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女儿一直处在痛苦中怎么办
(2015-09-12 07:22:40)
标签:
育儿孩子女儿自己一些 |
分类: 教育学习 |
杨老师:
您好!今天怀着非常迫切焦灼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如果言辞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您能谅解。
在很早以前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您的博客,就像黑暗中行走的路人看到一盏指路的明灯一样,悲喜交加,立马关注了您的博客。虽然孩子的问题有很多,我还是一直认为那是可以解决的,可从昨天和女儿的谈话中我感觉我错了,面对她的痛苦我的帮助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今天我终于鼓足勇气给您写了这封信,希望能得到来自您一贯的非常透彻的分析和到位的指导,也希望没有给您带来太多的麻烦。
看着信纸上那只漂亮的小蜜蜂正在勤劳的允许着梅花中甜蜜的花蜜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如果我的女儿也能像它一样该多好啊,自由自在,酣畅淋漓的吮吸着,没有什么负担,没有什么顾虑,快乐活泼,无拘无束……可现实中,女儿一直处在痛苦中,从她给我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看出:
其一:她现在非常厌学,不喜欢现在的有些老师和同学,班主任老师太偏心,上课只关心她以前曾给带过课的那几个同学(他们班是经过高二文理分班重新组成的);在同学中得不到真正交心的朋友,觉得很孤单;感觉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女儿在高二理科班,成绩在530——480之间)。
其二:女儿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她自己。1、来自我,我经常鼓励她,肯定她,相信她,爱她。2、来自他爸,爱她,可是不经常鼓励她,有很多时候否定她。3、来自一位和她关系很好已经3年的男同学,她认为那位男同学很爱她,这也是让我非常气愤的事。除了这些,她觉得对于自己来说学与不学无所谓,
其三:她曾有过想要自杀的念头,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其四:我发现她过马路的时候非常非常小心,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杨老师,昨天和女儿沟通,我得到了这么多可怕的信息,多少次我和女儿泪流满面,您说我该怎么办,女儿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开导她。我想说服女儿让她和您交流一下,您看行吗?期盼着您的回复。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你的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没有人生目标的阶段。这是因为一方面她不知道是为了谁活着,另一方面是她没有责任意识,还有一方面就是她缺乏交往和威信的激发。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要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让孩子明白: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活人的过程是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是谁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有什么潜能,自己能获得什么知识、技术和技能,怎么样才能运用自己所认识、了解和发现的东西让自己走向幸福、愉悦和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来学会借鉴前人所留下来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通过与大自然以及社会接触来学会融洽的与自然、社会相处,更重要的是学会创造自己的生命,享有成功、享有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生命,享有成功、享有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过程中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我们上高中之后的大目标是高考,在这个大目标之下有一个个走向大目标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自然就是学校每一次考试自己所增长的分数,当然这些个增长的分数是我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一旦有了这样的具体而明确的目标,那么就等于我们挑上了担子,让我们变得沉稳起来,然后我们根据目标制定且执行计划,那么我们就会收获忙碌着快乐着的情绪体验,当我们达成了小目标,那么我们也就会收获自信与幸福愉悦。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上是为了创造自己的生命,享有成功、享有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的使命之后,我们也就会在认识、了解、发现和创造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你的孩子缺乏对自己以及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认同,所以要多与孩子讨论她对自己的责任知道多少,一旦孩子在讨论的引导和诱发之下能够觉醒,而发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开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她不但会发展的与我们所期望更好,而且还可以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关于孩子缺乏交往和威信的激发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没有做好老师的工作,老师经常以考试成绩或排名来看待孩子,老师的冷眼,甚至是讥讽嘲笑等,让孩子的同学也顺着老师的意向和态度转,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同学中得不到真正交心的朋友”,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女儿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她自己”的问题,这在于我们没有充分利用交往和威信动机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交往性动机在学习上表现为: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努力学习,因为不喜欢一个教师而拒绝听课,甚至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为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和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或因受到责备、奚落,挫伤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影响学习;因师生或同学间的友好而提高学习的责任感等等。