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162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的女儿与一位男生关系很近怎么办

(2009-03-02 07:25:21)
标签:

教育

育儿

和乐

女儿

身体变化

分类: 教育学习

老师:

您好!我的女儿上高一,可是和高二的一个男生关系很近,我们给她转学也没阻止住他们的交往,我们不给她买手机,她就借别人的天天晚上背着我们发短信,还把男孩的照片放在枕头下,有时偷偷的哭,没有心思学习,急死我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能这她做什么,我们全做了,就是不学习,本想让她学文科,可是她想学美术,就依她学了,但是学起来也不努力,真是没法子了,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可是怎么也管不了自己的孩子,真是又急又气,一点办法也没有。请您一定要指点一下我,帮帮我吧,拜托了,谢谢!——一位不知所措的家长

这位老师:

您好!你说“我的女儿上高一,可是和高二的一个男生关系很近” 其实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正常的事儿,只说明你的孩子长大了——她已经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感悟、经验、探索、实践、创造和总结获得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以及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成长过程了。这时候的女孩与男孩对异性同学互有好感,相互走的近一些以及相互之间说一些悄悄话之类的行为和表现,其实是身体、心理、社会现象的正常表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这个时候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用心灵去沟通、理解,教会孩子正确的爱。其实,男女生在一起并不是我们世俗所想象的那样亲密接触。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的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明我们的孩子,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之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的知识没什么两样。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和指导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尤其是鼓励孩子和同学广泛接触,相互交流,共享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但是作为老师的你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转学”、偷看孩子日记和随意翻动孩子东西的方式来围追堵截,显然使有失偏颇的。这不仅不能让孩子“回头”以及静下心来学习,而且还会出现“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局面,当然你与孩子把关系闹僵,孩子“学起来也不努力”的情形也在预料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建议你专门抽出一个时间来心平气和、和谐融洽的与女儿进行一次长谈,在长谈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但是我们仍然把她当作幼稚不懂事的孩子来看待,这显然有一定的错误;另外要坦然承认本来女儿与那位男同学是异性之间友谊,但是我们却过于敏感的把它当作是“谈恋爱”了;本来我们知道了女儿与异性交往密切的事儿,应该做的是交流和探讨,让女儿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的成长,但是在情急之下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实这是“爱心之切”引起的过失,希望女儿能体谅父母的苦心;……。通过同理心来达到平息逆反心理,取得孩子对父母信任的目的。

其次,父母应当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时间,以尊重和信任孩子来换取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并顺其自然地给孩子讲述一些自我身心保护的一些常识和技能技巧(比如,男女之间相互接触的距离,自己隐私部位的保护等等),以及对他人负责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思想和意识(比如给孩子讲一些这个社会表面思想开放,实则传统保守,特别是在对待性方面90%以上的男性有处女情结,80%以上的女性希望自己的配偶是第一个,这个问题直接牵扯到我们未来的幸福、愉悦和快乐等),使孩子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你的“扶持和修剪”。

第三,爱是人类的一切,爱是所有感觉的总和,当然也包括中学时代的“练”爱,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批判式、反省式、定性式的方式方法对待它,更多的是往阴暗的一面看和想,而忽视了“中学生恋爱”的动态性(感悟、经验、探索)和成长性(实践、总结、创造和升华)。动态性和成长性本身就包含了不稳定、不确定的诸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以最佳的策略——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还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心灵丰润、健康与成熟的。对老师、家长的教诲,同学、社会的影响,他们同样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这一过程说白了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所以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得到尊重。

第四,你给孩子转学、阻断孩子与异性交往的一个原因是“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其实你的这种做法导致了孩子目前的状况——许多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的学生,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导致了学习涣散。我们知道精力是一个伸缩性极大的东西,它受情绪的强烈支配。心情好时,山欢水笑浑身是劲;心情不好时,风愁雨泣无精打采。情感心理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又有非常高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因此,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造成学习负面效率,相反还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正态分布之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而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只能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不良的诱导或阻碍。对于“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的言论者如果我用一句大不敬的话来说的就是:只知道制造读书的机器而不知道创造情感丰裕的人,他只能对社会贡献残、次品。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自毁就是证明。因此,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情感发展升华,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第五,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与自尊心,遇到事情时,尽量用平等、协商的口吻跟孩子商量,变严厉有余的管教为循循善诱的引导。

第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爱孩子就应该接纳孩子,孩子对异性同学有情感,说明她长大了,她与异性同学交往并不是什么犯错误的行为,而是学习成长与成熟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这份情感,以愉悦、宽容以及欣赏的姿态给予关注、关怀、诱导,我想孩子也会向父母敞开胸怀,真心接受父母的关注、关怀和诱导的,相信也会以加倍的努力来下功夫学习的!父母的真心接纳还会使她心情和乐、精力充沛,当然学习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成绩的提高也会水到渠成。我们知道和乐的心境可以激发精力,精力也会因心情的和乐而越用越多。对于孩子的这件事儿,作为父母一定要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也就是督促和鼓励她去创造未来幸福、快乐、愉悦和爱,相信孩子也会因为为了自己和“他”的幸福生活而加倍努力的,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欣赏和激励孩子珍惜现在,发奋学习,最终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当然也是我们所期望的。有机会告诉孩子常到我的网站浏览学习,说不定会获得助益,而尽快成熟成长起来。

从以上所述,我想作为老师的你肯定会认同,也相信你会有更好的方法与孩子拉近距离而愉悦和快乐的接受你的“扶持和修剪”的。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成功!

老师:

您好!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您的回信,听了您的教诲,我真的感觉我作为家长在教育青春期孩子方面有很多欠妥的地方,我会按您教我的方法,一点点改过来。

可能由于我是一个小学教师,平时要求小学生惯了,总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到了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还想让她像小学生一样听话。现在她渐渐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总以为她还小,很多事总想包办代替,是我的不对,谢谢您的指点。我想我一定会在这方面多动脑子,与孩子常沟通,使自己对家长信任,有话敢说,与孩子共成长,衷心地谢谢您!

我会让孩子常常光顾您的博客的,我是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您写的那么多好文章,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冒昧地给您写了一个邮件,没想到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真的让我们太感动了,谢谢您!——您的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