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我怎么才能为自己活人
(2016-11-24 05:56:05)
标签:
自己第一位活人工作理想 |
瑰丽:杨老师您好,关注您的博客很久了,终于鼓起勇气,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其实是衣食无忧的,但气氛很压抑,爸爸脾气暴躁,感觉看不到所有人的付出,动不动不高兴了就骂人,骂我和姐姐也就罢了,但是他骂妈妈才是经常的,说脏话,骂妈妈是“猪脑子”,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没有关心过,现在退休了,有了外孙,感觉好多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爱好——炒股,性情真的变了很多;从小到大,老妈管得我事无巨细,她是控制型的母亲,少表扬、少鼓励、多批评、多挑剔,比如看电视问题,她不想让你看了,就会把天线拔掉,对待姐姐这样,对待我亦是如此。又一次印象特别深,当时姐姐已经中专毕业了,我还在上学,姐姐看电视,我也去看了一会儿,具体什么原因忘了,反正是因为妈妈让姐姐关电视姐姐不关,就拿起鞋底子朝姐姐的脑袋打去,我当时就懵了,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我就是罪魁祸首似的。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让我从小就敏感、自卑、追求完美,一件事情做的不好就觉得对不起任何人。我从小学习就特别好,每次错一道题我就觉得丢人,考的不好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要踌躇很久,进去老师还没说话我就眼泪掉下来了。当时买了知心姐姐卢勤、作家刘墉的书给老妈看,她说她眼睛花了看不了,而且这么大岁数也不可能改变了。后来初三时候闹了次叛逆期,也以最终我的妥协告终。重点高中没有考上,老妈帮我办了私立的,当时也不知哪来了鼓劲,想改变自己,就开始努力了,并以“高考移民”的身份考上了本科,父母帮我选了专业。
进入大学,参与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活动,自己的性格确实开朗了许多,最终,我还是觉得自己治标没治本,我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当时当班干部是因为老妈让我优秀的表哥带话来,要竞选锻炼自己,后来受不了学生会之间的勾心斗角,退出了。后来痴迷上了心理学,开始疯狂阅读有关书籍,周正、张怡筠、《心理访谈》栏目等等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的,我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我跟老妈说要考心理学的研究生,老妈听了后激动万分,说这是个什么专业,神经病才学呢,学了后你说你干什么工作,我想帮你安排都安排不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还找我各类长辈亲戚劝说我。我承认我很懦弱,我觉得没人理解我,在抗衡了很短的时间后,我妥协了,我放弃了。
就这样,我后面的两年,除了期末时为了争夺奖学金而熬夜奋战外,我真的感觉我是浑浑噩噩过了后面的日子。我觉得我是在逃避,但我觉得这样才安全。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毕业了马上要面对就业,老妈很急,托叔叔给我安排了旅行社的一个会计工作,但我对自己本专业金融和财会之类的真的没有兴趣,当时反叛的心态又出来了,去的话难以忍受,不去老爸老妈的面子没处搁,老爸更骂的我一无是处,说我永远幸福不了,最后男友把我从苦海救了出来,说让我去呆一阵,让老爸老妈能说过去,然后说自己不太适合,就可以脱身了,我听从了,我屈服了。有时我也觉得自己很不知足,有些人想让爸妈安排工作都没这个关系,可我呆在那的时候真的难受,每个毛孔都难受,该学习的我也学习,但每天就是度日如年,最终,我又逃了。
