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我急切想克服掉自己的强迫思维
(2015-06-10 06:12:08)
标签:
情绪自己杂念事情强迫思维 |
分类: 强迫 |
阿峰:杨老师你好!本人性别男,年龄22岁,是一名法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看到你的简介,一个心理问题急需你的疏导和帮助,请你帮帮我!以下内容还请耐心看完,谢谢!
记得我小时候(上小学)有时见到令自己感到害怕恶心的情景时,心里就会奇怪地想要是自己永远都忘不掉那种情形,时时刻刻都想着它那该多可怕啊,不过当时只是一个念头,没有太在意,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了。清楚地记得在初一下学期的一个自习的晚上,脑子里突然闪现了下之前令自己感到害怕、并产生过前述不正确想法的一个情景(具体的就是一只见过的恶心的死老鼠),顿时感觉很紧张,心生无限恐惧(怕自己真的忘不掉了,光惦记着它怎么办,那多么可怕啊),所以那次不是一闪而过了,而是自己纠结起来了,整个晚上都被那种情景和一种极大的害怕、恐惧感所笼罩,之后回去的路上、吃晚饭、睡觉前(睡前还特意想了下第二天一睁眼会不会还在想啊)、第二天一睁眼、去上学的路上自己一直被困扰着,有种恐惧,有种强迫,有种担心害怕,有种不知道怎么了,心中急,想摆脱掉却摆脱不掉,想做一个“正常人”。由于当时自己还小,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没有告诉家长,幼小的心灵就整天承受着我现在认为很“肮脏”的东西。那种情景和情绪伴随我很长一段时间(此处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此时的我怎么了?是不是得了强迫症?)。后来,我发现不再想那种可怕的情景了(完全消失了),心理倒完全被一种很特殊的、说不出的感觉给占据了,就是老想着自己思想有问题,伤感、压抑、情绪低落,越是高兴时越会想到,好像自己有个问题没解决一样,脑袋空空的。有时偶尔忘记了,可过一会儿就又想到了,有时甚至有种强迫自己去想那种情绪的感觉(此处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会儿的我怎么了?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是不是由强迫症转化为了抑郁症?)。整个初中我都带着那种“思绪”去学习,去正常地生活,我仍然保持着好成绩。之后我读了高中、大学,在这些年间,那种“情绪”在我脑海里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地出现过很多次,有时忘掉,有时又突然想起,有时我甚至在想它是抑郁症的思维习惯还是被我给强迫想起了?并且自己越想摆脱愈发摆脱不掉、恶性循环,但我都承受着、努力着,在各方面做得很优秀,我依然靠自己的努力在本科期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考上了研究生,现在读研。
前几天我又产生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想法,心想要是我每当想起那种情绪时(可能就是抑郁也只是抑郁)就强迫自己去注意自己的呼吸、眨眼等一些人的自然的、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不符合人的基本生理规律的生理反应那该怎么办啊(之前曾有过这种念头,害怕但没有深究),给自己施压了,所以最近每当情绪想到时(觉得是那种纯抑郁),就会另外产生强迫注意自己的呼吸等(此处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此时的我怎么了?是不是由抑郁、然后强迫自己强迫思维所另增的强迫症?需要说明的是我是先想到的情绪,然后才强迫、暗示自己去注意别的)。
说实话,我不怕抑郁,不怕抑郁症,它伴随我,习惯了(我有信心克服它)。我害怕的是后者,害怕每当我有抑郁情绪时,就强迫自己去注意自己的呼吸等,所以我急切想克服掉这种先由抑郁而后“再生”的、去关注自己生理活动的那种强迫思维。
希望杨老师百忙之中给予解答和疏导,越详细越好,我想搞明白,一个优秀的孩子在等你!(注:我没有去医院看过心理医生,也没有咨询过心理咨询师,个人认为心病还需自己的心来医。)
杨永龙:关于你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
阿峰:关键是我们把它视为一种负担和烦恼了
杨永龙:由此来看,我们的大脑在接收了某些信息之后,出现某些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想法或念头也就会是必然的。
阿峰: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回归了正常之后还会不会去强迫,其实恐惧和害怕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杨永龙:既然它是大脑的功能的表现,这也就是说它自身是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的,也就是它自身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的
阿峰:这是一种规律,但我害怕自己去违背它
杨永龙:既然它自身是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的,那么就说明它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既然它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那么我们就必须遵循它、接受它让其自己走完自己的程序
阿峰:首先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杨永龙: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
阿峰:接受它?欣赏他?
杨永龙:假设你正在走路的话,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阿峰:视而不见?
杨永龙:是不是它飘它的,我们做我们的
阿峰:恩,一般情况下谁去注意云朵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杨永龙:是啊,一般情况之下对于你所说的见到令自己感到害怕恶心的情景时,我们是不是会采取任凭它存在而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呢
阿峰:是啊。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它也就消失了很快。只要纠结它、恐惧它、害怕它、苦思冥想它,它就越想摆脱越摆脱不掉
杨永龙:假设你进一步去想要是自己永远都忘不掉那种情形,你说这是不是对你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杂念”呢?
