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身上都有同性恋的种子

(2017-01-18 07:46:36)
标签:

想法

念头

杂念

同性恋

强迫思维

分类: 强迫

杨老师:

您好!在网上看到您的博客真的是受益匪浅,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我的这封信,因为我想肯定会有很多人是需要您的帮助的。

我是一名大四的毕业生,跟您博客上的那个大四女生一样的,老是为自己有没有同性恋倾向而困惑,我之前也做过心理疏导,那位老师也很好,我也明白了,我是很正常的,只是情绪困境而已。呵呵~~其实,我有时候还有些话没说完,但是心理咨询真的好贵啊,我根本支付不起,一次就要300,那位老师也很照顾我,每次都会延长时间,但是我还是花了不少钱,当然这是应该的。呵呵~~

我这次冒昧地写信给您主要是一是确认我的想法,二是对您的一些文字不是很理解。

我的家庭很传统,小时候有接吻的戏啊,家长都会说闭眼,这是流氓的!哈哈~~我想中国很多家庭都是如此吧。所以我一看到女的穿的很SEXY就会觉得这是流氓的。后来,我也不知道是看了什么电影是男女亲密的戏,两个主角穿的很是暴露的,后来就有了性冲动,就会手淫,当然等到我长大了,妈妈就告诉我要适可而止,我对这个倒没什么心理负担。后来,我一看到电视上的女性穿得暴露的话,我马上就觉得这是流氓的,但是,马上还要会有一个念头就是:我可以把她当成性幻想的素材,加一个男主人公,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样就会有性冲动,就会有性快感。后来时间长了,我在电视上看见那种很SEXY的镜头就会又性冲动,会想手淫。但是只限于电视上,日常生活就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我觉得这是您说的习惯性行为对吗?用我的话就是条件反射。呵呵至少我心里是这么坚定地认为的。

上面是其一,其二的话,则要说到20103月份了,我当时在准备考研,因为我在高三有过一次类似强迫症的经历,那时候是因为看广告的时候不经意留意到了男主角的裆部,我当时觉得自己怎么能那么看,觉得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别的孩子就不会这么想,老是这么反复想,反复验证,成绩下滑的也很厉害,后来跟我妈妈说了,她说这是很正常的,别人看了就一带而过,我却耿耿于怀了,后来我和妈妈一起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办法一起加油,走了出来,哈哈~~后来一切很顺利,但是这件事我却一直记得,大学四年我哈皮的很,因为我生性乐天,但是却很胆小,呵呵~~一直到了大四快考研了,我高考考的是省重点大学,我真的很想再好好努力一回,所以很重视这次考研,我怕再会分神,发生像高三一样的事情,越害怕这样,我反而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意思就是我害怕分心,但却抑制不住地找事儿来分心,终于,在有一次上网的时候看见一则“娱乐圈爆料”,说这个是同性恋,那个也是,那个又怎么样。我是追星族,所以我一直把他们当偶像,是完美无缺的,而且给那篇文章说的好像同性恋是那么普遍,我就怀疑自己不会也是吧。然后和您的那个大四女生的案例一样,不停地试验,验证,恶心到了,再试验。因为我接受过心理疏导,这其中就不跟您多说了,事实证明,我跟那个大四女生那个一样,是个正常的异性恋者,只不过是情绪困境~消除了他就好了!!阿吼吼~~~~~我只是对您的文字有些不明白,呵呵。恕我愚笨,您,一会说每个人都有双性恋倾向,一会又说这个女生是正常的异性恋者,跟同性恋倾向根本扯不到边,一会又说青春期有什么“精神同性恋倾向”。为什么一下每个人都有,一下又挨不着边啊?——我想您说的每个人都有双性恋倾向是不是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同性恋的种子,就像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癌细胞一样,这没什么。还请杨老师指导!!O(_)O哈哈~我现在面对着研究生复试和省考,我很想静心好好看书,还请杨老师指导!!在此谢过!