真正毕业了,我再也没有学校有事的借口,老妈又开始为我工作的事发愁。老师,我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的理想是想做一名家庭主妇,但不代表闭塞的脱离社会的那种,而是有想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社交圈等等的那种,但这话说出来又遭到了所有人反对,老妈说你现在是没结婚,结婚后没工作婆婆看不起,老公易变心,有一天出事了你还能干什么,家里因为我这个想法又把我否定教育了半天,男友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是勤劳付出支撑家庭的那种,听说这事也不理解,男友在他们的影响下脾气也不好了,让我本来内向谨小慎微的我不知该如何向他们解释,我开始沉默,遇到事情就沉默,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与他们任何人的联系,我觉得没人理解我。但我扪心自问,从小到大被控制了那么多年,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能做到吗?我想要是什么,就是简简单单,幸福健康快乐,但看似简单却是为最难。
逃避似的享受了短暂的“幸福”生活,终于,老妈又帮我找了一个银行实习的事,我逼着自己去了,就算是让老妈能给人有个交代,而且也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跟那老总聊天时,我差点睡着了,我真的不想走神,但看着他的眼睛,我的脑子就不知飘到哪去了,那个老总给我讲了很多在银行压力忍辱负重和优势的地方,但他的优势一点吸引不到我,我呆了一上午, 出了大门第一个感觉就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又是所有人的反对,“银行你都不想去了你想干嘛?”等等等等。
由于对心理的兴趣,在此之前,我尝试过去一个心理网站报名培训,咨询后感觉失望,它名义的培训实际是培训“小蜜”的,我觉得那个网站是正规的啊,为什么会做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后来无意间接触到婚礼策划这个领域,很想尝试,我查了很多资料,知道了这个行业美好面纱下的样子,节假日往往是最忙之时,服务行业也难免受气,但我想象到婚纱花朵新人的笑脸,又开始美好憧憬想去尝试,但自我否定自我纠结犹豫不决的惯性让我一直没有迈出那一步。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怎么做选择》,总之一句话,做你想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人。可是每当我刚刚自我肯定,告诉我自己,我要做这样的人时,否定的声音让我立马怀疑自己,我或许真的不行。我真的不知足,所有人想去的单位我却不稀罕,我为什么感觉自己是个罪人,让身边所有人不解,为我担心为我忧?我知道我应该自信起来,但您让我说缺点我可以说一箩筐,说优点我就是想不出来。
在压力下否定中我想去婚庆公司实习,没敢告诉任何人,因为所有人都会告诉我:你这样的决定是不理智不现实,是理想化,你会后悔的,银行实习的事你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老师,恳求您的帮助,我该怎么办?我再追加点自己的啰嗦想法。老妈说这是她能求的唯一的人了,如果这次不去,就不会有机会了,男朋友也开始发飙了,说我到底想怎么样,这么好的单位我还要什么,老师,我刚才想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该怎样做选择,所有人都说我错了,我却还是现在里面出不来,我想不明白,我总是纠结来纠结去,我只知道我想简单快乐幸福,我却不知道怎么做选择,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婚礼策划找个小公司应该可以先锻炼着,可一切如果不成功,我就更对不起任何人了,我现在已经开始怨恨自己了,不管什么工作,我觉得只要我说服自己接受他们的好意的安排,似乎一切都会海阔天空了,我错了吗,我是不是已经形成一种心理,只要是别人帮我安排的我就无法接受,而我其实厌恶的不是这工作本身?我怀疑,我迷茫,我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做呢,老师。
杨永龙:前面你说自己想做一个家庭主妇?
瑰丽:嗯,是的。
杨永龙:做一个家庭主妇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有个前提条件。
瑰丽:是物质条件吗?