阿峰:恩,是啊,一般人是不会这样想的,我不知都自己为什么打小时候就会有这种想法?很小的时候,几岁吧
杨永龙:既然他是对我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阿峰:没必要去想它,做自己该做的事?
杨永龙:是不是不管不顾、不理会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呢
阿峰:恩,是的。只要我们不管它,它自己就会消,必须会消失,肯定会消失,这是规律,没必要担心受怕,对吗?
杨永龙: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的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才能制止涟漪呢?
阿峰:不去管它
杨永龙:呵呵,你很聪明
杨永龙:那怎么做才能达到根本不去管它呢?
阿峰:走开,做事情,
杨永龙:呵呵,是做事情,很对
阿峰:但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之前的习惯性思维,可能在间歇时再次浮现
杨永龙:也就是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之上去
阿峰:即使接下来的几天摆脱掉了,或许一周、一月、几个月,但不知道哪时由于什么条件反射或者回忆起了之前的历程。就又会浮现了,淡然地去面对?
杨永龙: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打水等等,这些都可能是你此时此刻所做的或该做的事情。
阿峰:恩
杨永龙: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些杂念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阿峰:恩,但闲下来如果再次浮现该怎么样克服?
杨永龙:对于你所说的“可能在间歇时再次浮现”,首先你要意识到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用去理睬它,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念头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所以你需要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到不去注意它,不去理会它、不去探讨它,不去和它辩论,而是做自己所做的和该做的事情。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
阿峰:首先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抑郁症啊,现在我总感觉是在抑郁的前提下才让自己强迫的,不去管它,它自然会好
杨永龙:人在负面的情绪之下很容易向负面的方向考虑问题,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根本与你所说的抑郁症毫无关系
阿峰:我想判断自己是强迫还是抑郁,还是两者兼具,还是没有必要去搞懂它?,我感觉自己的强迫占的多一些
杨永龙:在负面的情绪之下向负面的方向考虑问题,是很自然的,既然是很自然的,那么如果我们采取了不管不顾的话,那么你觉得你的问题是不是会得到解决呢
阿峰:恩,我有一段时间就是不管不顾它,该干啥干啥发现好了,可后来又想起来自己会不会光想它呢,就是那种负面的情绪,没有具体的事物,突然害怕了,又犯了,总体上说我没有具体的事物,你说的这个负面情绪我感觉很适合我,就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我好像强迫去想,或者没有完全放开
杨永龙:作为人的大脑也好,作为我们的身体也好,有90%以上的内容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的,所以我们既不是大脑专家,也不是生理专家,那么这就不在我们的探究范围之内,所以不去探究是最关键的
阿峰:有时搞不懂到底是抑郁了还是强迫症。你的这句不去深究我很认同,感觉去医院的心理科看心理医生,或者去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也没多大效果
杨永龙:你问我是抑郁症还是强迫症,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与抑郁症毫无关,至于说强迫症的话是有点,在这里我要问你的是你在追问抑郁症还是强迫症,你知道什么是强迫症吗,
阿峰:我百度过,我感觉主要是强迫思维,我之所以问是不是抑郁症就是因为有时我会习惯性的情绪低落,光想到但没有具体的事物,脑袋空空的感觉,没有强迫的对象啊,所以才怀疑抑郁的,还是我主要问题是强迫伴随的抑郁情绪、负面情绪?
杨永龙:强迫(思维)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
阿峰:恩,感觉很对
杨永龙: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就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阿峰:是啊,我再想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到底是什么了,我没有必要去医院的心理科去看心理医生吧?我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能吃能睡能思维,就是没能完全想开或者说是没能完全放下,我认为吃药不能根治心理疾病,还得靠个人,再说现在还在上学也不太有经济能力
杨永龙: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运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你所说的问题是大脑在以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也是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既然它按自己的规律运行,那么就会在不经意间蹦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这是非常正常的,这也是大脑自身运行的规律所决定的,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说白了就是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你有时候之所不出现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以及该做的事情上。
阿峰:恩,是的,像我在集中精力和你谈话的过程就消失了
杨永龙:是啊,对于你的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做作业就把作业做好,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阿峰:我想问问你,我习惯性的情绪低落,光想着有个事,心理不畅快,有时没有强迫的具体目标,主要是情绪,不知道你能理解我不?那不是抑郁症?
