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

(2011-09-30 18:38:25)
标签:

家庭教育

孟迁

亲子关系

心理治疗

心灵成长

育儿

分类: 《孟迁心理成长自助》

                      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     

                 孟迁 微思录: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16言)


 

1我知道你不在乎我,没关系,我会好好在乎我;我知道你不理解我,没关系,我知道我是谁。

 

 

2 今天有两位博友长时间浏览并大量转载我的博文,有的是从凌晨到清晨,让我很感动。我怎样对我的博客呢?我爱那些喜欢我博客的人,我把他们看做朋友。但我首先爱我自己,做我自己,就是写我想写的,不逢迎着写。我相信当我珍爱着自己,也就爱了喜欢我的人。

 

3 并不适合恋爱,但太寂寞恋爱了;并不想要结婚,但到了人们说的年龄了结婚了;并没准备好要小孩,老人催促了,要了小孩…所有这些美好的事都因为没成熟而失了品质。

 

4 真爱一个人,会在对这个人有很多愿意的同时,尊重这个人做自己。包括尊重这个人不接受我的愿意和对我没什么愿意!

            

5 不习惯,不知道怎么做,一眼望不到头,内心觉得自己不行…就不愿做,就拖。

 

6 你内心对自己有自己的相信,别人对你有他们的相信,如果你的相信力量不够确定,你会跟着别人走,追随他们的相信。

 

7 我见过和经历很多这样的失败:迈一次腿想走三步,已经没办法非不接受,还没到却不愿意等,做到能做的不算数死盯着没做到的打压自己,发明天还没来到的愁,不懂得休养和享受,嫌实话小往大了说,爱所有人除了自己,相信的能力太弱。

 

绝不是所有人都看重自己,更少的人才能体会并欣慰自己的独一无二,尽管这是本就的事实。


9 我不再批判自己了。这并不是说我总对自己满意,自己的表现不如心意依然是时常出现的,但我不再批判,而是选择关心自己,温和地问自己:为何会如此呢?什么妨碍了我不能做想要的自己?什么妨碍了期待的实现?是该调整期待还是继续努力?有时候,我并不能想明白,那没关系,我就慢慢想。

             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    

 

10 钱是唯一不需要考虑的事情,唯二不用考虑的是成功,唯三是爱情。

 

11 有的人觉得孩子代表自己,有的人觉得作品代表自己,有的人觉得收入代表自己,有的人觉得职位代表自己,有的人觉得口碑代表自己,有的人举的住所代表自己,有的人觉得知识和修为代表自己,我们需要被代表吗?是否无可证明我们就什么都不是呢?

 

12 关心是想知道,是重视是爱,关心让人温暖;担心是假定对方不行不好不能,让人觉得是负担。关心出于爱,担心来自怕。

         

13 我们厌倦了老一辈教育专家的“振聋发聩”的空洞说教,厌倦了这个繁华社会的声色烦扰,厌倦了越说越气的无尽抱怨,我们要踏实的过好自己普通的日子,因为那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执着内心已久的期盼,因为那是我们的意义,我们要从跳跃着灰尘的阳光里看到色彩,那里有我们寻常人本具的希望。

 

 
14 有管理学讲师说:员工不会做你期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我说:是不会做你期望的,但是会做他们的期望的,所以请关注和融合期望;只会做你检查的,意味着你检查不到他就不做,所以请不要依靠检查,那是奴役和控制,真正的管理是价值观的契合、以及团队的归属和一体感。

 

15 A" 别垂头丧气的,开心点,阳光点!" B''什么让你不开心?什么让你垂头丧气?''A是一种劝导,并不是总无效。 B是一种关心,关心总是胜于教导。教导是试图改变对方,把对方改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关心是爱是相信,相信如果没烦恼他一定是开心的,现在他不开心,那发生了什么?

 

16 我开始试着经常问自己,这一刻,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
         
如果爱自己,我会怎么做

 

 

 

 

 

你有这样对过孩子吗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我爱我的懒惰和软弱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教孩子感恩是愚蠢而无耻的(划线部…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什么时候我们能懂得重视自己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当孩子“犯错”时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什么才是好的亲子关系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嗨,孟迁,你想干什么?!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孟迁心理成长日记:  每一步(下)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做小孩真难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生活自有安排,我们并非无可把握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我最近学的4个好东西 奖惩孩子的副作用

     如何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

     谁为郑明生的心理负责

     "爸爸"的性能与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