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努力,单纯的努力
(2016-08-28 10:22:05)
标签:
教育学习嫉妒杂念强迫症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白天家长不让上网,我只能给您发邮件,奢望您能早一点看到吧,真的很感谢您,辛苦了。我根本不懂要有多勇敢与善良才能背负这么多陌生人的沉痛,真的希望您可以一直幸福。杨老师,加油!
这是在我心里打了好几年草稿的信——
还有三天,就要上高三了。我不害怕,却还是怀疑自己,不是能力,我怀疑自己的意志。我的生活已经被脆弱的意志、狭隘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太久。
在身边的人任何一个人看来,我乐观懂事坚强,可是心里的疾患只有自己心知肚明,我不愿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狭隘,虚伪,嫉妒,自私,尽管我把它们伪装的在某些时刻连自己也会忘记,可是大部分时间,我清晰地忍受着它们带给我的折磨。
可能是因为太在乎成绩了吧。曾经一度,一学习起来就紧张,就咬牙切齿。高二下半学期,父母把我从三流高中花高价转到了市最好的高中。刚到的一个月,我被自尊以及恐惧推动着,痛苦地冲了一个月,终于在第一次月考中没有垫底,在全市进步了500、600名。我不是一直都是差生,在初二的时候因为和同学冷战,想不开,成绩以百为单位倒退。可是当我对周围环境熟悉一点以后,我发现很多问题又来纠缠我了。我不明白,却还是控制不了。我渴望上一本,也清楚的知道如果踏实的努力下去是很有希望的,却害怕努力。我想拼命,想到父母来拿的血汗钱,我真的很难过。学校有很多我以前的同学,他们都很诧异我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进来的(我以前的成绩是可以进一批的吧),却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嫉妒,尤其是班里有一个和自己一个村的同学,我曾经一度痛苦于我总爱有意无意的看看她在做什么,根本控制不住,看到她努力,我就很痛苦,她总是装着一副对学习不在乎的样子,却时时刻刻要提及学习对身边人。我就觉得她虚伪,但实际上我并不讨厌她(除了学习上),我明知道不是她的问题,却还是不能和她以诚相待,我之前就因为这讨厌过别人。我害怕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嫉妒,总要担心这种荒诞的问题,所以根本很分心,影响学习。我也害怕问老师,问同学又不相信他们,我害怕别人挖苦我,我害怕问到最后我的成绩仍然让老师失望,让别人说我是装的。
所以,我只能逼迫自己,咬牙切齿才能面对学习。早读背书时我也还害怕别人听见,所有效率很低下!我只想努力,单纯的努力。我不害怕吃苦,可是我害怕自己不敢努力,我害怕杂念。
我还有强迫症,我不爱做笔记,我害怕写错,我背字典总害怕有错的,在家锁门要4、5遍。水龙头要拧好几遍。那些杂念,荒诞的、我却无力控制的,什么时候会让我崩溃我真的不敢去想……
因为还怕别人的眼光,我甚至不喜欢集体生活。我从小和奶奶一起住,她什么都不懂,所以我过早的独立,却也孤独。我总担心,焦虑,比如在学校担心父母在家看到我写的日记什么的,隐私等。
曾经写过在父母面前放不开的信,结果丢了,一直很担心他们看到怎么办。两年了一直耿耿于怀。尽管我爱他们,我也知道他们很爱我,可是小时候不在他们身边长大成为我心中的痛与遗憾。
姐姐和我一样,也是在高中从尖子生变作了普通学生,最后上了二本。我挺担心,我们那么相似,我害怕命运把我们的路安排的一样,那我再怎么拼命,都没了精彩与意义。
狭隘的我,想要变得纯粹,我想要努力学习,成为对这个世界有价值的人。老师,我高三了,我该怎样前进,负重前行我不知道还能走多久。奢望着您能回信,指点我,新生活该怎样开始。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在身边的人任何一个人看来,我乐观懂事坚强,可是心里的疾患只有自己心知肚明,我不愿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狭隘,虚伪,嫉妒,自私,尽管我把它们伪装的在某些时刻连自己也会忘记,可是大部分时间,我清晰地忍受着他们带给我的折磨”,在这里我有必要给你来解释一下你所提到的狭隘,虚伪,嫉妒,自私等词语。
狭隘是宽度小,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心理学上的狭隘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心胸狭隘。它的表现是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出现过激行为,导致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给家庭、社会带来损失。其实对于你来说这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 ,头脑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少,而造成的认识上的片面性,还谈不到是真正的狭隘。其实你目前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这说明你已经步入了积极自我改变的途径,这就等于你已经突破了狭隘的园囿,正走在宏大宽广胸怀的途径,再说了我们是正在成长和成熟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经历和历练中发展与提升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经历和历练中不断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节和调整自己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和成熟的,所以我么要用积极的心态和行为让自己得到提升和发展。
虚伪是虚假不真实。或不对心,说违心之语。只要不涉及伤害其他人,或者损害利益,那么这种虚伪就是EQ高的表现,其实,虚伪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给自己留面子,给他人保面子,如果学不会虚伪,你难道要每个人都赤裸裸地呈现在别人的面前吗?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不存在是否需要,在社会中要想生存有时候必须要在某种场合下就要变得虚伪,弱肉强食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但那只是某些场合,你要靠自己的判断,有的朋友值得你有的东西掏心窝的对他,有的只是一般朋友或是只能算个表面朋友,所以有的虚伪只是给那些需要对其虚伪的人而作,真正朋友面前有时候也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隐私是不能说的!所以从你的所述来看,你表述的东西是非常正常的表现。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从你所述的情况,我看不出你存在嫉妒的问题。
