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心意六合拳“三节论”

(2017-04-04 15:57:30)
标签:

心意六合拳

体育

文化

分类: 非遗国术文化-心意六合拳


2014-05-05 达伍德编写 心意武学会馆

http://mmbiz.qpic.cn/mmbiz/3mdSXkPML8QoUOk7dYOicb6tRQU9JJDL5tELbJiaETDrtX8ia1TKJoHPhOK4hNhlg46s5qO7RxI6v3N1Vmbgqtw0g/0

心意六合拳理论中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人体的细分。心意拳三节论提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以人的整体而言,头为梢节,躯干部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以头部而言,天庭以上为梢节,鼻部为中节,地阁以下为根节。以躯干部而言,颈项部为梢节,胸部为中节,脐下丹田为根节。以下肢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若以手而言,指为梢节,掌心为中节,掌根为根节。总之人之一身,无处不有三节,三节之中又各分三节。

在拳中,“若无三节之分,即无着意之处.盖梢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根节不明,动辄跌倾”。这就说明,如果对三节不明,那么在意、气、力的练习时,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始发,应该在哪里含藏,应该在哪里发放,必定茫然无知,练拳、练功时都会分不清劲节的转换变化。

气自丹田生,劲由腰中发,所以丹田与腰部既是全身中节之中,又是全身根节之根。根节是劲气的发源地,中节是劲气的含藏之处,梢节则是劲气的发放之点。故言,发之于根节,变化于中节,运达于梢节。明确了三节,才能逐步掌握和运用好劲气的催发、含蓄、发放,着意才能有的放矢,明劲、暗劲、化劲才能最终准确地体现出来。练时三节必须分明,用时三节又必须合一,所以叫分而有三,合而为一。

在心意拳理论中,之所以要把一个人的整体区分为三节,其意义和目的完全在于对劲、气的运用。从三节的运动规律来讲,终不外乎起、随、催。这就是说,梢节起时,中节一定要随,而根节必须要催。这是因为梢节之劲来源于中节,中节之劲又来源于根节。当手进攻时,肘一定要沉,肩一定要催,肩催则动力到肘,肘催则动力到手,三劲合一才能有推山之力。手足之劲源于肘膝,肘膝之劲源于肩胯,而肩胯之劲气总源于腰腹,所以说“一身之劲在于腰,一身之气在于腹”。拳经云:“三才三身非无因,分明配合天地人;三元灵根能妙用,武艺之中即超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