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真的需要分享吗

标签:
教育知识分享增值学习 |
分类: 教育学习 |
杨老师:
您好!我最近有些疑惑。就是我知道知识需要分享,知识富有的人大都是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正如老师您。但有没有分什么可以分享什么不能的区分呢?很多时候,我内心都在挣扎,在疑惑自私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给还是不给,好比有好的读书材料,应该分享,反正考得好不好是靠自己下的苦工。那如果是工作上自己特有的技巧,研究出来的方案、对策(这些来换得客户的条件)也可以分享吗?那如果是其他不管什么东西,如果那个人当成理所当然,一直没自己努力,一直只在索取,该怎么办?
我觉得其实世界上有像您,老师这么伟大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为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借给他一笔钱额外去外头补习的notes,我们决定要给他一笔小数目的钱答谢他,可是他就是不收,他说:“不要紧,是我自己要去补习,跟你们没关系,而且我姐姐他朋友以前也是借她没收他的钱。”这让我想到,帮一个人有时不只是帮她,而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是我疑惑如果对别人所付出理所当然的人,应该就不一样吧?
还有另一个问题是,我也知道我有自私的基因,好像如果他*(30%的人)一味依样画葫芦我的习惯,做我所做的,我会感觉很不舒服,不想给。但如果另一方(%>50% 的人)是很努力的人,我会非常情愿分享我的一切,他也会和我分享他的。我们达到的是双赢。在第二个例子的情况我会很愉快,轻松,从另一方来看,我是不是因为自私呢?应为交换才原因分享?我读过一本书,它说,如果我们是50%知识人,和30%在一起,我们会保持,或打折。如果和多过我们的人,再努力、已经成功的人相处,我们也会一起增值。对此,您的看法又如何呢?感谢您的时间!
这位同学:
您好!首先我要给你说的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活人是为自己的,也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在这里你可能要说了,既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么老师你义务助人又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个解释很简单——我的出发点是自己学习与提升知识和技能,是满足自己兴趣爱好,义务助人是这两点之上的辐射。
你问知识“有没有分什么可以分享什么不能的区分呢?”分享与不分享是有区分的,所分享的是前人所总结出来的,所公开的知识是可以分享的,没有公开的,以及你所说的“工作上自己特有的技巧,研究出来的方案、对策(这些来换得客户的条件)”是不可以分享的,比如,我们熟知的云南白药的配方、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等等,它们就是不可以分享的。你说“如果是其他不管什么东西,如果那个人当成理所当然,一直没自己努力,一直只在索取,该怎么办?”前面我说了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活的。这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要为自己创造和创设幸福和快乐,比如你对别人礼貌有加,别人自然会回报你礼貌和尊重;别人有困难你伸出了援手,你所收获的助人之后的快乐和愉悦,……这就是说你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别人如何如何,而是在为自己创造和创设着幸福、愉悦和快乐。至于别人怎么样,这并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他要怎么做怎么活,那是他自己的事儿,我们是掌控不了的,既然是我们掌控不了的,那么我们就索性不管了。
你说“好像如果他*(30%的人)一味依样画葫芦我的习惯,做我所做的,我会感觉很不舒服,不想给。但如果另一方(%>50% 的人)是很努力的人,我会非常情愿分享我的一切,他也会和我分享他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学习爱
关于你问“我读过一本书,它说,如果我们是50%知识人,和30%在一起,我们会保持,或打折。如果和多过我们的人,再努力、已经成功的人相处,我们也会一起增值。对此,您的看法又如何呢?”在这里我有必要给你说一下孔老夫子的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认识了解和发现别人的优点而进行学习,同时认识了解和发现别人的缺点要反观自己身,如果没有就要保持警觉不要被别人的缺点同化了,如果有就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修正和调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增值;当然你的周围都是品行俱佳的智者,智者自然会同化你而使你增值了。
不知以上所谈你是否认同,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每次从你的回复我都学到很多东西,心灵也跟着越充实,我认同您的看法,会消化它并且应用在生活上。老师,我觉得您可以出书,让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