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说得直白一点自私就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你的行为表现中有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要说狭隘你的确有一点,毕竟你是正在成长和成熟的人,也正在经历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所以狭隘并不是什么问题,其余的都是你没有真正认识的基础上虚构给自己的,说白了就是过于负面看待自己的结果。
你说“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嫉妒”,你要知道要让别人嫉妒,这是需要有实力、有被人嫉妒的资本的,就目前的你来看,你有取得你们学校第一名的实力吗?你达到了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水平了吗?如果没有,就仅仅通过自己自身的最大努力,能上一本或重点本科,别人会嫉妒你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在你们学校能上一本或重点本科是非常多的,你和别人的个头差不多,别人嫉妒你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你说“总要担心这种荒诞的问题,所以根本很分心,影响学习”,你已经知道这些是荒诞的问题,我们用一个比较形象的词语来说,它就是杂念。你要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杂念在大脑中出现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出现,当然杂念它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假设我们正在走路,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我们是停在原地看着风而抱怨呢,还是继续赶我们的路呢?是不是不管不顾、不理会它,继续走自己的路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停在那儿关注云朵和刮过来的风,探究它们为什么飘过来或刮过来,究竟预示着什么等等那么我们就会一直停留在那儿回不了家。
这就是说解决你的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管不顾、不理会它,坚持做自己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对其不管不顾、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或想法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些杂念或想法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管不顾、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只要自己该锻炼锻炼,该学习学习,该交往交往,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你说你有强迫症,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个强迫症究竟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动作或行为,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有锁好,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计划,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行为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行为就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行为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行为,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你所说的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只要你认为这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正常的心理及行为表现,接纳它而不去在意、关注和摆脱它,那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但是你却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总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结果越是努力地克制就越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杂念等等,它们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们本身都有各自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说白了就是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以及摆脱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都可能是你此时此刻该去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做作业就把作业做好,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所以先做好此时此刻自己所要做的事,在做事中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过去的事来困扰我们;未来的事情还在未来,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对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去过于期望;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写作业就去写作业,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人生其实真的很简单——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去想我们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生活的很轻松、很快乐。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拥有此时此刻、把握此时此刻,让此时此刻充满精彩和快乐,无数个此时此刻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无数个充满精彩和快乐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精彩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幸福!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