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我的七大属性及反安装(一)

(2019-01-10 19:13:39)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小我的七大属性及反安装(一)

小我、圣灵、上主、圣子,这些都没有办法描述,我们都是姑且描述。从这个角度说一点,从那个角度说一点,就像有一堵墙堵在心里,从这个地方敲敲,从那个地方敲敲,有一天豁然开朗,就知道了,超越文字地知道了。在此之前,我们对小我就只能姑且阐述一下。

 

1、小我必须随时捍卫自己的存在感

 

今天,有一位朋友还说“我怎么这么在乎自己的存在感?”那就对了。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放下小我之前,我们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存在感的。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小我本身是虚幻的。

 

就像我们用高速摄影拍摄城市的夜景车流,你会发现你看不到车,而是光线,尾灯都连成了一线。然而,那个线是不存在的,必须高速摄影,才能达到那个效果。再比如,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我拿着一支点燃的香,绕圈转动,你就会看见一个圆圈,但实际上,圆圈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认为“眼见为实”,你就会认为这个圆圈是存在的。我为了让这个圆圈“存在”,就必须很快地、不停地转,不能有任何停留,而且要快转。

 

同理,小我之所以捍卫自己的存在感,就因为它是假的,它需要不断地被维护,需要你不停地“在乎”。如果有一天你不把它当真了,你认出它是假的,你就不会为它辩护了,它也就不会存在了。

 

比如版权问题,我现在不介意任何人分享我说的话,我觉得那是我的荣幸,他付费不付费,署名不署名,我都不介意,只要能益于人就好。孟迁是虚的,他是早晚要消失的、非常暂时的一个现象,你不用太在意他。我们的真相是一体的爱,只要有益于人、只要是爱,孟迁这个有形有相的暂时载体,就很荣幸了。

 

你只要认同小我,你只要没看清自己不是这具身体,没看清自己这个人相不是真的,你就没有办法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存在感。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人需要为此羞愧。即便你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了,也没必要骄傲,因为骄傲也是这个人格在骄傲,你又把它当真了。所以,你不捍卫自己的存在感,就相当于破了“我”相了。

 

2、小我必须有所排斥

 

如果小我不排斥,它就脱离不了一体了。所以,小我必然要排斥,才有存在感,才能够证明分裂发生了。别忘了,小我的源头是分裂之念,它所有的行为、感受,都要服从这个源头。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而且也服务于它的源头。所以,既然小我的源头是分裂,它就必然排斥,必然讲究特殊性。小我为什么如此迷恋特殊性呢?它的根源就在于,这是分裂的证明。如果你没有分裂,你哪来的特殊性呢?只要有特殊性,就证明分裂必然发生了。所以,小我是绝对要把特殊性紧紧抓在手里的。

 

我创造的氛围,比如我带的工作坊、朋友聚会,只要是我发起的,我是主导,我会非常欣慰那个氛围中有两个特色。一个是,没有谁是核心,没有谁比别人更重要。就算我是老师或带领人的身份,也会出现很长时间我不说话,而只是听大家说话。我会听得津津有味,看着大家就挺高兴的。大家也不用照顾我,我也不用照顾大家。有时候出现问题要我回答,这个时候我才会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但这个是自然的,没有任何强迫性和伤害性。另一个欣慰是,没有谁会被排斥。就是那个场域中,没有人是次要的,没有人是被忽略的,没有人是不被欢迎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很放心,他一定能得到“众人当中的一份子”这样的身份,他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无论他是怎样的性格,无论他学得怎么样。就是没有核心化,也没有排斥性,这样的氛围我觉得才健康,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应该是这样的氛围。

 

每个人都有权利、都有机会表达自己,而且每个人表达自己都不感觉意外。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身份感,会觉得你是学生,或者你是刚来的,好像学生、刚来的,就一定比老师要差,好像老师才是答案。这些角色化和定义,都充满了排斥性。没有这些特殊性,所有人都是很自然、很自在的,他讲很多话也很自然,一句话不讲也很自然,他们同等重要,没有谁被排斥。我觉得这样的人际氛围、聚会氛围是很健康的。

 

关于排斥的表现太多了。比如,以血缘为核心,就会说:“这不是我亲生的,跟我没血缘关系,靠不住”,“非我族类,其心必诛”,不是一家人,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个国家......,就是这种排斥;以地点为核心的地域性排斥,我是北京人,首都的,你是河北的,咱们不是一起的。上海、香港等发达城市就有很大的排外;以身份为核心,战场上,将军就把知识分子称为“秀才,手无缚鸡之力”,而知识分子就把将军称为“武夫,鲁莽”。这些都是排斥,千奇百怪的排斥理由,人们总是通过排斥来确立自己的独特性。

 

“我是快板里相声说的最好的,我是相声里快板打的最好的”,整个社会都追求“最”,“唯一”,所有媒体报道一个人物的时候,都是突出他的特殊性,否则没有办法报道。

 

