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女孩给女儿发亲密的短信怎么办

标签:
教育育儿青春期同性亲密探索 |
分类: 教育学习 |
杨老师:
您好!这么晚打扰您,真的很抱歉。通过朋友知道您的信箱的。
我是一个焦急的母亲。我有一个15岁的女儿,性格有一些内向,但是基本很听话,学习一直很好,是全年级的前几名,班长,争强好胜,自尊心太强。
我的烦恼是她发育正常,第二性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就是男孩子样,穿着打扮、走路、坐姿、一切气质都是男孩子样,为此我们母女曾很不愉快,最近我不停地给她讲性别认知不清带来的麻烦,她似乎不再反感我的说教,可是依然不改穿着打扮。更让我担心的是,他们班的一个女孩子好像喜欢她,去年我发现了那个女孩子给她的短信,但是我女儿表现出很反感,我没有在意。昨天我和她睡,短信一直不停,我说关机睡觉,她慌张,胡乱按手机,我也没在意,她睡了。她的手机屏幕不停
我一早就上班了,从来没有告诉过女儿我知道这件事。这件事就我知道。还没有详细告诉她爸爸。以前担心时给他爸说过,他说好好引导。我能否把这个事直接告诉她?告诉她这样不对?我能否找她们班主任?有害怕知道的人越多,给她伤害。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向您请教。请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指导。
这位朋友:
您好!对于你孩子的穿着打扮以及走路气质等方面的情况,我认为是习惯使然,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分的关注和强迫其改变。
对于你说的那个女孩子的情况,首先是青春期朋友之间感情非常浓厚,而且也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朋友喜欢和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对好朋友的占有欲,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个女孩对你的孩子发短信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女性在一般情况之下对同性朋友特别是亲密的同性朋友会投入更多的感情,所以你的孩子的那个同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和你的女儿的朋友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亲近。说白了就是她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与你的女儿心灵发生了共鸣,这种爱并没有掺杂到性,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她们之间的的关系只能是亲密的同性朋友。既然是亲密的同性朋友,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做怀疑,也没有必要夸大问题,让她们顺其自然的去交往好了。
第三,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喜欢同性甚至有亲密的接触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表现,只要我们不去在意它,不把它看作是异常和心理问题,就像你自然而然的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同性交往乃至同性恋的内容,让孩子自我内化和自我调整,这就足够了。
第四,很可能是孩子们刚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处于性倾向的紊乱和探索期,所以就出现了“精神同性恋倾向”。我们知道青春期既是一个性倾向的紊乱期,同时也是一个性倾向的探索期,所以在这个阶段“精神同性恋倾向”普遍存在,所以出现喜欢与某个同性交往和亲近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们放开心胸,以平常的心理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多多引导和欣赏孩子的成长,随着孩子的自我的调整和调节,精神同性恋的倾向也就逐渐消失了。
第五,弗洛伊德指出,在人的本性里男女两种本质并存。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人的身体里既有男性的基因,也有女性的基因。波斯菲尔德在《性与文明》一书中指出:在男女青少年性器官发育成熟前,均有强烈的同性恋倾向,当事人不一定能意识到,根据环境的不同,确定进一步的取向。青春期过后,同性恋倾向仍保留在人的性本能中,但在正常环境中,它或被压抑,或导向其他渠道。这就是说同性恋倾向人人都有,所不同就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性取向。更进一步说就是我们是否在青春期这个性倾向紊乱期和探索期,有意识的把自己导向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方向。对于你女儿你可以引导孩子积极把自己的性取向导向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方向,同时建议孩子既不要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自责,也不要让这种“恋情”任意滋生泛滥。如果不顾一切地恋上某一同性,甚至与同性建立“恋爱”关系,确是一件很麻烦而危险的事,是她目前的成熟水平所绝难承受的。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广交朋友,既有同性的,也有异性的。
第六,要让孩子思考和思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讨论,还可以向她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当他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时,就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恰当而准确的定位。
最后,对于你所提的“能否把这个事直接告诉她?告诉她这样不对?我能否找她们班主任?”有句话叫做细雨无声,润物沁入。我想你一定知道怎样去做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指导。
我已经婉转地和孩子谈了,和您分析的非常相似,就是同性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存在“同性恋倾向”。孩子的男性化打扮和气质,我会努力引导的。
再次感谢!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