威信性动机就是通过得到荣誉和奖励来增强信心的动机,是一种比交往性动机更高级的社会动机,主要表现为对于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的追求。在这些方面我曾经说过好孩子是反复的欣赏、认可、表扬、鼓励和肯定出来的,所以建议您去我的博客好好读一读《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1)》《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2)》《发现孩子有谈恋爱迹象怎么办?》《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倾向》以及其中的相关链接文章,相信你会从中知道怎样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
关于“她曾有过想要自杀的念头,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是我们在家对孩子唠叨以及负面的批评过多,孩子积郁了过多的负面情绪之下心理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妈妈停止负面的唠叨和挑剔,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同时多运用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多十少”:多一些身教,少一些言教;多一些读书声,少一些麻将声;多一些精神上的关爱,少给一点零用钱;多一些激励、欣赏,少一点打击、指责;多与老师沟通一些,少与赌友交流一些;多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一点社会应酬的消耗;多一些让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少一些父母包办替代;多一些带孩子观光旅游,少一些电脑、电视畅游;多一些家庭文化氛围的创造,少一点物质环境的建设;多一些心灵美的引导,少一点外表美的诱导。
关于孩子“过马路的时候非常非常小心,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不能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孩子的情绪和情感状况不良,这很可能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家庭环境有关系,比如,从小孩子有长辈带着,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睦、经常吵架、负面的批评和唠叨过多等。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首先衷心的祝您开心快乐幸福每一天!
收到您非常细心负责任的答复已经好多天了,每每打开电脑,总是首先要看看您给我的答复,试了几次想要给您回一封感谢信,可敲了没几个字,我又全部删掉了,我根本不在状态。其实前几天我对我自己也完全失去了信心,每每看到女儿就全是责备,连说话的口气都和平时不一样,我竭尽全力想要改变,可总感觉自己好像被用了魔咒一样,总感觉自己仿佛悬在半空中一样,脚不能实实在在的踏在地上,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自己,找不到目标,更找不到办法。那段时间太可怕了,每每想到女儿心里总装着一个男生,而且总认为女儿就是因为这才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候,我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要不视女儿不存在,要不就对女儿恨之入骨,总认为她太傻了,傻得对自己不负责任(因为分心而丢掉了成绩,可是女儿一直不认为这是她成绩下降的原因)傻得让我感觉我是如此失败的一个母亲,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挫败感在我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曾一度有过放弃她的想法。您知道吗,杨老师,我女儿以前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孩子,品学兼优,尊老爱幼,人见人夸。可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们家庭内部有点矛盾,也就在这时,女儿变了,也就在她最有逆反心理的时候,我,这个不负责任的母亲给她当头重重的来了一棒,我好傻啊!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我却将女儿狠心的推出了门外,现在,我却反过来责备女儿这责备女儿那,我有资格吗!虽然我曾竭尽全力的帮助女儿,虽然我们现在家庭和睦,彼此关心爱护,可毕竟有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在她的心里了,很难改变,(我是说这位让我恨之入骨的男生)我试着慢慢说服自己,去接受现实,因为女儿什么道理都懂,(她是一个非常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就是做不到忘记。只要她能慢慢的把成绩赶上来,我也不强求太多了。因为越劝越反感,您说我的这种想法对吗?可行吗?
杨老师,让您见笑了,与其说是女儿有问题,还不如说是母亲有问题,您说呢?
看了您给我的答复,其实,对于和老师沟通这个问题,一直是我的不是,这方面我做的很差,有头无尾,我一直根深蒂固的认为,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就什么也别谈,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改变。
杨老师,您虽然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您却是一位如此优秀,如此值得人尊重的好老师,我真羡慕您的儿女,有您这样一位成功的父亲,他们该多幸福啊。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烦恼很少,因为有您能及时给解疑答惑,指引方向。以后有什么问题期待着还能和您沟通。
最后衷心祝您家庭和睦幸福,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