所以,排斥性在社会上是非常普遍的。

 

3、小我必然把过去当真

 

所谓疗愈,不外乎从过去中解脱。——奇迹课程

 

如果你完全从过去中解脱了,那你就完全疗愈了。过去为什么对小我那么重要呢?因为小我依赖过去而蕴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我只会从过去中学习,所以,小我投射出的世界非常尊重过去,甚至有名言说“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小我都是建立在“知道”的基础上,它从哪里知道呢?就从过去知道。所以,在《奇迹课程》前几课的练习中,都非常强调从知道到不知道。你只要以为你知道,你就是从过去中知道,这就是小我程序。你就是这样跟小我认同越来越深的,你一旦宣称自己不知道,小我的程序就垮台了。

 

《奇迹课程》第7课,“我所看到的的只是过去的经验”,第8课“我心里塞满了过去的念头”,第20课“我决心看见”,第21课“我决心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什么叫不同的眼光?就是非过去的眼光。所以,我们成长和习练中,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假如没有过去,我会怎么来感受这些?”

 

通常来讲,过去都是由罪咎和恐惧构成的。

 

婴儿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过去,但相对大人来讲,它就是没有过去。所以,婴儿是毫无防备的。就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中,在非洲草原长大的小女孩,所有的动物都是她的朋友,她甚至跟伤人的猛兽亲密无间,不可想象。因为她的觉点里没有伤害,没有危险,她觉得那些野生动物和自己一样,是平等的生命,是可以相亲相爱的小伙伴。

 

没有被贫穷威胁过的人,对经济没有那么多贪心和恐惧。

 

简而言之,你过去遭遇过什么样的恐惧和罪咎,你就会有什么样的防卫和投射。如果没有过去,你的内心就非常清明,真相的爱会毫无阻碍地流经你。所以,完全没有过去的、觉醒的大师,就是活在当下的。

 

把过去当真,这个过去有好几层。

 

我们成年人有过去,有童年、少年、青年,前半生都算我们的过去。但婴儿就没有。但婴儿也不是没有过去,它有它灵魂上的过去。

 

从根本上来讲,小我有一个过去,就是分裂之念。它把过去当真,最原始的模型就是它把分裂之念当真了。尽管分裂之念一闪即无,就像用刀劈开水面一样,在发生的同时就消失了,没有任何伤害,所以不需要有恐惧、罪咎和匮乏,不需要承担后果。然而,分裂之念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是在圣子心中发生的。圣子的心灵具备的力量与天父一样巨大,所以在发生的一瞬间,它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蕴演。我们一体心灵的智慧和创造力之强大,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个人智力跟人工智能相比,就像孩子跟成年人一样。但是,一亿个成年人和一亿个人工智能加起来,也不及一体心灵的一亿分之一那么强大。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那种强大,在那一瞬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蕴演,包括分裂所带来的所有感受,以及无限的分裂。因为一体心灵是无限的,所以它的蕴演也是无限的。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就是那一体心灵的蕴演之一。而这个蕴演,它的终点都是觉醒,因为分裂不可能发生,它只能假设。即便在这个假设当中,到底以后也必然回归。就像刀劈水面必然合拢一样,虽然刀劈的瞬间,中间还有那若有如无的间隙。

 

小我就是在那若有若无的间隙当中存活的。我们心灵的能力特别强,我们把它当真,它就特别真。我们把世界当真,把恐惧当真,它们就像真的一样。孩子一个微不足道的表现,甚至还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都能给妈妈带来那么大的焦虑,就是因为妈妈把它当真了。

 

我们每个心灵碎片、每个觉点所经验到的,就是分裂之念的蕴演,它的基础都是过去。它的源头必然是分裂之念,继续演化之后,就出现了有形有相的世界的过去,宇宙的过去、宇宙的记忆。比如人类的过去,人类集体潜意识;再比如人的过去,原生家庭。这样一层层地推演而来,总之,都叫过去。

 

小我就是以过去为根基,作为基础来推演的。整个世界都是这么荒谬的存在,都是以过去认可人。

 

科学家王选说:“我20岁的时候,创造力比现在好多了。我那个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现在我是个废物,做不了科学家了。20岁的时候才是我人生的科研高峰,但没有一个人重视我,没有人理我。现在,我什么都做不了了,大家把我当泰斗,我要什么资源就有什么资源”。这就是典型的用过去认知、定义的一个例子。年轻的时候,王选还没做出成就,无论他多么有才能,大家都不认可他;当他已经老年了,人们就会细数他过去做过什么,有多么值得重视。

 

所以,我们再不要以过去为老师,再不要以过去为凭据。你不要指望世界解脱,得你解脱,你不以过去为凭据,不以过去为老师,世界就会跟着你转。你不能指望世界,世界永远是以过去为师的。无论世界多么荒谬,无论它失败过多少次,它不会改变这一点。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