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盘综述股市研究房地产胡主席访美通货膨胀经济时评民生民权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 |
1月18号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这或许意味着一季度货币政策的调控监测范围,将扩大至基础货币及银行信贷之外的股市、债市等在内的其他融资领域。如此加大调控范围,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我们来读一下相关数据就能体会的到。
先来看房地产市场,尽管去年经历了政府的调控,来自银行信贷渠道的房地产开发资金增速显著放缓,但来自于企业自筹渠道的房地产开发资金却大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来自于自筹渠道的房地产开发资金26705亿元,增长48.8%,这一增速较2009年增加了31.9个百分点。这说明众多的闲散社会资金还是多数流入房地产市场,促进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再来看证券市场,2010年A股总募资额达到10016.32亿元,已经相当于全年人民币信贷的约八分之一。造成如此大融资量的原因无疑是新股发行速度太快和一些上市公司再融资带来的。融资额无限量的扩大,吸干了市场上的流动性,所以股市才疲惫不堪,难以正常发展,并直接威胁到新股上市的进行。
如果能较好的抑制住以上房地产和股市融资规模的无序扩张,不仅缩小股市上商品的供应量,而且能够有效增加市场流动资金量,这对于股市的稳定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利好。政府如此决策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增加股市投资的吸引力,为股市这个热钱池子做好开源工作,因此说严控社会融资规模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