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短线调整不改大趋势

(2025-08-15 08:57:48)
标签:

公众号huangyq8128

分类: 证券市场

A 股短线调整不改大趋势

周四早盘,A 股三大指数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小幅高开后便震荡冲高,沪指更是气势汹汹,盘中一举突破 3700 点,牛市的光环似乎愈发耀眼。然而,大盘的牛市气氛没能改变市场博利的属性,表象做多情绪也往往难以掩盖其内在的复杂性。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短线投机行为暗流涌动。很快,三大股指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扯,纷纷出现冲高回落的态势,并且伴随着放量做空的迹象,给市场增添了一丝不安的氛围。

 

午后,市场的颓势进一步加剧,三大股指连襟跳水下跌。最终,沪指以 0.46% 的跌幅收盘,深证下跌 0.87%,创业板下跌 1.08%,均收出一根带上引线的中阴线。这一 K 线形态,仿佛是市场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在技术层面上昭示着大盘短线调整的来临。

 

近期,机构投资者的声音在市场中不绝于耳,大多都在高呼 A 股开启了慢牛行情,甚至宣称这是十年一遇的大行情。他们的言外之意,似乎是在给广大散户吃下定心丸,让大家忍受住暂时的亏损,静待大牛的全面爆发。然而,现实却给投资者们泼了一盆冷水。在本轮 A 股的慢牛征程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未品尝到盈利的果实。赚钱的,仅仅是极少数量化交易的机构投资者,以及那些抱团控盘的机构,而且他们的收益也更多地停留在纸面上。

 

自大盘突破 3500 点之后,市场便陷入了一种奇特的个股轮动节奏之中。多数时候,呈现出涨少跌多的局面。就拿周四来说,大盘两市放量成交超 2.2 万亿,如此巨大的成交量,本应是市场繁荣的象征。但令人遗憾的是,个股却超4600 只下跌。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相较于大盘在 3500 点之时,他们的账户资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缩水。不得不说,A 股的运行模式独具特色,即便在大盘慢牛上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通过复杂的轮动来收割散户的财富。

 

在股市中投资,亏钱似乎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回顾过往的经验,无论是在牛市的喧嚣中,还是在熊市的低迷里,A一赢二平七亏损 的局面始终如顽疾一般,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投资者对于在股市中遭遇的亏损,大可不必过于耿耿于怀。相反,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反思投资失误的根源,努力提升自己的操盘能力。毕竟,近期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赚钱的机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是否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否精准地把握住那些大涨的牛股。例如上纬新材、ST 宇顺、舒泰神、长城军工等个股,在近期都出现了翻倍甚至几倍的惊人增长。这无疑是在提醒广大投资者,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股的选择上,切不可一味地守着老旧的投资思路,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择股策略,从而提升在操盘过程中把握机会的能力。

 

如今,大盘在技术上已经明确出现了调整的信号。但此时,投资者不仅不应灰心丧气,反而应该振奋精神。要知道,在 A 股强势冲击新高的大背景下,即便出现短线调整,其回落的空间也不会过于巨大。而且,这种调整往往会充满反复,而这恰恰为投资者创造了重新择股操作的宝贵机会。从大盘的技术趋势来深入分析,当前大盘的调整绝非大周期反弹行情的终结,而更像是上行过程中的一次震仓蓄势行动。通过这种震荡,市场更多地是在夯实 3600 点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点位,甚至不排除在调整过程中出现再次抢筹做多的可能性。

 

从市场消息面来看,监管层对于稳住股市的意向依然十分明确。就在周四大盘刚出现技术调整的关键时刻,央行便迅速发布了一则大利好。据人民财讯 814 日电,央行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815 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 5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 6 个月(182 天)。这一举措,无疑是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助于极大地提振市场做多的热情。从实际效果来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大盘持续调整的风险,为 A 股重新开启反弹增添了更多的希望。

 

在个股选择方面,投资者不妨紧跟市场热点,重点关注那些中报业绩大幅增长的个股。这类个股往往具备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在市场调整过程中,更有可能凭借自身的业绩优势脱颖而出。同时,具有重组收购预期的个股,由于其潜在的资产整合和业务拓展空间,也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此外,有机构举牌的个股,通常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对其价值的认可,往往也会在市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和上涨潜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