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付出后没有结果怎么办
(2009-03-30 07:24:29)
标签:
他人自我暗示自信心倒好杂谈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我最近遇到了比较烦心的事情—— 就是我学驾校考倒桩的时候,本来我一直倒的比较好。可是考试的时候因为椅子的原因没有倒好。我那些师姐师哥本来在练习时倒的都没有我好。可是他们居然都过了,只有我没有过。我真的觉得很不甘心啊,今天师父叫我去练习倒桩,他说只要这次倒好了你就可以和师姐他们学习后面的东西。可是不知道今天时怎么的,就是倒不好啊。看见他们都在学其他的了,我很是不甘心啊。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就时很不爽。而且现在很没有自信心。现在倒桩时一塌糊涂,甚至还当不了一个新来的。我真的好郁闷啊!
每当遇到紧张的情况我就感觉很压抑,高考就是这样的,我在压抑的环境下,很是没有自信心和进取心。我今年都20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是长不大。和同龄的相比,我感觉自己很没有用。有时候明明自己很行的,就是因为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我真的很压抑。
现在我还没有女朋友,看见其他人漂亮的我就感到很压抑,可能时感觉那个女的为什么不选择我吧,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我一直都没有勇气说,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有时候很迷茫,真的很迷茫。我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而活。我很迷茫,因为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对待不公平的事情;因为我不知道我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和挫折;因为我一直那么那么的努力,却换不来成功和别人的认可;因为我生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有关他们的事情;因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是否适合我;我很迷茫,因为每一次的迷茫都那么那么深深得刻在我的心里。他们有时候压的我好难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或许这对我真的很难,很难。
我想取的成功,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可是,这些一直都没有,没有……。伴随着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付出后没有结果的答案,难道是我的方法错了吗?学驾校时,师父最喜欢我,我平时考倒桩也很好,就是考试时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真的已经很用心了,真的很努力了……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你“考倒桩”屡次失手的问题,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目的颤抖”——做某件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就会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砸。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砾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逢赌必赢;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输得一败涂地。就拿你练习倒桩来说,你平时没有去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也没有反复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所以你“一直倒的比较好”;当你在考试的时候看到别人考得比较好,就在内心一直要求自己表现得比他们好,做得比他们更优秀,这时候你的心里就会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样就导致了上下肢乃至全身肌肉的配合不协调,而使平常所形成的熟练的动作技能程序被打破,进而导致了我们的技能不能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的失败。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把所做的事儿看作是什么大事,其实人生在世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是大不了的事,凭我们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其自然,只要你不再去过分在意它,不去管它能否考过,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些的时候,那么你也就轻而易举地把所做的事情做成了。
其次,出现“倒不好”的情况后,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要求自己怎么样,而是用一种练不好就练不好吧,只要我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当你用这样的心态来联系的时候,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竟然能很好的掌控倒桩了。
最后,做好失败的准备。准备失败,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更大的放松心情减轻紧张和焦虑。当我们以准备失败的心理来看问题时,你就会有令人欣喜的发现,内心的压力又会小了许多,做起事情来也就如意了许多。
你说遇到做其它事或遇到自己感觉如意的女孩子“就感到很压抑……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我一直都没有勇气说,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①是把别人太当一回事了,也就是认为别人什么地方都比我们强,所以在遇到自己感觉如意的女孩子时,就特别紧张、激动,以至于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也和你一样有一点紧张,这是正常的心理。②是你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了,也就是认为自己在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在做事或遇到异性时,就会觉得大家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自己,以至于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或讲不好,生怕别人笑话自己,而显得非常敏感,结果越敏感就越恐惧越焦虑,越恐惧越焦虑就越把事情做不好。③是你过分关注“想取的成功,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这是我上面所提到的“目的颤抖”。你太在乎了,太看重了,你的心就会颤抖,结果是恐惧抑制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内涵,这就是说十全十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的人,而最受欢迎的恰恰是那些把真实的自我袒露在他人面前的、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所以你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去过分关注对方对你的印象如何,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只要尽到了自己的礼节和真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次,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之上的所有人都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这就是说那些社交能力强的人在与陌生人结交之前也存在着紧张和焦虑心理。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实,那么我们再与他人接触时也就会减缓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第三,那些在社交之中表现得谈吐风雅、举止大方的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结交之中而练就的,我目前在与他人结交之时虽然有点紧张焦虑,但是对于成长中的我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当你这样认为时,那么你的紧张焦虑也就会降低许多。
第四,不要过高估价对方,认为自己不如他,甚至一无是处,应当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你比如招聘你的人虽然大权在握,风流倜傥、超凡脱俗,但是由于他们忙于赚钱和应酬,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底蕴则很可能低于你,这样就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消除和缓解紧张的目的。
第五,在与领导、长者、异性交往中,不要过分考虑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和性别,不妨把这些人看成是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使自己在感情上与他们接近些。这样你就可以与他们相处得自由自在,不再拘束紧张了,当然你的紧张焦虑也就会自然消除。
第六,不要关注别人的赞许。当你渴望的赞许未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时,会使你十分沮丧和痛苦,产生自我挫败,自信心受到伤害。赞许毕竟不是人类必备的需要,过多的追求赞许,会使你花费大量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你不能自由自在的进行交往。因此,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
第七,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比如当你要认识一个想要认识的人时,你可以说“你好!认识你很高兴,但是由于很仰慕你,所以见到你有点紧张,请你见谅!”,当你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之后,你的紧张和焦虑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八,不要去想与你说话的是谁,不必拘谨、担心和过于认真,也不要事先考虑,想说什么只要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不要考虑自己的语言他们能否听懂,是否接受,只要开口就说,这是克服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所以在与他人特别是异性交往时,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去想自己说出的话是否正确,也不要考虑他人怎么去想你所说的话,只要是与他人的交流就尽管说出你到嘴边的话语,这样你就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风格的机会,也就把握了主动,当然也降低或解除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发生。
第九,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受压抑的胆小的人说话时声音明显细小,信心不足。要注意提高你的音量,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科学的对比实验的解释是,大声说话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到压抑的潜能,同时也能使你的胆量在大声说话中得到扩张。
第十,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当你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
第十一,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异性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他行,我也行。他能做,我也能做。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正在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
第十二,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他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当然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你,使你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的情况。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合适与否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谢谢杨老师,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的。——小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