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的学问

(2018-09-02 11:52:59)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拒绝的学问

拒绝的第一个要素是你要知道你的界限。所有关于你的事情你都可以做主。表达不同意、不接受、不允许,是基于你自己的界限。这就是我说的拒绝。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困难,就是我们的界限尤其不清楚。我们从小没有界限,而且以为有界限是过分的事情:“我是你妈,怎么不能看你的日记呢?”“你怎么能不告诉你妈妈呢?”“这样的事你自己怎么就做主了呢?”......。界限不清楚,得我们自己一点点学,这是每个人不能回避的问题,你必须清楚这些界限才行。

奥修在这方面就特别好。他在童年跟外祖父母生活了七年,而他外祖父就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人口普查人员去他家问外公:“你妻子的信仰是什么?”他外公说:“这是她的私事,我没有问过”。在家里可以有私事,而且信仰都是私事,这个界限就非常好。

有界限也意味着独立。没界限就会抓取,不是抓着别人,就是被别人抓着,不清爽,不自由。很多中国年轻人都害怕回家过年,害怕在家里呆着,因为父母没界限。

奥修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我建立界限、活出独立性方面,帮助非常大。他7岁的时候回到父亲身边,跟爸爸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允许我说‘不’,那我说的‘是’也没有任何意义。”多么清楚的界限!多么有力量的声音!过了几天爸爸要教他什么,他跟爸爸说:“不要试图教导我,那是对我的侮辱。如果我同意你,那是我选择同意,我经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同意,而不是听你的。”

我们不需要拿奥修跟自己比,但我们可以感谢他展示了界限清楚是什么样子。什么叫界限清楚?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值得尊重的界限?每个人对什么事情做什么决定,这里面的界限需要很用心地一点点学。

界限是什么?界限就是规则,没界限就是没规则。比如情绪化的父母就是没规则,只要我高兴什么都好,你犯错我也不说你,怎么着都好;我心情不好了,那就没有好,你怎么着也不好。所以说,没规则,游戏就没法玩。

标准不统一也是没规则。父母要孩子诚实但自己老哄骗孩子,这肯定适得其反。你自己不诚实,你教的就是不诚实,你就不能怪孩子跟你学到这个。


拒绝的学问

另外,拒绝是没有攻击性的。比如有一个人正在批判,我就跟他讲:“对不起,我听不了了。我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但我听了很难受,我想要不听。”这样表达就没有攻击性。不听是我的权利,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你把话说完?听不听你讲,对于我,我是有主权的。

在原生家庭,关于界限的功课特别多。不愿意回家有一个自责是:太长时间不回家了,好像就......,其实不必要这样勉强自己,你回不回家是你的主权。我有一个朋友就有这个功课,他每次回家跟妈妈之间就会出现这个功课。有一天他终于讲出了一句很基本的话,平时是绝不敢讲的。他跟父母大吵说:“我想回家我才回家”。之前都是不想回家、但该回家了,所以回家。它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要求。

有的父母非常爱诉苦。诉苦、抱怨、怨天尤人、顾影自怜等等,这些都不是爱的能量,你得修为特别好才能够听得了。我现在听得了的能力比十年前大太多了。你听不了的时候,你可以说不,你可以选择离开。你不需要因为不听而内疚。可能父母给你压力,他们可能会说:“你是我孩子,我不说给你听我说给谁听?”其实他们这样说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我不舒服我就可以不听啊,我并没有攻击性。

什么叫没有攻击性的拒绝?比如一个人评判我,我不会去跟他辩论或者反击他,我只是告诉他我的选择,我的感受。我不会去定义他,他可以定义我,那是他的选择他的权利,我可以不接受,但我不喜欢再反过来定义他。这就是没有攻击性的拒绝。

拒绝要有信任。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我相信我可以拒绝,我拒绝但依然相信被别人所爱,我相信拒绝也是被接纳的。还有一个层面是对他人的信任。别人向我求助,我现在不适合帮助他,无论是能力不够还是状态不够,那我就拒绝他。

在我很疲惫的时候,有一个人找我咨询,或一个很好的朋友过来向我求助,这个时候我就衡量一下,如果需要的话我是可以拒绝的。这个时候我是带着信任拒绝的。

 

我不觉得对方没了我就怎么着,我不把对方看做可怜的、弱小的,不把对方看做没有我就活不下去,就玩不开。我信任他,信任事情整体的运转。很多时候我们小瞧别人,觉得我不帮他他就没办法,这绝对是小我的思想。你愿意帮他就帮,你帮他的时候觉得累,或你自己内在不通畅,你有牺牲感,那就别帮。这个时候即便给出帮助也是有毒的,你在诅咒他,在贬低他,在跟他说“你这个累赘,你这个失败者,你这个没出息的人”,你在一边给一边骂他。这就是世间很多关系当中,尤其是亲属关系当中,一方帮助另一方,却缺乏信任和尊重。这是非常有毒的,到最后双方关系就特别不好,两个人都很怨。


拒绝的学问

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点就是界限,你有界限就知道什么是你可以拒绝的,什么是你不可以拒绝的。在公共场所,关于孩子的事情就是不能拒绝的,因为你是他的监护人。当然这是通常来说的,界限也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知道了界限,就知道在哪里可以拒绝。

第二点,当你懂得没有攻击性的拒绝的时候,你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因为你没有继续造业。攻击就会造业。造业不是你受报应,被惩罚,不是的。造业就像你发出的一个波自然会回来一样,就像投一个石子进去就会有反应一样。攻击是有能量的,你发出一个攻击,它就会像涟漪一般扩散。而不带攻击性的拒绝就不会发展出更多小我的罪咎剧情。

第三点,有信任在就敢拒绝了。你之前不敢拒绝,都是因为你没有信任,不相信自己是被接纳的、是被爱的,以为拒绝之后,自己就完了。有的时候以为自己拒绝了别人,他就完了。

 

最后再说一个心态:量力而行。在这条路上进步一点点都特别宝贵,所以别去比较和打击自己,别期待自己几十年的习性一下子就得到转变。人都是一点点知道的,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但最终一定会知道,一定会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