杨永龙:我不知道你的情绪低落是每天都有呢?还是阶段性的呢
阿峰:每天都有,光想起,有时做事时忘了,后来猛然又想起,就是那种情绪,然后我在情绪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想别的,一想起情绪就让自己想一个东西,对后一个即在情绪的基础上想别的很害怕,怕光想忘不掉
杨永龙:你光想起的是情绪低落吗,
阿峰:恩,有时怀疑这种情绪是自己形成的思维习惯还是强迫自己去想起的
杨永龙:这难道不是强迫的内容吗
阿峰:我不知道,可能也是?我感觉自己强迫方面为主要的,即使是那种情绪,甚至一不想就强迫去想,在提醒自己不能忘,不要忘的感觉
杨永龙:光想起情绪低落也是强迫的内容
阿峰:哦,然后近来看了扎眼、呼吸强迫等,很害怕,怕光想,就在一想起那种情绪的时候另增了,希望你能理解我说的
杨永龙:在这里你也要知道,我们的情绪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它本身也是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的,也是不能人为控制的
阿峰:恩,听你一席话,感觉很好受,自己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承受,没有告诉家人同学朋友过,有时自己在苦思冥想,可越想越糟,恶性循环,其实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很羡慕我,我也很优秀,确实不应该有苦恼
杨永龙:我们也要接纳它、遵循它,而对它不管不顾,坚持去做自己要做的以及所做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愉悦
阿峰:恩,很对
杨永龙:如果我们整天都探究抑郁情绪会让自己怎么样,抱怨为什么会有抑郁情绪,或者认为抑郁情绪是不该有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自然是自找苦吃
阿峰:我现在在有这种情绪时,甚至在出现这种情绪强迫自己去注意另一种东西时也接纳他?继续去做事情,要遵循它,相信他会消失殆尽?
杨永龙:是啊,你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你日常生活之中该做的事情之上,努力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你说是不是接纳呢,
阿峰:恩,是,刚开始可能还会有不能想着一蹴而就?
杨永龙:既然是接纳,那么你为什么要把它断定为强迫呢
阿峰:看作是正常的,平时也会注意到、关注到,只不过没有害怕它、恐惧它,甚至刻意地去关注它罢了,对不对?
杨永龙:是的
阿峰:恩,很正确,有一段我就感觉自己调整的很好,没当出现情绪时我就提醒自己很正常,这很平常,不在意它,它就消失了,有几个月吧
杨永龙:正因为你把它做了错误的定义,所以让你陷入了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
阿峰:后来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来又十分害怕恐惧了,所以又犯了,恐惧和害怕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你认同不?把它视为正常的东西,不要认为是强迫的,说不定一般人或者自己都很正常出现
杨永龙:现在你已经知道自己把正常的心理看作了异常,让自己陷入了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进而导致了抑郁
阿峰:恩,我具体地该去接纳它,遵循它,把它视为正常,不然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导致恐惧从而恶性循环?想到就想到了,我不应该怕他?
杨永龙:也知道了情绪和杂念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所能采取的就是接纳它、遵循它,而对它不管不顾,坚持去做自己要做的以及所做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当然我们也就能顺其自然的对待它了
阿峰:恩,其实像一些东西我们视为强迫的,正常人或者自己在没有自认为强迫的干预下也会注意到、关注到,如人的扎眼、呼吸等正常的生理规律,只不过当时我们没有刻意地去关注,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罢了,对吗?
杨永龙:是啊,你理解得很好
阿峰:我要是现在出现我自认为是强迫才去关注的东西时(可能也根本不是强迫),我该想它是正常的,还是瞬间走开
杨永龙:所谓的一般人和强迫思维或行为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一般人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之上,想的和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所做的事情,而强迫思维或行为的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打水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
阿峰:恩,的确是这样,所以我的正确做法时,立刻转移注意力,把思想完全集中在所要做的事情上?
杨永龙:他们要回到一般人的轨道上来,就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之上,想的和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所做的事情,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也就变得正常了
阿峰:一直坚持这样就能彻底走出来?彻底摆脱?可能空闲是还会注意到?
杨永龙: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根本不再去理会自己的那些思维,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问题也就会在你做此时此刻的所要做的以及该要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其实空闲也是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的
阿峰:恩,是的,哪些杂念,毫无意义的杂念,不要去想?
杨永龙:日常生活之中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并不是我们所设定的某一些,遛弯就赏风景或关注身处的地方的人或事,对于杂念不是有意识的阻止自己不去想,而是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阿峰:我发现一切最根本的精髓就是做该做的不管不顾,把注意力放在所进行的事情之上,即使闲暇娱乐也做到痛快地“闲”。杨老师,我理解的对不?不管是情绪还是自认为是自己强迫东西,或者是杂念
杨永龙:是的,
阿峰:跟你认真聊天的过程我都啥都忘了
杨永龙:所谓接纳说白的就是承认是自身所具有的正常现象,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样你才会使你对念头、对情绪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
阿峰:恩
杨永龙:当你真正这样去做了,那么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阿峰:你感觉我这不是很严重的事,反正很多年了
杨永龙:呵呵,我说了这是对正常心理现象的排斥,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表现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阿峰:在强迫情绪时有强迫注意像呼吸是最近几天才有的,才一周吧,情绪有多年了,我的毫无意义的杂念是,光害怕要是我即使正常了,还光去强迫情绪或者注意别的怎么办,多可怕,呵呵,实在无意义
杨永龙:对于你的这个问题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的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要去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想,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症状中去了。
阿峰:正确啊
杨永龙:你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非常正常的、必然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和我们人的吃饭、睡觉、呼吸等是相同的,你说又怎么能彻底去除这些呢?只要是活着的人,我想都不可能。所以真正的痊愈并不是去除这些思维表现,而是接受它的正常性。让原本正常的东西恢复正常,你就不会对它排斥和关注,你的情绪也就平静了,你也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你该做事情中,所谓的问题也才会在你做事的过程中彻底地消失而痊愈了。
阿峰:最近老苦思冥想,晚上睡觉也光想,搞得干什么都没兴趣了,不过我对活着很有信心,我要回报父母,我要回报社会,我是**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才22,呵呵,在**你应该听说过我们学校吧?杨老师
杨永龙:呵呵,我二十多年前去过你们学校
阿峰:我家是河南的,有机会我愿意贡献西部
杨永龙:杂念之所以是杂念,那里因为它的内容本身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肮脏的、恐怖的等等。所以如果你主动去想、去关注杂念内容的话,必然就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迫。而之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管,那时因为我们人在头脑中出现杂念的现象是有它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的,根本就用不着我们的意识去管的。它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的呼,自然地吸,杂念自然的出现了,自然也会消失。你用意识去管了,反倒是违背了它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所以面对症状,我们是不用去管它去想它的,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它就恢复了自然的规律: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失,最终你根本就意识不到它了。对于你的问题来说当你彻底地不去管了,只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那么你的一切也就彻底得到转变了。
杨永龙: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再聊,886
阿峰:恩,谢谢你杨老师!我很享受跟你聊天的过程,你的我会仔细体会。再次感谢!
