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孟迁金钱理想父亲界限 |
分类: 孟迁思语 |
和朋友吃饭,席间说起钱,说了很多,我讲我过去是怎样,现在想怎样,表面上看起来是钱,背后都是关系,我和自己的关系,和钱的关系,和别人的关系。她很同意。我以为这个话题聊完了,埋头吃我们的卤煮火烧,忽然,她讲起她小时候的一幕。
结果,她一打完电话,爸爸就发作了,说这个电话费几乎相当于妈妈半个月工资,为什么打这么久?……朋友不敢说话,心里很受伤,觉得自己被钱衡量了,还以为自己是用在学习上会被支持,结果爸爸说“问作业可以明天见面问”,她没说出的话也被驳倒了,心里更难受,觉得自己不值得用父母这么多钱打电话。
我说,爸爸的本意可能只是希望你能体谅他,并不是你值不值得。朋友想了一下说,是。
我又说,咱们来探讨一下理想父亲如何?如果你是爸爸,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对女儿说?她说,我会说我的感受,说她这样做我会很难过。然后问,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说?
我沉默了一会儿,尝试进入爸爸的角色说:
女儿,我很高兴你这么爱学习,打电话讨论作业居然能说半个小时,我也很高兴有同学愿意和你讨论。我还想和你讨论另外一件事:钱。
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通过钱来实现,比如吃饭、买衣服、交学费和打电话等,金钱的收入基本决定我们如何支出。所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金钱拥有主权,并有自己的消费习惯,每个人在可承担的范围内都可以任意消费,但也要根据各种支出的需要来综合衡量。
长时间打电话而产生很高的费用,是不符合我的消费习惯和衡量的,我的确会感到为难,我相信你能了解并尊重这点。但我也想告诉你,你是重要的,你的需要也是重要,对于你认为特别重要的事情,我愿意为你调整。
我说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还担心自己说得够不够,意外的是,朋友很感动,听我说的过程,眼光似乎都有变亮。
听完后,她说,太完美了!原来可以这样,这个父亲真是太理想了,不过,好像对我爸爸来说有点难。
我说,不是期待他,是我们可以这样做。
她说,是,忽然感到好有希望。
事后,回看这个表达,我想到几点:
1 第一段是一个看到,不是一个客套或后面内容的铺垫,每一句都是真的。在沟通中,能看到对方是非常重要的。
2 第二段是一个常识教导。孩子没交过电话费,没挣过钱没安排过钱,对金钱没概念是自然的,所以父母可以很平和地去告知这个重要且基本的常识,即:量入为出,每个人对自己的金钱有主权。孩子因不懂和无心被指责是不公平的。
3 第三段包含三点,界限、信任和重视。
父母作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人,他们对金钱的支配有主权,孩子应该尊重父母的习惯和衡量,这是一个基本的界限,如果孩子攀比或者追求超出父母收入的消费就是越界了。我觉得清晰的表述界限是需要的,界限是客观的,就算不说碰到也会难受。中国家庭的传统中缺乏这些界限,而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啃老族、富二代或者父母过多要求孩子等,如果有界限,这些都可避免。
没有界限,就没有爱。父母对经济有主权,孩子没有主权,但是父母选择重视孩子的需要,愿意为孩子而调整,这是对孩子的重视,是爱。
“我相信你能理解和尊重”通常好过“我希望你能力理解和尊重”,因为前者是信任,后者是期待。实际上,孩子是完全值得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