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来访者都是来爱我的

标签:
个人成长疗愈孟迁心理咨询爱 |
每个来访者都是来爱我的
每个来访者都是来爱我的,他们带着爱而来,并慷慨地给予我去爱的机会。
所谓带着爱而来,比较容易说出的是,他们对我尊重和信任、敞开;他们的问题、状态,正好是契合且有益我的。更为重要的是,每当我把自己的意识调到“来访者是来爱我的”,马上放松,欢迎和信任在心里升起,只需稍微放空或平静,就可以自然地进入自己感觉对劲的咨询状态。我相信,一位来访者的意义,不止于我认识到的这些。
我自己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学习和进修的确是咨询的一部分基础,我相信一个人自己认真走过的心路是能帮到人的,而且可以触类旁通许多。但这不是我依靠的,我觉得更大的力量是在我之外的。
在咨询过程中,当我信任自己的感觉,我就会有如有神点的创意(你也会有的,任何人都会有),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境,这并不是我之前学过或者准备好的。并不是所有的感觉都是准确的,尽管大多时候如此,所以,核对成为一个基本的心态,和来访者的感觉核对,在过程中校对,都是自然的。
当我的心态在分享而非教导的时候,那是一种平等而亲切的氛围,没有要改变对方的感觉,没有高低相别的优劣感,就像吸烟的人之间借火一样自然亲切。这基于我相信对方是什么都不比我少的,我把我的视角、视野和体验分享给对方,但对方和我一样有眼睛有腿脚有头脑。分享中,不仅我已有的信念和知识会加强,同时,对方的提问和困惑也促使我更明晰、更深入,我有很多启发是在对方提问的时候获得的,而这比我平时自己想更有进展。
学习的意识是另外一种“利器”。越是出于学习而不是教导心态,越方便和咨询的情境连接。
有时候我学的是“听”。一双耳朵太宝贵了,很多时候我们对一双只是听而不急于给出建议的耳朵求之不得,很多时候我对朋友说“我不想听建议,我只是借着听梳理自己”,现在是我成为这只耳朵的时机了。我想起有一次在工作坊上做咨询的练习,一位同学找到我说,孟迁,我得找一个我特别信任的人,得特别特别能听,你愿意吗?我说愿意并且谢谢。坐下后,她就开始说,说得那么深,说得那么好,我在心里说“是,就是,我也是”,她不久就开始流泪,我也是。我感到那是一个共同的看到,整个过程我几乎没有说话。后来导师(约翰贝曼)说,我们在场里能量特别高连接特别深。
有时候,仅仅是听就够了,但这不意味着咨询总是听或者必然以听为主,有时候需要很及时的问,除了核对式的问“你是在说……吗”或“你是想告诉我……吗”,还有推进式的问“我想知道你……,你可以告诉我吗”。
有时候我学的是“说”,如何表达更精准,如何涵融对方;有时候,我只是学习耐心,在心里对自己嘱咐:OK,别急于判断和改变;有时候我学的是接收,这是我们共同的功课,现在是对我们共同的提醒;有时候,我学习的是接受和信任,OK,现在还不是改变的时机,或者自己不是能帮到对方的咨询师,这不是问题,我选择信任和祝福。
我非常感谢今天的世界有心理咨询这回事!对我来说,它的职业性和商品性比较小,却和我自己的成长和爱特别近、特别深,它容不得我虚伪,它提供方便让我连接最深的自己。除了那些具体的学习之外,我最初且一贯的渴望,包括人与人以爱相处相待、对成熟和圆满的求索的渴望,包括平等和自主、界限和一体、信任和希望、具体和灵性(生命)等各种元素在内的渴望,均可以在咨询这个特别时空中实行,这是多么充分多么足够的一件事!
每一个来访者不都是应我对爱的呼求而来么?包括我意识不到的那个深度的呼求……
愿我借此在生命的旅程上走得越来越深,越来越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