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陷入了一种强迫症的东西里
(2009-07-22 07:43:32)
标签:
心理现象强迫行为初二下学期心理老师选择题 |
分类: 强迫 |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高中生,即将进入高二。
从初二下学期以来我就陷入了一种我认为是强迫症的东西里,而且越陷越深。一开始,我只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反复地核对答案,尤其是选择题答案,生怕对错;但后来,即使平时做题我也很紧张,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填错选项,所以不断核对我填的选项是不是我想选的那项;再后来,看课本甚至课外书时,我都会被某种力量强迫着去逐字逐句默念,一旦扫读,便会觉得很不踏实,觉得这是一种敷衍。最近,我发现类似的情况蔓延到了我的生活中,为了不重复一些动作,我洗碗时会拼命冲洗一只碗直到我没有耐心再继续,有时也会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源开关半天,其实并不是真正在检查,因为第一眼我就知道它已经关上了,但若不盯多两眼,心里会很难受,很不确定。有时觉得自己很荒谬,在家里都没有踏实的感觉,总觉得下一秒会不会因我的疏忽发生些什么。当我妈妈在身边时,我才会感到舒服一些。
我现在很恐惧做题,尤其选择题,恐惧看书,尤其课本,恐惧洗碗,恐惧出门前的关灯、准备随身携带的东西(我很怕漏带),尤其是锁门。我发现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毛巾挂得稳不稳,水龙头关上后是真的关上了吗,我觉得很可笑,因为即使我没做好这些也并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但我就是要检查,然后才能安心,否则会很不确定。
我也思考了很久。我想这是源自一种内心的压力,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父母施加的,但当我和他们沟通了这个问题,也获得他们的理解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可能是我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过于好强,急于获得成功。于是我离梦想越来越远,我变得更加浮躁,我觉得强迫症在妨碍我前进。
最近我很难静下心学习,也许是我把障碍放大了,我努力逃避作业,它们令我远离我的梦想。我总是幻想着也许某一天,我可以突然醒悟,将强迫症彻底摆脱。然而现实一次次地让我失望。
我现在就读的高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身边有着无数优秀的人,看着他们勤奋之余的轻松,我很难过,因为我不是怕吃苦的人,之前因为强迫症带来的无奈,我只好成天地泡在题海中,因为我知道我的效率很低。但慢慢地我没有耐心了,这种不公平让我痛苦。放假,我更容易选择懒惰,逃避,放弃,空虚,而不是挣扎。
我曾经专注于学业,在我看来学习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成绩也从来不让我失望。或许是过去太过顺利,如今面对挫折,面对障碍,我发现学习变成了我所害怕,所厌恶的东西。但我深知这是危险的状态。然而我却浮躁得没有良好的心态好好面对学习。
另外,初三到现在,我一直和一个男生谈恋爱。是第一次,于是很小心很珍惜。我猜想,这会不会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因为我竭力瞒着父母,努力不让这事影响成绩,我内心还是一个好学生,也许这又是一种压力……
前几个月我找过学校的心理老师,那时心态调整得很好。她说,战胜这种症状的办法是暂时顺势倒下,在一次次倒下之后便不会再恐惧,它也就再也影响不了我。我之前做到了,我心甘情愿地花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做完一张卷,看完一章书,平静地看着年级排名从已经很糟的170多名掉到280多名。但是我现在却做不到……
我学习时那么小心谨慎,是因为我总是想到高考,想到一点疏忽也许就会影响高考……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考试时,一次我真的填错了选项,但在我发现并修改时,我内心异常平静,像是突然摆脱了强迫症一般。
我需要您的帮助,万分感激您能在百忙之中帮助我。
这位同学:
您好!认识你很高兴,同时也很乐意于你共同探讨你所提出的问题。
你既然说“从初二下学期以来我就陷入了一种我认为是强迫症的东西里,而且越陷越深”,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个强迫症究竟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动作,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锁,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策划案,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本来你在初二的时候做完作业“核对答案,尤其是选择题答案,生怕对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你不去在意它,那么它就不会对你产生什么不良影响,但是你却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总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结果越是努力地克制就越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这就是你的心理老师所说的“暂时顺势倒下”,同时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在意就在意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慢慢地你心绪就会放松,对症状的出现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紧张了,久而久之,当你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这种症状也就逐渐消失了。
其次,当症状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不去做,不要和它进行“硬顶”、“硬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做该做的事,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第三,你的问题的出现是过于理智化和完美主义的表现,所以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着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要改善你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即对任何事都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对自己所做过的事进行评价。比如,选择题自己已经选出了答案,错了就让它错去;扫读了书,即便是没有记住就没有记住;碗没有洗干净,就让它不干净;担心灯没有关掉,就让它没有关掉;毛巾没有挂好、龙头没有关好,由它去,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刚开始你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反应,只要你不管不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第四,一般强迫性行为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可以接受自己现在担忧的现状,就像上面我说的那样,担忧自己做题出问题,那就让它出问题吧,担心自己的扫读没有记住,那就让它没有记住吧,是你的意志导致了强迫行为的发生,那么也由自己的意志来克服强迫行为的发生,在接受的基础上,慢慢地将注意力转到其他应该做的事情上,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随之解决的。
第五,你的问题关键是把自己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泼的心之锁进了牢笼。要砸碎牢笼让自己的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就需要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绕进强迫行为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概念和习惯,在你怀疑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时,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在洗碗时,让你的父母一发现这种情况就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你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当你看书、做作业或做一件事即将收尾、由于追求完美,迟迟不能完工时,就可以对自己大喝一声:“当断则断,不要多此一举!”有时发现自己棒喝的力量不足时,你还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同桌和父母在必要时棒喝一下。只要你能把这个方法坚持三个月以上,那么你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或消除。
第六,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症状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放松的目的。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分析及其建议,相信对你的症状缓解或消除肯定有所助益,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早日走出困境,健康而幸福地融入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