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我们对家人更严苛

(2018-01-10 21:20:53)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为何我们对家人更严苛

小我是非爱的天才。它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爱不在,如果爱在,我们就用不着求助小我了。没有恐惧,没有罪咎,我们不需要逃避什么,就不需要创造出小我了。所以,正是因为我们在分裂一念当中,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爱丢失了,我们开始找爱,就聘请了小我当我们的CEO,从而投射出世界。

 

简而言之,小我的来源就是非爱的,所以它投射出的一切也都是非爱的。

 

小我是非爱的天才,它创造了无穷无尽的非爱。有的是假装成爱,有的是直接攻击,有的是微妙的陷阱。比如分别心。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分别就是家人和外人的分别。无论是在家人这个角色上,还是在外人这个角色上,小我的非爱性都发挥得非常淋漓尽致。

 

对于外人,不消说了,觉得他跟我没关系。这里面就是冷漠和分裂,这是一个最普遍的、非常浓厚的非爱性。虽然它不如直接攻击那么强烈,但它也是彻底的非爱性。就是直接排除:“我眼里没他,我理他干嘛,那是他的事儿,跟我没关系”,就是这种直接排除、无视和不惜伤害。比如我们猎杀动物获利的时候,就觉得它跟我们没关系,如果那是我们亲手养的,如果它跟我们有关系,没有人会去伤害动物。都是觉得它跟我没关系,才有伤害的存在。

 

家人的非爱性也非常强。“我对你有权利,因为我是你的某某;同时你对我有义务”,比如,“你应该爱我”。孩子觉得父母应该爱我,父母觉得孩子应该爱我,老公或者妻子觉得对方应该爱我。这种权利义务当中含着非常大的无明和非爱的内涵,在人们明目张胆的权利和义务之下,就产生了非常有理由的攻击和期待,而且通常是非常严苛的。如果别人对你做这个,你可能很容易就过去了,但是家人对你做这个,你就愤怒得不得了。

 

就像我有一次做梦,在梦里我想赶路,但是我哥哥用了我的自行车,我就特别愤怒,我都动手打他了:“你不知道我赶路吗?你怎么能妨碍我呢?”在梦里就充分体验到了小我的无明所导致的疯狂。如果是一个路人用了我的自行车,我顶多告诉他这妨碍我赶路,而不会有那么大的愤怒。如果其他人忽略你,你会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的家人忽略你,你就觉得受不了。

 

为什么受不了呢?从奇迹课程的思想,或者从灵性的意义上来讲,它有深刻而强烈的内涵。在分裂一念当中,我们认为自己丢了天国,就投射出物质世界来寻找天国,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我们先把这个简单逻辑立在这里,再看这个世界:你是到这个世界上来寻找天国的,家人就好似你的天国,你才会如此重视。所以,当对方没有爱到你,他妨碍到你的平安的时候,你的愤怒就相当于“你把我的天国丢了,你没有给我你承诺给我的天国。”这就是情人之间最愤怒的终极源头,这个怨恨就是不可调节的、非常强烈的、不可遏制的一种冲动。

 

为何我们对家人更严苛

在这里要感谢小飞虫,他提供的一个阐释非常准确到位,就是因果关系

 

在真相里,上主是我们的因,爱是我们的因。基于这个因,我们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我们这个人相和世界、和他人是同一个幻相。我们基于上主是我们的因,而向外延伸爱,这就非常自然,这就是最大的本分。

 

现在我们在分裂一念的无明当中,就是因果颠倒,认为世界是我的因,世界创造了我。我是父母生的,是在世界中长大的,我会的一切都是世界教的,所以世界是我的因。你既然创造了我,你就应该爱我,你既然生下了我,你就应该爱我。

 

小飞虫的贡献在于厘清了因和果的关系,那就是:因能影响果,果影响不了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特点,或者说属性。

 

在清明当中,或者说在真相当中,上主是我们的因,祂无条件地爱我们,我们是世界的因,我们无条件地爱世界,这个是最自然的事情。但是因果颠倒之后,上主这一层就在无明当中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了,呈现的因果关系就颠倒为世界是我的因,所以我向世界是索爱的,“你既然创造了我,你就应该爱我”。

 

我们所谓的修正,一个是上主是我的因。奇迹课程屡次强调“我仍是上主所创造的我”,这句话含义太深了,内涵太丰富了,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这里面的延伸太丰富了。上主是我的因,我是世界的因,世界是我的果,这就是我爱世界的理由

 

颠倒过来就是:世界是我的因,所以我向世界索爱。如果我知道我是世界的因,那我就不会向世界索爱了,我就会爱这个世界了,我就不期待任何一个人爱我了。因为他是我创造出来的,我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我爱他就爱,不管他是谁,因为他都是呼应我的。

 

颠倒过来就是:他不爱我,我为什么爱他?他不先爱我,为什么我先爱他?他就应该爱我,尤其是家人,尤其是亲人,尤其是伴侣。“他应该爱我”这一念之差就进入了地狱,“他应该爱我”绝对是地狱的入口。

 

实际上,他人和世界是完全无辜的,我们要进地狱还是天堂,全在于我们内心的方向。我们知道我是世界的因,就对这个世界一丝期待都没有,因为它完全是我创造出来的。又基于上主是我的因,我的本质是爱,所以爱世界就是唯一的本分。

 

因果颠倒之后就是:世界创造出了我,那么世界就应该爱我。所以我对世界上每一个东西的态度都是索取。我谈恋爱就是找一个人爱我呀,我父母生了我就应该爱我呀,所以他就没有资格做一个普通人,他没有资格进入不好的状态,他没有资格对我吼,而我有足够的理由对他吼,我有足够的理由对他愤怒。这就是“你应该爱我”,是地狱的入口,是地狱的机票,你买上这个机票,就坐上了飞机,会很快地进入攻击和期待的频道,当然也是定罪的频道。

 

 

定罪和攻击是同一回事,不定罪就没有办法攻击,任何一次攻击都有定罪的内涵在里面。孩子不听话也是很大的罪,“他不听话我就该修理他,他就应该听我的话”;老公不听话,老婆不听话,那还得了,“他是我老公,他当然应该听我的”。听话就是期待的同义词,你没有期待就无所谓听话,所谓的不听话,本质就是他不符合你的期待。


为何我们对家人更严苛

爱是没有期待的,没有要求的,爱只是给予。它可以请求,那是一次合作,是一个连接,但它不会有期待和要求。所以,放过我们的家人吧,放过我们的亲人吧,放过这个世界吧,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是纯洁无罪的,他们只是来自于我,所以我爱他,而不再是我向他要爱了。因为他是果,我是因,果影响不到因,而只被因影响,有因才有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