处理被误会有下面几条,你看对不对:一、先冷静;二、尽量找出被误会原因;三、往后注意这方面,减少误会;四,如果双方交往还可以,也可以随口提一下被误会的事情。

杨永龙:嗯,很好

徽茹:其实,近两个月时间,宝贝也提到过有些事情被同学或老师误会。她按照以下步骤处理得不错,可是这一次还是没有冷静下来。

杨永龙:孩子是在自身错误、挫折、困难、障碍和碰壁的实践经历和历练中不断得到成长的,孩子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们才能引导孩子明白误会以及被误会的处理方式方法,同时也在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中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

徽茹:是。宝贝以伤害自己的方式,目的是什么我也曾问过她:掐伤自己后,是不是同学就不误会你,或者向你道歉了?或者同学会尊重你了?她说:没有。

杨永龙:宣泄愤怒和郁闷也有向别人展示自己被误会了的成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有入口就一定存在着出口。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的内心进入了不良的情绪,如果不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把它宣泄出去,经过一定的积累肯定会造成心理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的方式方法。到我的博客去好好学习一下《教孩子学会发泄》《儿子落榜后不出家门怎么办》《“父母皆祸害”——孩子们的心声表达的真谛是什么》。

徽茹:谢谢您,杨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以贴近孩子的事例来引导教育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