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我结交他人的动机很自私

(2010-02-02 08:58:09)
标签:

教育

他人

人际关系

动机

缺点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老师:

您好!新年快乐!我是一个特别好强的人,可是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却怎么都不满意。我长期活在想象中别人的看法之下,希望每个人都喜欢我,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我看到别人比我有人缘我就很妒忌、很难过。尽管有些人并不重要,但如果看到他(她)喜欢其他女生甚于喜欢我,我就忐忑不安。但我越是强求,人缘反而越差,失望又进一步使得我易怒、喜欢指责别人的过失,变成一个尖酸刻薄的人。

这些失望可以来自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人往往会忘记,可在我这里就会累积起来,成为心理负担。比如:几次约别人出去玩她们都不愿意去;我加了两个人的QQ她们没答应;我在网上和她们聊天她们没回应等等。这些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令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是不是讨厌我,甚至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每次被别人拒绝之后潜意识就立刻这样反应,真不明白,我怎么就不能乐观一点呢?必须承认,人际方面,我对女生比对男生敏感得多。有一点非常严重:我时常拿自己和同龄人比,越比越觉得孤独,越比越觉得自己形单影只。

我认为,我结交他人的动机很自私,对别人也要求过高,所以经常感到别人忽略我或对不起我。我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了,并为此非常痛苦,现在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自卑不已。老师您能帮帮我吗?衷心地感激您!

这位朋友:

您好!从你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你是一个具有完美性格的力量型之人,这是你多年有意无意形成的性格所造成的。比如做事深思熟虑、严谨拘泥,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善应变、认真刻板,对他人反应敏感,责任心过强、理想主义,独断专行,喜欢操纵一切等等。所以提出如下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强调正面观点,减轻负面看法。

其次,你有最大的潜力取得成功(发现自己的长项,并积极投入其中而坚持行动),但别让你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

第三,世事难以尽善尽美,放松些。

第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人和事不必过分强迫,可以放松而不必感到内疚。

第五,停止支配他人,不要把别人看成“傻瓜”。没有人喜欢无耐心,专横的捣乱鬼。

第六,只要你放开胸怀,自我检查缺点,承认缺点,并针对自己的个性缺陷多思索,多纠正、多领悟,那么他将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就是说要改变不良的性格需要较长的时间、恒心、信心和决心,当自己的新习惯取代了旧习惯之后,你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你说“希望每个人都喜欢我,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情景层次、成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性格特质各异,对他人以及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所以虽然人们这样希望,但并不会总是这样想,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想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这就是说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力所能及的是承认、理解、接纳、尊重、关心、关注和欣赏他人,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这些,那么别人才能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所以在此我要对你说的是: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

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予别人。

如果你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

如果你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

如果你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

要真心真意的这样做——不是因为你寻求个人的获得,而是因为你真的要别人获得——于是你所给出去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上。

关于你的人际关系改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首先,要遵守处理人际关系四原则:(1)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2)会话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要创造良好的会话气氛,积极和明确的说话方式;对他人的话必要时加以赞许或首肯;适当加以提问,给别人以某种暗示;在倾听对方谈话时,适当地予以反馈(例如,身体前倾的姿势;视线的注意;点头或微笑)。(3)在听到对方的内心秘密后不要把内容泄露给他人。(4)不在背后批评别人,保住对方的面子。

其次,要注意说话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比如与父母说话要多倾听,即便是父母把话说错了,也要把礼数放在前面,以建议或征询的方式表到自己的看法;与妻子说话特别是发现妻子有错误的时候,要在不存在第三人的前提之下平心静气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朋友说话,要有第三人存在则不可指责其缺点等等。

第三,要真诚地尊重、肯定和抬举他人,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肯定和抬举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亲近和赏识的方法之一。所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恰如其分的给予尊重、肯定和抬举,势必会获得他人尊重、亲近和赏识。

第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理解他人,用宽厚、大气量、不及较小得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出现了问题多看自己的不足,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结交到朋友。所以我们只有在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人基础上,才能赢得他人的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所以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换诚的心态和行为来与他人相处,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也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更加友好的相处。

第五,关心和注意他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被他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乐油然而生。所以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比如当别人遇到困难和阻碍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帮助、问候和体贴,那么他人也就会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友好、亲密的朋友关系。

第六,做到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在谅解的基础上去适应他人,绝不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及指责和埋怨对方,更不可以搬是弄非不在他人背后说长道短。当听到别人说你的长短,你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冷静沉着应答,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就是这个意思。在开玩笑或说幽默的时候,最好不要针对他人或以他人的缺点,而要说一些与某个人无关的性、天气、佛的有关幽默或玩笑。

在做好以上六点的基础上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⑴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众人的面前,即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反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所以你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

⑵要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与他人共同分享;给他人提供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当他人遭遇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

⑶要胸襟豁达乐于接受他人及自己。当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不失时机的给予赞扬和祝贺。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情绪具有传染性,即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

⑷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并给予以表情、手势、点头等方面适当的反馈,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和不满需要发泄时的倾听,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水平;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给他人提意见、指出错误时,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及他人自尊心;与他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

⑸争取多沟通多交流。不要因为大家有些误解而避免交流和沟通,而应主动与大家沟通,参与大家的讨论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⑹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平时对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纠纷,不要太耿耿于怀,该忘的忘,该原谅的原谅,该和解的和解,不要太放在心上。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做主要的事情上。

⑺要抽时间多参与集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爱好结交朋友,也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切磋思想和体会,达到融洽人际关系的目的。

⑻遇事须仔细权衡斟酌,具体应对方法一般需要四个程序:第一是面对它;第二是接受它;第三是采取办法“处理”它(在时间上可急可缓,其中还可以运用很多划分、化解等技巧);第四是无论处理得如何,都要放下它。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处事,避免走极端。

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借鉴参考,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教授:

谢谢您!您说得很对,我会努力根据您的建议改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