阿峰:有个想法继续向你交流
杨永龙:哦,说说你想要跟我说的事儿
阿峰:我感觉自己时好时坏,我有必要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抑郁为主还是强迫多一些呢?有时想管它呢,啥都不去管,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跟你谈一下,之前的一段感受,好吗?
杨永龙:其实你的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强迫
阿峰:有种强迫的内容是抑郁,低落吗?
杨永龙:你所想的是情绪低落以及抑郁对自己的影响,我说的对吗
阿峰:恩,我一直都没弄明白
杨永龙:这是不是强迫思维的内容呢
阿峰:恩,杨老师,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说说我之前的一段体验,好吗?
杨永龙:好的
阿峰:恩,谢谢。我是刚开始由于强迫想可怕情景产生了一种我所说的情绪,我不知道它是抑郁还是强迫,后来一直伴随,由于之前学习也忙没有太多追究它,每天都忙,伴随就伴随吧,没有刻意想摆脱它,本科时有段时间彻底忘了后来复发是由于我又看到了一种令自己感觉厌恶的情景产生了我要是一直想忘不掉它该咋办的杂念,由此复发,但那种具体的情景我瞬间就忘了,剩下的完全是那种情绪。后来我搜了抑郁症的内容,我就认为我患了抑郁症,就是人莫名地经常性的情绪低落,认为自己符合,有了这种想法后我居然大好,心理豁然开朗自己终于知道自己怎么了,所以我接受了它,认为想起它对于我这个有抑郁症的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我该干啥干啥没有管它,尽管他一直伴随我,本科毕业读研我一直对他不管不顾,有时那种情绪的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我都没管它,继续该干啥干啥,后来我认为我完全好了,有时回想起自己的以前,我觉得之前我受它困扰时跟现在一样,脑袋的感觉还一样,为什么我之前却困扰它认为自己有问题呢,现在好好的。上学期我就是那种完全好的状态我认为,寒假在家我注意到了自己的眨眼动作又想起了那种杂念,我所说的那种情绪油然而生,其实之后的那种眨眼的强迫我完全没有,我纠结了几天,保留下的完全是那种情绪,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主要还是那种情绪,我不清楚是什么,是抑郁还是强迫
杨永龙:你的何种情况是典型的强迫思维引起的抑郁情绪,也就是你把抑郁情绪作为强迫思维的对象,
阿峰:是吧?,我上学期认为自己好了,就是不管不顾地去生活学习娱乐,没有刻意关注它,结果后来以致于有时仍然产生那种情绪时我都认为它是正常的,当时有时我还想为什么之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一样,而现在我没有任何问题,之前却困扰它呢
阿峰:并且困扰了那么多年
杨永龙:上一次我给你说了,首先你要意识到它是毫无意义的情绪或杂念,不用去理睬它,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情绪或念头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或一去探究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所以你需要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到不去注意它,不去理会它、不去探讨它,不去和它辩论,而是做自己所做的和该做的事情。上学期由于你做到了不管不顾,哪怕是它们闪现出来也不去留意,而是坚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它自然就消失了。但是你在假期的时候又对它又进行了回顾以及对以前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所以你也就进入了那个陷阱,
阿峰:恩,你说的太对了,假期上学期即使有那种情绪出现,我当时就认为它是人正常的感情,没理会他,假期时想到的时候纠结了它,我想问,每次为什么都是由我先想到杂念然后才复发?产生了害怕,我每次保留下来的却是情绪,而不是让我产生杂念的具体的强迫的内容或者东西,这是为什么?这也属于强迫是吧
杨永龙:这个问题有两个陷阱,一个是理性,一个是纵容。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讲,一般都是非常聪明、思维能力特别强,也特别有理性,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才会非要把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大脑里理性地搞清楚。
阿峰:恩,我平时对一些问题,如学习上的生活中的,都是不搞不明白心理总感觉不好受
杨永龙:所以在没有事或冷静的时候偶尔地想一下,觉得以前强迫观念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这样一去想心中立刻就有了一种非想不可,不想自己反倒是错的念头逼着我们去想下去,结果问题也就这样又恢复了。
阿峰:可能吧,反正我感觉自己一直没有弄懂,我现在就有改变自己性格的想法