杨永龙: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丈夫有足够的收入能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与生存的需要,而且丈夫也乐意让你做这个家庭主妇,如果这个前提条件达到了,那么做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也是成功的。
瑰丽:刚开始他是不反对的,而且他是在银行工作,收入也可以,基本的生存需求肯定能满足,但是,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还有一个弟弟,以后弟弟也要结婚买房什么的,所以他的未来负担压力是有的,而且我这个想法除了他的不反对外,所有人都在反对,我感觉自己就是个众矢之的,他也开始抱怨了,我上网看过很多文章,关于这个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现在,可以说我是孤军奋战,这个愿望无法实现,坚持就是自作自受下去而已了。
杨永龙:呵呵,我是老大,我非常理解你丈夫所背负的责任之下的巨大压力,其实这些也属于基本生活和基本生存的需要,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随着发展而发展的,你的这个愿望是可以运用延迟的方式来满足。
瑰丽:嗯,听您这样讲话我感觉舒服多了,所有关爱我的人只会营造一个压抑的氛围让我无法呼吸,我觉得自己的负向思维模式就是从小因为这个环境影响,而我脱离不了这个环境,感觉一直恶性循环下去,不骂您说,我高考那年,也是家里最压抑的那年,姐姐闹离婚,老爸只会骂人,老妈准备好武力抗战,老姐终日哭泣,很多这样的场景我都类似经历过,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了,我曾试图改变过他们,比如情人节怂恿老妈给老爸买朵花,劝说老爸要理解老妈之类的,但那真是很久以前了,现在我感觉跟这些爱我的人我爱的人之间有很深的一条沟,无法逾越,他们只知道否定我,逼我,不按他们设定的路就会一辈子后悔,说我永远不会幸福,我无法净化这些语言,我觉得自己现在陷入了一个井里出不来似的。
杨永龙:你听说过“活人为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主宰”这些话吗?过去在小的时候,我们的基本生存是需要靠别人的,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让自己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了,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活人,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了。
瑰丽:遵循内心的选择让周围的亲人怀疑、不解、担心、忧虑也要坚持为自己吗?
杨永龙: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当然是有条件的。
杨永龙:这个条件就是首先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与生存的需要,只有在这个条件满足的前提之下,我们说话做事才能有底气,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那么就等于我们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瑰丽:我突然感觉我做人是不是太死板了,比如做某个选择明明知道要遭到反对还不如不告诉他们,等到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再告诉他们,到时他们再说什么我也不会在乎了,因为我已经做了我要做的事了。
杨永龙:对啊,好多事情别人都是凭想象来做评判的,如果我们用事实说话了,拿别人还会反对吗,就像你打算去婚庆公司发展自己,给自己的发展与成长积累经验和财富,如果你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展示,也满足了自己独立性的生存的需要,拿别人还会是负面的看法或意见吗?
瑰丽:嗯,老师,前面不是跟您说个家里给安排了个银行实习的事吗,我本科学了四年金融,没有一刻对它感过兴趣,但是从小或许有股劲,我每年都拿奖学金,他们总以为我很优秀,但是父母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我,刚才您说遵循自己选择的前提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我会立即朝我喜欢的方向去努力地,但是,老师您帮忙支支招,如何缓解父母现在对我的担忧呢,尤其是老妈,估计每天都得睡不着了,还有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还能改变他们吗,因为我的小外甥就是他们现在带,我跟他们说过,多看点教育的书吧,但似乎他们还是那一套,而且我真的很想改变家里经常压抑动不动就吵闹的氛围。
杨永龙:其实要改变父母老一代人的观念是很难的,即便是我也是很难能改变得了父母的,所以要想缓解父母对自己的担忧,那么就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只有事实、用事实说话,那么他们的担忧才可以得以缓解。
瑰丽:嗯,我真的要学会灵活一些,明明知道要被否定害怕否定却非要撞墙,自己真的情商不高啊!
杨永龙:至于教育孩子,我的观点是谁生养谁就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是属于与时俱进的人,所以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来养育才是关键。
瑰丽:嗯,我应该找老姐下手才是,呵呵,谢谢老师,真的很谢谢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排忧,希望今后能像您一样帮助别人,希望自己下次跟您交流时带来的是好消息和令人开心的事儿。
杨永龙:你现在需要的是从自我独立以及自我物质积累做起,当有了自己的小宝宝之后,你专门来教育孩子和主持家务,这难道不是你的理想得以实现了吗,这就是我所说的理想实现的延迟性。
瑰丽:嗯,对,老师,您看我这种性格,纠结是我的惯用词,如何改掉这个毛病呢,或许您能推荐些书籍吗?
杨永龙:其实在你这样的年龄阶段有纠结是很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要改变没有像速食食品那样的方式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每件事情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只要我们变换了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就会别有一个天地。再说了,人是在经历和体验中成长和成熟的,也是在不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心灵充裕的,如果你要看这方面的东西的话,你可以到我的博客首页的搜索栏搜索“席慕容”“洞灵子”“改变不了别人”等关键词,然后看相应的博文,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瑰丽:嗯,好的,十分感谢您,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