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咎的体验过程和解决方式

标签:
教育情感心灵育儿杂谈 |
分类: 孟迁思语 |

一、罪咎的体验过程
阶段一:先有一件事或一种状态自己不满意,然后升起这类感受:“我搞砸了”,“我怎么这么没用,我怎么这么糟糕”,“我现在状态很不好”。
阶段二:对自己的批判心升起,批判心一起,内在陷入冲突,或者说混战。
阶段三:有声音升起,走,不想这些,我们玩去。就是用各种方式逃避或填满自己,如喝酒、看手机小说、淘宝购物、打无脑游戏、看看A片,或者胡乱下棋(只想赢)......,不一而足,只要是小的甜头,哪怕瞬间消失,哪怕过后空虚,我也飞蛾扑火,谁劝杀谁。
阶段四:经过一些事情,比如睡一觉,醉一场,痛了静一静。然后某一刻就感到风平浪静,宛若道路开通可以出行,或举目赏景,或与同伴谈笑,只觉风和日丽,心中惬意。
阶段五:不知何时又有一事一念一种状态,自己不满纠结,进入下一个小轮回。
虽然形式、程度有差别,但这心理过程人皆如此。我们曾经无数次在各种情境中体验过这个过程,它和当初分裂一念后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

二、解决方式
当初分裂一念的解决方式也是今天的解决方式,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当下的解决方式。
那分裂一念,我们用一个生活中的景象来比喻。比如,你在万丈深渊之巅往下一看,下面又黑、又有火、又有钢刀、又有污水,你想我要是掉下去会怎么样?就是这一念,你一想,你掉下去的所有体验就完成了。事实是没有发生,但所有的体验你都体验得到。而且,因为个人心智只是沧海一粟,个人的体验是有限的,但一体心灵的力量却大得不可想象,它的感受力,它的想象力,打一个比方,就像把人类所有的智慧、想象力、敏感度,全部集合在一起,那个能量,让他去想象和体验,那得有多大多强烈!所以,一体心灵相信分裂一念之后,就完成了所有的痛苦、黑暗、罪恶、悲惨、凄凉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种个可能性。作为个人心智,包括树木、石头、水等等,这些都是一体心灵所分化出来的体验形式。
解决之道,从那分裂一念到我们当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问题是一个,解决之道也只有一个。在那分裂一念的瞬间,圣灵其实还是在的,上主还是爱我们的。只要在那个瞬间我们信任圣灵,回头看一眼上主,那么一切就都解决了。因为圣灵没有被蒙蔽,所以祂知道圆满平安。上主从不知道分裂发生这回事,也不可能知道,祂深知没有其它的可能性,因为祂就是真相本身。
我很小的时候,很长的一段人生时期,会有一念“如果我杀了我的亲人会怎么样?比如我的叔叔。”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会产生这一念,尽管不会去实施。而我叔叔并不知道,他们还是把我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还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我,比如带我去吃饭,或者帮我做一件事情,或者跟我在一起就开心等等。这就是上主对我们的态度,祂知道分裂绝不可能发生。祂根本不知道我们分裂一念的体验,因为祂知道那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这个时候,只要我们交托圣灵,或者回看上主(两者基本是同一回事),然后一切问题就都没有了,因为分裂没有发生过,因为圆满平安始终都在。
佛教有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个屠刀就是分裂一念的象征,这个苦海就是我们假想的分裂之后的深渊。但别忘了,我们手里并没有真正的屠刀,因为我们的自性是爱,我们的真相是爱,而且我们也并没有坠入深渊,没有在苦海里,我们本身就在岸上。但是我们回头才能够看到自己在岸上,才能够感到在岸上的平安。我们不回头,不知道回头,还没有回头的时候,我们体验的就是苦海。
回到刚才讲的“体验罪咎的过程”那几个步骤,它的起点只是一念。我们当初分裂一念也是一念,现在在生活中的当下也是一念。那一念就是一种眼光,一种想法,包括我对自己不满意,包括我觉得自己搞砸了,这都是我们的眼光,都是我们的念头。