杨永龙:而所谓的纵容,我认为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有时候由于我们问题缓解了甚至消失了,所以心情特别的好,于是就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对以往的问题进行炫耀,故意地再去想一想以前问题,好像是要告诉自己彻底解决了,实际上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常常容易想着、想着就又想成问题了。所以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思维或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要去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想,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观念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其中去了;而针对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高兴劲儿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之上去。对于你认为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非常正常的、必然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和我们人的吃饭、睡觉、呼吸等是相同的,我们是不可能彻底把它去除的。我们所要解决的其实就是属于有自然规律的东西,就让它以自己的规律去运行,这样你就不会对它排斥和关注,你的情绪也就平静了,你也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你该做事情中,这样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你认真做此时此刻要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的过程中彻底地的解决了。
阿峰:恩,就像你说的,我之前的强迫思维的对象是抑郁情绪,但现在我好像又增加了一种,就是强迫关注自己的呼吸,原因是我前几天看了网上贴吧里边一个呼吸强迫的,就是老关注自己的呼吸,然后我就胡想着我自己不是经常有这种情绪吗,要是没当我想起这种情绪时就去强迫呼吸该很害怕啊,所以现在我对后者摆脱意识很强烈,有时就连自己正常地注意到自己的呼吸也人为是在刻意关注,是强迫所致,搞得很害怕,其实强迫呼吸与之前的强迫程序相辅相成,它会增加之前的情绪,而情绪的加重又会影响强迫呼吸,我想要是能先把强迫呼吸解决了,再单独去用以前的方法去解决强迫情绪,我对解决之前的情绪很有信心。杨老师,其实看看我说的话,就感觉我真神经
杨永龙:呵呵,没有什么神经的,只要按我上面所说的严格去做,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得到彻底的解决的。你回头好好回顾一下我与你的聊天记录,会对你有更多的借鉴作用的
阿峰:恩,会的。我有你说的以抑郁情绪为对象的强迫思维(经常想起那种情绪),前一段时间我无意中在网上留意到了强迫呼吸,就是刻意关注自己的呼吸(之前也曾纠结过呼吸和眨眼,但随后都忘干净了),然后一种毫无意义的杂念涌上心头,就是心想我要是每次想起那种情绪时就强迫去关注自己的呼吸那会怎么样,内心有了恐惧和不安,没有及时走开并纠结了,所以每次想起那种情绪时就伴随着去注意自己的呼吸(有时想到的可能就是“呼吸”这个名词而已,但内心很排斥)。在你说的强迫情绪的基础上又另增了这个,我不怕那种强迫情绪我之前有过克服它的经验和信心,但对后者比较在意。有时对正常注意到的到呼吸(正常人自然而然地就注意到的,不是强迫自己的)也产生了敏感和不安。其实那种情绪和又产生的这个强迫呼吸它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能还互相加重。我试图、希望先把呼吸这个问题解决了,然后再专门解决我所谓的强迫情绪,不知道可行不?另增的这个问题才出现一周多,而单纯的那个强迫情绪已有很多年,只是单纯的那种情绪(我并不害怕它)。我跟你说过在之前我也有过强迫情绪同时伴随其他具体的强迫对象,但其他的对象都短时间内消失了,只留下、完全留下了那种情绪。
杨永龙:对于你的问题来说,其实用一句话是就是强迫思维症的泛化。所谓泛化就是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或一种思维,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或思维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你一开始见到可怕的情景就想以后忘不掉怎么办,然后就让自己困扰、恐惧、焦虑,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而情绪低落,于是你又老想着自己思想有问题,伤感、压抑、情绪低落,对这种情绪产生了强迫,而后你又突然想到呼吸、眨眼,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些问题,以此类推,强迫思维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思维的泛化造成的。如果你事先就知道强迫思维会泛化,那么当你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找到了一个理由。
对于强迫思维泛化的解决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阿峰:是泛化啊,我说呢。杨老师,我决定,不管是原先的强迫情绪还是后来又泛化的任何东西,只要是和强迫思维沾边的我都不去想,出现就让它出现吧,我不去刻意暗示自己,不去进一步探究它,不管不顾任由它,该干啥干啥,给自己做一个学习、生活的计划,可行否?我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吧?有时想想从十几岁开始自己就承受这种“苦难”,别人都那么轻松,但我一直忍受着并且做得很好,甚至在一些同学朋友看来我是那么的顺,那么的优秀,这对自己会不会是一种人生财富呢?
