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语录]《亲子1-20》

(2015-09-18 11:17:45)
标签:

育儿

孟迁

生命

亲子

分类: 孟迁思语
[微语录]《亲子1-20》

[微语录]《亲子1-20》

1 做父母不容易,做小孩真难。

 

2 大人头疼有趣的孩子,孩子害怕无趣的大人。

 

3 如果你不能由衷的欣赏孩子,你一定能由衷的批评孩子。

 

4

冰雪营里,随处是妈妈们这样的声音,多吃点,吃快点,带水没有,衣服多穿点,来我帮你把围巾戴上,别丢了东西,看你又忘了,我帮你拿着吧……难道吃喝穿用不是人的本能吗?就是忍不下孩子受一点痛苦,结果是孩子十多年了还没有学会。等我有了孩子,所有这些事都在五岁前搞定。

 

 

5 想让孩子更好是对孩子最直接最常见的不接纳。什么叫更好,就是现在不够好,什么叫不够好,你了解孩子吗,了解孩子真实的情况、想法、感受和需要吗,你就说孩子不够好?孩子的努力、困难、打算你都没看到,只是想让孩子马上变成你期望的样子,孩子不烦你才怪!

2011-5-26 00:11

6

接纳我们的父母,接纳他们不能够的没做到,接纳他们自己不懂的没教给我们,接纳他们自己不足够的向我们要,我们可以拒绝那些我们不能做和不想做的,但无需抱怨他们向我们要。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有限,接纳他们只能用他们的方式、能力、认识、水平来抚养和对待我们。

                                                   2011-8-4 12:24

 

7

你怎么看过去,过去就怎么影响你;你怎么看未来,未来就怎么牵引你;你怎么看孩子,你就怎么对孩子,你怎么看自己,你就怎么用自己。

                                                    2011-8-19 12:36

 

8

并不适合恋爱,但太寂寞恋爱了;并不想要结婚,但到了人们说的年龄了结婚了;并没准备好要小孩,老人催促了,要了小孩所有这些美好的事都因为没成熟而失了品质,父母总教育小孩不要吃青苹果,自己却吃了一辈子。

                                    2011-9-30 10:52

9

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饭吃时,这是真的吗?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没饭吃是直接的对等关系吗?如果我们经常把或然的关系当作必然的结果来说,那么说服力从哪里来呢?

                                                2011-10-19 19:48

 

10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有几个人允许他追问?有几个人被他并非无理的诘问而不发怒责怪?有几个人坦诚的说自己不知道而他问的是个好问题? 大部分情况都是:你不用问这么多,听我的没错,我这是为你好。 如果不允许问,那怎么能信呢?

                                                  2011-10-27 11:37

 

11

  好父母都是低要求的。基本上越担心的父母要求越多越高,越觉知的父母要求越少越低,因为他知道什么要求是不必要的,什么是要求反而不好的。

                                                   2011-10-27 18:27                                          

12

你不能像一个成品看待未成品一样傲慢的把他们看做未成年人,他们是 未成年是社会强加的标签,他们原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只有把未成年人转换成,你才能不把年龄大小当回事儿,在中国,这尤其关键。 我们对孩子的轻视是浩瀚的。

                                 2011-11-10 17:55

13

在我这,你永远可以选择最好的;我这里没有但你想要的,我会去想办法,大部分情况下是有办法的。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向我要,我希望自己这样对他。

2011-11-17 01:58

14

如果你不允许孩子愤怒,你怎么是爱他呢?如果你不允许他怨恨,你怎么是爱他呢?你根本就不能接纳他的自然,你怎么是爱他呢?

2011-11-24 23:35

15

一个人初来世间,他最早得到的爱来自于父母,最早受到的威胁也来自父母。

2011-11-30 11:21

16

小时候没有一个好妈妈,长大了极力去成为一个好妈妈,随时担心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处处以孩子的反应或表现来评判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样最难成为一个好妈妈。是为“好妈妈魔咒”。破解:接受自己和母亲一样是一个真实而非理想的妈妈,自己为自己负起责任,不再要妈妈为自己负责,比如怨妈妈当初如何;也不再为孩子负责,比如担心孩子将来如何。

2011-12-4 13:16

 

17

对父母的害怕极伤害孩子的价值感,越害怕,越不能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权利。就像马斯洛需要层次显示的,如果安全需要不能满足,人就顾不上尊重自己和追求被尊重。在害怕中,孩子只能想到如何不招惹到父母,如何避免父母的惩罚和攻击,没有机会顾及到自己重要、自己值得、自己的意愿和权利。而传统的家教却用害怕来控制孩子,言称:小孩子没个怕的人真不行。

2011-12-20 22:32

18

在你的家里,小孩子的命运是自己把握就可以好过,还是要讨得大人欢心才能好过,还是没有定数怎样才能好过,还是从来没有办法好过?

2011-12-28 23:08

 

19

 

自我牺牲式的爱,一方面会妨碍孩子界限的建立,因为自我牺牲的逻辑是:只要你好就行,对孩子来讲就是只要我好就行,这样他就不太能够顾及他人。一方面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负疚感,觉得如果让你失望就对不起你。比较好的方式是,你重要,我也重要,你为你负责,我为我负责,但我们相互顾及。

2012-1-10 18:30

 

20

不自知貌似和不自信完全相同,怕的是一个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自我,因为不能犯错而不敢尝试,不允许表达愤怒、厌烦、沮丧、害怕的情绪,不允许表达不同意见,被迫讨好、隐藏、说谎……一个没机会做自己的人怎么能知道自己?一个不知道自己的人怎么能够自信?

2012-1-29 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