如果我们放下这一念,怎么叫“放下这一念”?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不是我以为的我自己,这个世界也不是我以为的世界,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请求圣灵来指引我,我呼求圣灵的眼光”。你如果记得这个,那么这一念就影响不了你,放下屠刀就太简单了。因为屠刀根本就不在,苦海我们根本就没进去,深渊我们也没有跌落下去,所以,这个“放下”在真相里面是不难的。
但是,如果放不下这一念,那就是酝演这一脚本,一念生百念,百念生千念,脚本就酝演了起来。
《奇迹课程》非常强调“你靠的不是你自己”,只有你的自性知道你纯洁无罪,只有圣灵知道你纯洁无罪,你自己做不到全然地纯洁无罪地看待自己,你自己不可能全然地解放自己。我说的这个“自己”,是指个人心智。除了我们的个人心智,我们是有自性可以依靠的,有圣灵可以依靠的,那个是真正的希望,真正的大能。个人心智再牛,那都是小能,都不足够。就像我那么优秀的大学老师陈超,最后还是选择自杀一样。当然一举例子就是局限了,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脚本,他不自杀也会进入困境。就是说无论多么优秀、多么智慧的人,都无法凭自己的心智去完全摆脱困境。
最好的情况就是,当你无论对什么不满,无论觉得什么影响到你的平安,当那一念一起的时候,你就选择宽恕,选择请教圣灵,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最容易的。尽管在整个阶段,每一个时刻都有同等的机会,但是当一念刚刚升起的时候,你的当真程度最浅,幻想出来的敌人最少,那个时候是最容易宽恕的。所以,最高效的是当那一念刚刚升起的时候,就立即放下,选择交托圣灵,进行宽恕。
等那一念酝演起来了,以我个人心智的情况,我通常都是减少自己的评判,然后等待它过去。
减少或者放下评判,是另外一个非常有利的自爱工具。放下评判,就像不再拍那个球一样,它不会立即停下,但会越跳越低,越跳越慢,最后慢慢停下。但是,只要去评判,就会越拍越高,直到你筋疲力尽,拍不动了,或者皮球被拍坏了,才会停下。
简而言之,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
无论你的情况多糟糕,多坏,那只不过是你的看法罢了,那不是真相。在真相眼里这些都不值一提,祂着眼的是你的自性、你内在的圆满、你无限的美好和珍贵。你从来都是值得无比的尊敬、感谢和爱的,而你本身也充满爱,那就是真相看你的眼光。祂永远都这样看你,祂从来也不会改变。所以不用太在意自己一时的状态好坏,表现好坏,或对或错,这些都不必在意。唯一真正有价值的,是你训练自己、信任自性、交托圣灵的习惯。
每一生是个轮回,每一天是个轮回,每一件事也是个轮回;只要你还没有完全地交托和信任,轮回就不能够停止。身体变老,或者换一个人生,或者换一个境遇,这些在圣灵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形式,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哪部电影不是出现冲突、解决冲突呢?
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就是一次一次地练,而且你要知道你的耐心和信心也是依靠自性的,不是依靠自我的。自我没有什么耐心,自性才有。
这里面有一个好处,自性、圣灵、上主,他们提供的光明、力量、圆满、慧见,是无穷的,而且是免费的。他们没有灰心这回事,他们总是无限的耐心;他们也没有计较、没有罪咎这回事,不会因为你错怪了自己而再怪你;他们不会因为我们没有看祂没有信任祂而生气。祂就在我们心中等着我们,我们什么时候转向祂,祂都同样地欢迎,祂会说:“孩子,你终于回来了,我挚爱的孩子,你终于回来了。我爱你,你知道我多么高兴地去爱你呀!”
昨天我做了一课练习,“施与受在真理内是同一回事”。只有在真相里面,施与受才是同一回事。在幻相世界里,在自我世界里,施就是施,受就是受,有施予就好比一种牺牲,一种失去。就像我给人钱,我的钱就变少了一样,我给人精力,我的精力就变少了一样。但是在真相里面,施与受是同一回事。
施与受是同一回事,就是:你给出爱的时候,你就得到爱了,你接收爱的时候,你也给出爱了。《奇迹课程》练习中,多次出现过类似这样的话:接收这些你本有的财富吧!就把这作为你献给圣灵的礼物。就是我们接收我们自性的财富、接收圣灵的指引,这本身就是献给圣灵的礼物,这个受与施就成为同一回事。而当我们在生活中愿意给出爱、给出宽容、给出善良、给出温柔、给出担待的时候,我们给出那一刻,我们自己也领受到这些,这就是在表相世界里施与受是同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