杨永龙:杨永龙:学习计划是可以做的,至于生活计划吗可以大体计划,无需做得过于精细
阿峰:恩,其实我打算考博的,前一段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搞得又不敢太坚定了,你说也没必要吧,我还应该继续自己的学习目标?
杨永龙:当然继续了
阿峰:恩,那就好,不能因噎废食了,再说只有自己忙起来才能不敢不顾的
杨永龙: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阿峰:恩,我不再想着必须得先解决后一个了?凡事有关强迫思维的东西,我一概不去理会,即使有时念头出现了,也不去进一步探究它,任由它,包括杂念一切都不管它了,杨老师,你说对不?
杨永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为当所为——不论症状存在与否,你都不用去管,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人际交往就去人际交往,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该听音乐就听音乐,该逛街就逛街,该聊天就聊天等等,做自己生活中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阿峰:恩,杨老师,我应该坚信自己会彻底地回归正常,你也是这么有信心?
杨永龙:比如你学习累了,想要休息,这时候又想起那些个问题了,如果你这时的一贯反应是靠立刻去打扫房间或者深呼吸来走出症状就错了,这就是机械和拘泥,虽然可能也有效果,但效果是有限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累了就去做一些休闲调整的事情,比如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和同学聊聊天,出到室外散散步,或运用体育活动等来放松自己,或干脆去睡觉,这才是真正地为所当为。所以,为所当为=该做什么去做什么=行动=去生活。
阿峰:你坚信我能彻底地恢复“正常”吗?
杨永龙: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对于这些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敢的面对,一心一意去做你该做、想做的事情,用行动来达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只要坚持自己想要的成功,那么你用行动去不断努力,那么那些阻碍不仅不会吓退我们,而且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加有意义和有滋味
阿峰:我从十几岁就经历这些我认为一般孩子都没有的东西,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的人生是不是一种好处?
杨永龙:这是肯定的
阿峰:我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我所经历的呢?
杨永龙:人的成长就是一次次的遭遇创伤或挫折,以及一次次的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一次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既是习得战胜困难和障碍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追求高峰体验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我们常说“经风雨见世面”,其实就是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并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执着于所做的事;感觉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将困难、障碍和挫折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通过人类漫长的心路和时间里程,人们总结出了“失即是得”的经验——往往失去一点点将会得到一摞摞!所以用温和的态度看待失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艰难和困苦,将会使我们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拥抱新事物、迎接新未来!
阿峰:恩,是啊!有时就是因为这些内容使自己对该干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学习,运动,娱乐,休息都没了心思。
杨永龙:这个我很理解。不过只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之上,对那些内容不管不顾、不理睬,那么你也就会在行动之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了。人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你的一生是否幸福,根源还在你自己的思想观念。只要摆正了思想观念,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幸福永驻!
阿峰:恩,是啊!一切精髓就是应该不管不顾,不深究,顶住诱惑不去进一步思考它,去做自己该做的,想做的事,并全心投入把它做好!坚信它也是有规律的,必将无趣地消失
杨永龙:是的,对于你的问题好多时候其实就是一些偶然的思绪而已,虽然这些思绪可能有些奇怪、肮脏、可怕和令人担忧的,但它却和我们快乐的、高尚的思绪一样,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是每个人都有的。它遵循着这个世界永恒流动的规则,就如同日出日落一样,出来了,自然也就会消失的。
阿峰:恩,坚信它会消失,不能老光往不好的方面想,我们整天学习凡事都有其规律,我们得遵循规律,其实有时就是违背了它
杨永龙:你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面对这些思绪的时候,不是顺其它们自然的规律,而是把其它事情丢下了,全心全意地来关注这些原本正常和自然就会消失的思绪,并且还主动地控制和抵抗这些思绪,想把它们永远地消除在自己的脑海里。但这些思绪原本就是正常而自然的,又怎么可能消除得了?这就好象一个人在那里努力使自己不呼吸就能活下去一样,结果只有痛苦无比。而这一痛苦,你就更加心慌和迫切希望祛除这些思绪,也就更加拼命地用力去控制和抵抗,结果只有越陷越深,从而导致问题的形成。
阿峰:恩,这段话让我豁然开朗
杨永龙:对于你的问题解决的做法就是当问题再出现的时候,请你不要再去与它对抗了,因为它本来就是正常的,本来就是会消失的,不去管它就行了,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在该干的事情的行动中你的问题最终就得到自然的消失了
杨永龙:好了,我要上课了,以后再聊
阿峰:恩,谢谢杨老师!
呵呵,我这两天心情平静多了
杨永龙:这很好啊
阿峰:其实我发现我之花很多精力去分析,去分析弄明白我的症状,例如是强迫思维还是观念,是情绪还是行为,是情绪为主还是又产生了泛化,到底去克服哪个?我一直在想着克服呼吸,然后再单独解决情绪,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越有意回避它越不可能,其实有些东西我们不是天才我们不可能弄懂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弄懂,还不如放弃它,有时我感觉既不是情绪也不是呼吸,就是自己抵抗的心理,有时感觉自己困扰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它是虚幻的,无形的,也不知道是啥,个人感觉,你怎么看?