这位同学:

您好!首先我给你解释一下“每个人都有双性恋倾向”,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每个人在青春期性心理发育定型之前都有同性恋的潜质(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在这一阶段性别角色就像是一个标尺的左右两端——同性恋←→异性恋——的某个部位来回移动着,一旦性心理发育成型,这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高到了一定的时候不再长高一样,是什么样的性心理,基本就定型了。就拿种子来做比喻,青春期的性心理形成是不同的种子,这种子受环境、经历、甚至DNA的影响而成型,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自然也就泾渭分明了。

你说“我一看到电视上的女性穿得暴露的话,我马上就觉得这是流氓的,但是,马上还要会有一个念头就是:我可以把她当成性幻想的素材,加一个男主人公,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样就会有性冲动,就会有性快感……用我的话就是条件反射”,这一点我很认同。

关于你说“类似强迫症的经历”,其实你当时的情况以及后来的分心、怀疑自己是同性恋,从科学名词上来讲它就是强迫症。强迫症是我们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并进入恶性循环。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既然你的分心以及遇到某些情境之下出现怀疑自己是同性恋的念头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一种就像对待刮过来的风一样的态度,对其不管不顾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并尽力地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好。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分心或想法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分心或想法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现在你要考研了,你想更加安静的学习,所以你有开始关注分心对你的影响了,所以分心也就开始了打扰你的旅程。针对这种情况,你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对分心的关注,而且也是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当前所做的事情之中,在学习上来说就是没有发狠。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如何才能够产生狠劲?就是坚持学习,分心影响你学习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坚持学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坚持学习!实在确实真的坚持不下去了,还是坚持学习!在你不断坚持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感到一种一定要学习好的力量产生,另一方面影响你的那些东西也不见了踪影,狠劲就产生了。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首先,谢谢您,杨老师您这么快就回复了,我真是没想到呢,谢谢您的解答。偶比较愚笨哈,我想问的是在定型之前,也就是小时候,我们的性取向又是什么呢?不可能变来变去的吧?谢谢老师的解答:)。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我还在等复试的通知,希望有好的结果哦,无论怎样,我知道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相信,学会坚持!谢谢老师,等待老师的回复。

这位同学:

您好!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是个人的观点,自然也就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没有强加于别人的意思。你看到两个箭头中间空的那个位置了吗,在我们初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确定是绝对的同性恋者或者是绝对的异性恋者,而是两种倾向性都可能存在。人是情感性动物,也是习惯性动物,更是学习性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性心理发育定型之前)的由于角色榜样、青春期激素、学龄前游戏、幻想和梦以及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遭遇或经历、知识学习的影响等等,都有可能使我们向正向或者逆向移动的倾向,这并不等于你所说的向两个极端来回变来变去。我只是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所谈的,至于遗传物质、激素水平方面的研究,这是相关专业的科学家所做的事,目前在这个方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阿陆:其实我这几天情绪已经好多了,就是有一些疑问像请教一下杨老师,首先是您在给我的回复中“我要说的是这是个人的观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哇

杨永龙:因为对于同性恋这个问题是有具体的专家在研究,所以众说纷纭,所以我自然说是个人的观点了

阿陆:那我冒昧地问一句哈,你说的这个众说纷纭,那你说的是符合科学的么,这众说纷纭那岂不是有很多种答案,那从别的说法上说我们一般人能说是什么同性恋啊什么的么?如果这样的话,还有什么科学呢?不好意思啊老师我没有其他的意思真的只是我自己的迷惑

杨永龙:我不想顺着你的提问继续下去,因为这样的问答是毫无意义的

阿陆:额,老师你的意思是?对不起啊,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你别误会

杨永龙:你不是有心理医生给你具体调节吗

阿陆:我没有那么多钱来付,而且我就这个心结没打开我有点不明白。老师希望你帮助我,你说我那个问题毫无意义是什么意思啊,因为我不懂这块,所以问的问题也许会很蠢希,望老师不要怪呐

杨永龙:关键的说你的情况,让我们共同分析,而不是纠缠在那么无意义的名词解释之中

阿陆:哦,我知道了我错了,我现在好像就是陷在了文字游戏中,喜欢抠别人的字眼,对不起。我现在的问题就是好像习惯了被这种情绪或者说一件什么事困扰着心情

杨永龙:是啊,我最烦的就是文字游戏

阿陆:额。撞枪口上了,我错了。但是我现在就是陷进了这样的泥沼才这样的,请老师原谅呐

杨永龙:从你所述的情况看,你觉得自己是同性恋吗

阿陆:额,这一点我很确定:不是。老师你看我的情况你觉得呢?

杨永龙:既然不是,那你纠缠于其中是不是想法和念头呢

阿陆:,是的。我是纠缠于我每个冒出的念头,不管合理或是不合理,是这样的。所以我才会抠你的字眼,错了

杨永龙:你说你是心的主人还是心是你的主人呢

阿陆:应该是,这个,我是心的主人

杨永龙:既然你是心的主人,那么就说明你主宰着心,心是为你服务的

阿陆:,是的。那我觉得比如在我看书的时候,我会很怕会有什么使我分心,那我应该怎么调节呢?

