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允许自己被爱注视

(2018-03-12 00:41:10)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允许自己被爱注视

允许自己被爱注视,我们得先说一下“爱”是什么。这个爱是无条件的真实之爱,它是无条件的,你尽可以放心了。你什么状态,什么情况,什么表现,只要你允许这个爱注视你,只要你邀请它来注视你,它都会应允。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更新一下自己内心的词典。在内心词典的“爱”词条后注明,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就谨慎地用“爱”,不要说“我爱你”“你爱我”之类的了,可以朴素一点说:“我收到你的善意了”。就这样把生活中那些有条件的爱和这个无条件的爱区分一下。有条件的爱也不需要去攻击,但是这两种爱的确可以、也需要被区分开来,有条件的爱早晚会带来一种紧张、一种怀疑。

 

先说怀疑。比如,一个人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有人追求他,他就会想:“这个追求者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成功?”“别人是爱我的钱,还是爱我这个人?”这是有钱人的疑问;美女的疑问就是“别人是爱我的容貌,还是爱我这个人?”这样就会激起怀疑。其实这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模式,因为你在追求成功、追求有钱,追求美貌的时候,你就是出于有条件的爱。

 

所以,一方面你出于有条件的爱去追寻,去给自己的爱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当别人爱你的时候,你又怀疑别人是爱你的条件还是爱你的人,这是一个矛盾和冲突,这不能让人安心,这会激发怀疑,也会或早或晚制造紧张。我们绝大多数的痛苦都跟有条件的爱有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不值得爱,那就是完全基于爱是有条件的这一信念而产生的念头和感受。如果我们相信无条件的爱存在,而且无条件的爱始终爱我,那么,这些问题不会产生。

 

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我要故意惹人讨厌,相反,我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考虑的更周全一些。但是我这样做的动力不是“我够好才会被接纳、被爱”,而是“我愿意这样做,我喜欢这样做”。这里面体现了我对这个事情,和与事情相关的人的爱。这个动力由“我希望得到外在的爱而去创造一个条件”,转变为“我基于爱而愿意给出美好”。它从一个谋求心变为一个给予心。

 

当你在给予心当中的时候,你对结果是完全没有期待的,你对他人的反应和表现是接纳的,因为你是想给予。一旦你对结果有了执着,那个动力必然来自于匮乏之念,来自于谋求心。无论是想证明自己也好,无论是念头的具体需求也好,它必然是来自于谋求的。

 

允许自己被爱注视

信奉无条件的爱,不代表在个人具体生活中不能够拒绝别人,也不意味着我要处处让人满意。实际上,它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在有形有相的具体事务层面,完美是不可能存在的,都是有限的,时间、精力有限,各人的经济储备有限,自己的意识心智也有限,所以不可能做到处处让人满意。在现实形式层面,只要涉及到具体的事情,都有它相应的规则和局限,这是需要被尊重的。委屈和牺牲绝对不是爱,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我们委屈和牺牲,我们也不要接受别人有牺牲感的爱。我们接受对方的善意,感谢他,但是不接受他的牺牲感。

 

有牺牲感的爱就好比是放高利贷。对方献出什么,他总是要索回的;我们献出什么,我们也总有期待的。所以它终究有一天会变成一种索要,会变成一种暴力。只要我们有谋求心去爱,包括我们牺牲自己、委屈自己的时候,也是很强烈的谋求心。我们就是要对方满意,对方满意我们才心安,对方满意才能对我们好,这个本身就是很强的谋求心。

 

这里面也暗含着我们不相信无条件的爱,暗含着我们对有条件的爱的作证。我们相信爱都是有条件的,所以我才需要努力让你满意,所以你的爱才是需要我去争取的。你不会平白无故地爱我,我需要让你满意、让你高兴,符合你的价值观你才爱我。所以,它就成为这样一个圈套、一个漩涡。

 

爱不意味着要别人满意,也不意味着要别人开心,它没有这些期待,连这些看起来美好的期待都没有。

 

这些看起来美好的期待,有的时候是对现状很大的不尊重。比如,我们家人生病了,我们就千方百计地希望他开心起来。可是对对方来讲,开心起来是他暂时不能做到的事情。他自己在恐惧中,他自己在被过去束缚当中,他开心不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又希望对方开心,这样就又给对方增加了一个要求。他自己不开心已经不舒服了,还要背负一个愧疚,就是“我们这么好,他居然还是不满意,还是不能开心”,这又成为他的一个负担,完全没有必要。

 

我爱你,就是无论你开心不开心,我都爱你;无论你满意不满意,我都爱你。而你满意不满意、开心不开心,并不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自己在一个还不能够开心的状态,那我是尊重的,这一点不妨碍我愿意对你好。

 

当我们很在意的人处于不开心,或者对我们不满意的状态。我们不需要对此不安,我们的心念可以调整到这个层面:只要对方愿意接收,我就用他可以接收的方式爱他。我不能满足他的,我也不内疚。同时,我相信他和我都在觉醒的路上,他现在处在这个阶段,没问题,这个会过去的,他早晚走出他的迷雾,就像我早晚走出我的迷雾一样。

 

 

我愿意给他温柔,愿意给他慷慨,愿意给他重视,但是如果他现在想要的不是这些,他执着于某个结果的时候,那我也尊重他。即便对方出于他的信念而拒绝我,选择和我分别或者中断关系,那也没关系。爱是内涵层面的,这些有形的形式并不能伤害到爱本身,我相信我跟他终有相会的一刻,只要是有相会的一刻,那我依然愿意非常温柔、善良地对待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