杨永龙:呵呵,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知道的也就只有冰山的一角
阿峰:有时我感觉既不是情绪也不是呼吸,就是自己抵抗的心理,有时感觉自己困扰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它是虚幻的,无形的,啥都没有有种这种感觉
杨永龙:我们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也不是从事着这个职业,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把它搞得那么明白,我们有自己的专业,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就没有必要放下自己的专业和生活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最明智的就是对其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阿峰:恩,你对我的感觉怎么看?,就是有时感觉症状既不是情绪也不是呼吸,而是我们抵抗的心理,有时真也不知道具体内容是啥,对吗?
杨永龙:其实就是关注、探究、排斥那些对我们毫无意义的情绪、感觉和念头等等
阿峰:恩,是啊,有时感觉是念头毫无意义的念头,有时感觉是情绪,有时是感觉,从现在开始我管他是啥呢,干自己的吧管它呢,不去体会分析了如何?
杨永龙:是啊,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只有认真而努力地去做此时此刻的事儿才是关键
阿峰:恩,对于自己困扰的呼吸,我是这样想,人怎么能困扰自己的呼吸呢,注意就注意到吧,这不应该痛苦,人能呼吸那还是证明你还活着,只有死人才没有呼吸,这是好事啊,干嘛困扰它,注意到就注意到吧,该干啥干啥,这样想怎样?
杨永龙:是啊,这样就很好。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们正在走路天上下起了雨怎么办呢,是停下来抱怨天下雨呢还是继续坚持走我们的路呢
阿峰:后者,继续走路不管它
杨永龙:那你的情况是不是在停下来探究雨是怎么来的,或者走走停停抱怨下雨呢
阿峰:该下就下,不去探究它、分析它,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
杨永龙:这是不是叫顺其自然为当所为呢
阿峰:恩,是的
杨永龙:顺其自然为当所为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念头或情绪都都不用去管,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人际交往就去人际交往,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该听音乐就听音乐,该逛街就逛街,该聊天就聊天等等,做自己生活中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阿峰:恩,该干啥就干啥,过去的不去想,下一秒的事业不去想,那样是无穷尽的
杨永龙: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管不顾,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以及要做的事情,无论任何的情绪、感觉和念头都采取不关注、不理睬、不探究、不评价、不辩论,而坚持去做自己该做的以及所做的事情
阿峰:恩,我现在对彻底走出强迫倒是很有信心,不那么老害怕了
杨永龙:这就很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过去的事来困扰我们;未来的事情还在未来,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对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去过于期望;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写作业就去写作业,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人生其实真的很简单——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去想我们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生活的很轻松、很快乐。
阿峰:恩,你说得很对!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是个正常人,我向一切困扰屈服了,我的理性思考解决不了,该来就来吧
杨永龙:呵呵,这就非常好,一旦永远有这样的心态以及行为,那么你的一切问题也就烟消云散了
阿峰:恩,分析无穷尽,我够累了,我困了,一切杂念想法念头情绪担心恐惧焦虑该来就来吧,我我的理性思维是战胜不了它的,那就不管了,任由它吧
杨永龙:是啊,这样的心态和做法是最好的!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拥有此时此刻、把握此时此刻,让此时此刻充满精彩和快乐,无数个此时此刻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无数个充满精彩和快乐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精彩和快乐。
阿峰:这是我最近的体会,呵呵,即使它们都存在我们又不是残废人,它照样阻挡不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生活,伴随着照样能去该干啥干啥,只要我们不是废人
杨永龙:呵呵,活此时此刻的人,做此时此刻的事,想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之中的问题,当我们果真这样去做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就获得了快乐和精彩
阿峰:恩,活在此刻,此刻在干啥就专心干,去干好它,享受它
杨永龙:呵呵,从92年起我就这样去做了,这样坚持了近二十年,过去没有想过的自然的做出来了,而且回顾的时候也是蛮充实和快乐的,
阿峰:恩,你是我的老师!是个善良的人!
杨永龙:呵呵,其实在这个世界之上都是相互为老师,相互为学生的,
阿峰:你是我的老师!你是个不错的老师!其实人只要活着,就应该享受生活,只要不死就应该行动。世界上比我们苦难的人多得是。只要不是器质性病变,心理的东西其实你不认为它是回事它就什么也不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强迫症!只是你的认知错误。,我一时的个人理解
杨永龙:你的个性签名中取了佛教的这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说明了什么呢
阿峰:恩,我貌似哪天在网上无意间看到的,这说明我们不用去追求摆脱任何我们认为困扰的东西,其实我们本身我们原来都是健康自然的人,没有任何问题,不要摆脱了
杨永龙:是不是说你的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所造成的呢?
阿峰:恩,是的啊
杨永龙:既然是有心所造成的,那么要解决这些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要驯服自己的心呢?
阿峰:我老是恐惧自己光去怎么怎么,时刻都想起,都注意,干什么时也想起、注意那该多么可怕啊
杨永龙:要驯服自己的心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阿峰:接受现在的心?