杨永龙:你觉得自己不是同性恋,那么心能不能把你想成同性恋呢

阿陆:额,当然不能吧

杨永龙:你要走的是异性恋之路,心它想是不是闲想呢

阿陆:是闲想ˍˇ),那我应该怎么调节我自己,让我不用再纠结于无聊的文字游戏呢

杨永龙:你好好的反思一下,你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会事呢?是不是每当自己的心里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你就把它当真了呢?是不是反复地想,反复地担忧,时时刻刻都在谨防自己的心再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阿陆:是的。又被你说中了,那我应该怎么调节呢,我现在在准备研究生复试,我想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

杨永龙:从这里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和心的关系是奴隶和主人的关系吗?心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还必恭必敬、战战兢兢、唯命是从的去做什么,你越是这样,心就会越加变本加厉的折磨着你

阿陆:啊,是的,是的,一点没错,你说的很对,好厉害啊

杨永龙:这就是你把主宰的权利交给了心,放弃了自己主宰心的权利。

阿陆:那我应该怎么调节呢,我现在在准备研究生复试,我想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不想让父母失望了。,是的,我也觉得我的性格很软,用北方话是不是很肉啊呵呵

杨永龙:现在你要做心的主人,就要回头回到最初的起点,在回头的过程中,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心还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阻碍你,所以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行。这个正确的方法就是了解心的运动规律和本质,顺其自然,对所谓的阻碍不问不闻,一心一意去做你该做、想做的事情,用行动去追求你要的幸福生活就行了

阿陆:,我现在很奢望欧文以前就是最初的起点的生活,好想回到过去。

杨永龙:心的本质就是不断闪现乱七八糟的念头,而且这些念头与我们这个主人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乱七八糟闪现的,对我们这个主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你就应该不问不闻,一心一意去做你该做、想做的事情,用行动去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东西

阿陆:嗯,明白了,既然是毫无意义的,就不必再深究,而应该是一带而过,就当是刮来了一阵风,吹过去就好了,是吗?

杨永龙:的确是这样,非常正确。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坦然的面对心的那些想法、念头和情绪,对其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到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走出困境。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拿出破釜沉舟,坚持到底的勇气对其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到的事情。

阿陆:那你觉得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是焦虑?还是什么呢?

杨永龙:知道了问题的本质,就没有必要去知道那些所谓的科学名词了

阿陆:,我就是很缺少这样的勇气啊,唉(╯▽╰)╭。哦,好的,好的。那我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好好做我自己的事是么?那老师你看了我的描述,你对我的性取向的判断是怎么样的捏?

杨永龙:对于心来说有想法、有杂念本来就是正常的,本来它是会自行消失的,不去管它就行了,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么你也就在不关注和不理睬,做该做的事情之中走出来了。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扔在那里,它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我有我要做的事情,我是来做要做我所做的事情的,当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行为,那么一切的困扰也就再不会让我们心烦意乱了。

阿陆:哦,明白了,哈哈,那老师你看了我的描述后,你是怎么判断我的呢?或者说,诊断?

杨永龙:关于性取向的问题你已经确定了,那么这就是我认为的

阿陆:嘿嘿,这点俺还是很确定的,就是如你所说的我总是在这样的一个弯里绕不出来

杨永龙:所以我说你做了心的奴隶,迷失了自我

阿陆:哦这样挖~~那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做好自己的事那我就会回到以前的是么?只要我不断努力

杨永龙:是啊假设你是男人,我是你的心,我天天想着你是女人,那你说你能变成女人吗?

阿陆:这好像有点困难。呵呵

杨永龙:这不就结了嘛!

阿陆:所以你的意思就是想法只是想法现实是现实,有想法并没什么,现实才是最重要的

杨永龙:是啊,是我决定心,心是为我服务的

阿陆:,谢谢老师的指教啊,对于一开始就冒犯到了老师,哈哈,真是不好意思啊,当时我是陷进去了,还请老师多多谅解

杨永龙:没关系,不给你当头棒喝的话,你是不会惊醒的!