杨永龙:是不是要明白我们不是心的奴隶,而是心的主人?
阿峰:恩,我们是主人,而心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主人
杨永龙:你认真想过没有,你的痛苦来源于哪里呢?
阿峰:老是恐惧害怕,想着用自己的思维,理性去克服掉一切杂念,想法,念头和情绪
杨永龙:是不是迷失了自己而成为了心的奴隶呢?
阿峰:恩
杨永龙:你好好的反思一下,你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会事呢?是不是每当自己的心里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你就把它当真了呢?
阿峰:恩,是啊,老想着自己光这样多可怕,自己无论干什么时都想到、注意到该咋办,其实不可能的,你专心做别的时候自然忘却,这也是规律
杨永龙:是不是反复地想,反复地担忧,时时刻刻都在谨防自己的心再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阿峰:恩,是啊,越这样,你所担心的东西越发生
杨永龙:从这里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和心的关系是奴隶和主人的关系吗?
阿峰:恩,我自己成了心的奴隶了,心倒成了主人了
杨永龙:心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还必恭必敬、战战兢兢、唯命是从的去做什么,你越是这样,心就会越加变本加厉的折磨着你
阿峰:我要做回心的主人
杨永龙:在事实上你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阿峰:我应该是心的主人
杨永龙:你是心的主人,心是你的奴隶
阿峰:恩
杨永龙:在来到这个世界之上的时候,是先有你而后有心的,所以你才是心的主人
阿峰:是啊
杨永龙:现在你要做心的主人,就要回头回到最初的起点,在回头的过程中,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心还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阻碍你,所以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行,不要以为自己是心的主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以强权来压制它。我想你是学法律的,肯定知道历史上肆无忌惮地以强权来压制奴隶的后果
阿峰:恩,结果奴隶就会起来反抗斗争革命
杨永龙:是啊!所以我们要了解心的运动规律和本质,顺其自然,对所谓的阻碍不问不闻,一心一意去做你该做、想做的事情,用行动去追求你要的幸福生活就行了。
阿峰:恩,就是当我们的心阻碍我们的时候,面对那些心所产生,杂念,想法不要压制它,而是不管它?
杨永龙:是啊,不问不闻,一心一意去做你该做、想做的事情,用行动去追求
阿峰:不管它就行了,出现就出现吧,不对它进行压制、排斥和抵抗
杨永龙:这就等于遵循了心的运动规律和本质,当然也就是顺其自然了
阿峰:当“心”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去管它,用行动去实现我们做回它的主人的目标,
杨永龙: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坦然的面对心的那些想法、念头和情绪,对其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到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走出困境。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拿出破釜沉舟,坚持到底的勇气对其不管不顾,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到的事情
阿峰:恩,我会践行的,有时那种杂念或者想法或者恐惧焦虑的情绪还会时不时地蹦出来,我都不去管了,去做此刻你该做的,其实我担心的内容在我做事情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倒是如果我一直对一些恐惧担心抱着不放,它倒必定会发生,我的体会,是不杨老师?
杨永龙:是啊
杨永龙:请你不要再去理睬和关注它了,因为它本来就是正常的,本来就是会消失的,不去管它就行了,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么你也就在不关注和不理睬,做该做的事情之中走出来了
阿峰:恩,它出现只管出现好了,我不去顺着去担心恐惧和分析、然后去克服它了,走开做你该做的,其实坐着、无聊、休闲,它也是一种事情,只要你不去一直去想那种杂念想法和任何情绪就好了
杨永龙: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扔在那里,它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我有我要做的事情,我是来做要做我所做的事情的,当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行为,那么一切的困扰也就再不会让我们心烦意乱了
阿峰:恩,其实有时我感觉我所担心恐惧的东西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那就认为我没有必要去弄懂,我弄不懂的,管它呢
杨永龙:不管不顾,已经给你说得很明白了。这就像一个整天担心自己要死的人,突然之间对死不管不顾了,就算是明天要死,我也要活好此时此刻的自己,那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阿峰:我有时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弄明白,尤其是现在泛化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意志去消除它,其实我弄不明白的,也消除不了,那就屈服吧,它来就来吧,我只要活着就好
杨永龙: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你做了心的奴隶,后面的认识也等于开始做心的主人了
阿峰:恩,我要践行了,这是最主要的,我现在的认识是,管它是什么呢,我都不去分析探究了,我的理性思维弄不懂我到底怎么了,也战胜克服不了它,那它来就吧,管它什么念头想法和任何的情绪,都不管它了,做自己的吧,我是活着的
杨永龙:所以从现在开始抛开对它们的关注、探究、辩论等等,别去管它了,让它随意的来去,我们自然的过自己的生活,自然的做自己该做的以及想做的事情
阿峰:恩,做自己的事情,干好它享受它,哪怕是闲着,无聊,也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需要用心去做好的,它来就来吧
杨永龙:这就对了
阿峰:恩,如果我这次好了,人生以后再有的什么困苦对我来说就不值得一提
杨永龙:是啊,这样的经历就会让我们更懂得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阿峰:恩,我要亲自用行动去实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