阿陆:是的,那真是当头一棒,嘿嘿,我才知道那是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是我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怎么想就怎么觉得是事实。不是就是不是~~没有什么好想的,哈哈

杨永龙: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

阿陆:,不管它就会平息了(╯▽╰)

杨永龙:当然为了能让“根本不去管”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阿陆:,明白了。今天谢谢老师啦,希望我毕业能有好的结果,哈哈,有好消息我会告诉老师的,呵呵

杨永龙:对于你的学习,我要说的是学习“狠”为先,如果你不够狠,你就无法坚持学习下去。怎样才能获得狠劲呢?就是对所有影响你的东东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用意志和毅力坚持学习!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继续坚持学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是坚持学习!实在确实真的坚持不下去了,还是坚持学习!在你不断坚持的过程中那些影响你的东东就会自觉无趣而退缩了,同时你也感到有一种一定要学习好的力量产生,这时候狠劲就产生了。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长跑的例子,我们参加过长跑的人都知道,当跑到某一段距离时,我们会呼吸困难、全身感觉无力,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跑过这段距离时,我们的呼吸以及全身也就会逐渐变得顺畅和轻松起来。我们把“呼吸困难、全身感觉无力”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极限,在长跑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以继续坚持去打破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有一点松懈,这就是我所说的“狠劲”。也就是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

阿陆:哟西,我明白了,我就是不狠啊,被心耍来耍去的真的受够了。,今天谢谢老师哈,希望我能带来捷报,哈哈,你真是好人哇

杨永龙:祝你成功

阿陆:谢谢老师了,再次谢谢你!

老师,您好,我又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我在百度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话——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性倾向是个程度渐进的连续概念(有如肤色),每个人的性倾向位于从“只对异性感兴趣”到“只对同性感兴趣”之间的某个位置。通常,性倾向被归为三类:异性恋(对异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同性恋(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双性恋(对两性均能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此外,亦有无性恋的概念(对两性均无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以前看过您的博文,也跟您交流过。这里的“感兴趣”并不意味着性吸引吧?我们很多人处在这个游标尺的中间的某个位置的话,是不是就是您说的,有双性恋倾向的行为。这就是它说的“感兴趣”嘛?但是正如您说过的,有这些双性恋倾向行为并不意味着就是双性恋或同性恋?是这样的吗?谢谢老师

杨永龙:嗯,是的

阿陆:啊,跟着老师能学习很多哇( o )

杨永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我们都是在前人的经验、自己的实践以及向周围的人们在学习着

阿陆:还有一个问题还要麻烦下老师,麻烦等一下哈——根据由阿尔弗烈德·查尔斯·金赛做的两份具有争议性的研究《男性性行为》(1948年)和《女性性行为》(1953年),当被问及对自己从一个连续的从绝对异性恋到绝对同性恋的性谱中为自己的评分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综合分析后表明,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性恋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对两性都有好感,但是通常是偏向其中一方。根据金赛的报告,指用少数一些人(5%-10%)可以认为是完全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相反的,只有更少的一些人可以被认为是完全的“双性恋”。就是这段话额,他说的“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双性恋” 意思也是说,我们虽然对同性感兴趣,但这种感兴趣或双性恋倾向的行为并不是基于性吸引——是这个意思嘛?谢谢老师啦

杨永龙:绝对的异性恋或绝对的同性恋的分布是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曲线的

阿陆:额?好专业的词汇啊,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的对吗?

杨永龙:你说的很正确

阿陆:果然跟着老师能学到很多啊!您说的那个游标尺我好像明白一点儿了,呵呵

杨永龙:如果你学习了统计学的话,那么这个词汇就非常简单了

阿陆:所以说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异性恋~就是只对异性产生性吸引咯?

杨永龙:好像在新课程标准高中的的数学科目中已经引入了统计学的内容

阿陆:额,我数学最烂了,哈哈哈哈

杨永龙:一般来讲是这样的

阿陆:?老师这句话是啥意思捏?

杨永龙:在正态的分布的绝大对数是异性之间的性吸引,绝大多数

阿陆:还是很专业捏,哈哈哈哈,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只对异性有性吸引呗,哈哈,简单点的话 就是这个意思吧?

杨永龙:嗯,是的

阿陆:数学不好到哪都不行啊。哈哈哈哈,再问个问题哈,嘿嘿,老师您觉得一个女孩子找男朋友的话,最需要看重那个男生神马捏?

杨永龙:那我问你人生什么是最主要的呢?

阿陆:开心,O(_)O

杨永龙:开心包含在什么之中呢?

阿陆:包含在……额

杨永龙:难道不是过日子吗?

阿陆:哈哈,是的

杨永龙:既然是过日子,那么你说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阿陆:在一起开心啦,哈哈

杨永龙:是不是和谐和睦的共同追求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呢

阿陆:嗯嗯,是的

杨永龙:那不就解决你的问题了吗

阿陆:这就是过日子的官方说法嘛,哈哈,嗯嗯,哈哈,谢谢老师

每个人身上都有同性恋的种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