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做好父母这件事》 醉梅(上)

(2006-10-11 15:42:09)
标签:

《做好父母这件事》

家庭教育

孟迁

教育

单亲家庭

分类: 《做好父母这件事》
我读《做好父母这件事》  醉梅

认识孟迁,最初是在三年前的教育在线上。当时看到他一篇又一篇的蕴含深刻哲理、闪耀着思想光辉的文章,令人眼前一新,有清风拂面之感。身为编辑,在网海中寻觅珍珠般的文章最是不易,最辛苦。如获珍宝的感觉,让我立即与想他取得联系。就这样,他成了《成长》的专栏作者,《成长》杂志的顾问,也成了成长论坛的常客,成长人的朋友,《成长》总编海子的朋友。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厦门有幸零距离走近孟迁。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象他的文字一样,透出智慧和灵性。他那稳重儒雅的举止,显现出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瞬间,从大脑中迸出一个词:年轻有为!或者叫做“大器早成”吧。

临别时,握了的手又握,握的是我对他的欣赏和敬佩。这样的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务实专家还真不多。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多余的废话。有的是对家庭教育本质的探究,对当下教育弊端的揭示和批判。他那睿智的思考,充满哲理的文字,闪耀智慧之光的思想都融在了他成熟的笔下。他把他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但我说的这种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令人生畏的学术性的东西。他会把这些写得通俗易懂,阐述得深入浅出,极有亲和力,读起来没有枯燥乏味感。既适合刚入家庭教育之门的普通家长学习,也适合具备有一定家教知识和素养的家长阅读。如果对于前者是一本启蒙书,教他如何做个好父母的书,那么,对于后者则是一本愿意静下心来和作者一起探讨的含金量高的书。

这本书的立足点是父母,与别的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是教大家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本身,而不是以教育者的口吻,居高临下地教父母教育孩子如何如何。父母做好了,教育孩子自然水到渠成了。它在教父母学做人。“做人就是做父母”,做个好父母要先做好人。或者可以这样说,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有资格教育孩子,让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另一方面,它在激励父母,帮助父母树立教育孩子的信心,“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自己就是上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行’”。

这本书,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家庭教育书籍相比,设计上别具一格,内容上翔实丰厚,观点上新颖独到,避大众所知而揭读者所不知。论述上,深刻有力,剔骨析髓,无浮光掠影般的蜻蜓点水。也不象众多书籍那样,看似洋洋大观,无所不谈,实则空洞无物,肤浅单薄。孟迁在在教育的理念方面另辟天地,以哲人般的深邃思考洞察家庭教育,揭示家庭教育的秘密,直击教育的本质。让读者享受了一番丰盛的精神美餐。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包含了如下的内容:

1、本书教给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帮助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第一章列举了外行父母的心态和行为以及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妨碍和伤害,让人们意识到懂行的重要性,并力争做一个懂行的父母。而要懂行,就要学习如何做好父母。懂行的父母需要八大智慧: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懂是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懂得该怎样去做;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做好父母就要先做好人;懂得“成长意识”;懂得自我怀疑,不固执己见;懂得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懂得教育有个人的局限。作者还告诉我们,父母错误的期望、成人的弱点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有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是“借鉴的智慧”一章,它很现实地告诉读者,该如何正确地借鉴当今书市浩翰如海的家庭教育书籍。开头引用了经典故事,再说出了家长面对这些所谓成功教子书的困惑,分析家长为什么不能正确地借鉴。“成功者的经验等于成功的原因吗?”“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吗?”这几个问号打破了教育的神话,它告诉我们:成功不能复制成功,别人的经验,不能盲目搬用。借鉴是可以的,但不能盲目借鉴,要锐利地辨别,智慧地思考,认真地分析。这实际上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方法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  本书教给父母具体的教育方法,给父母以信心。

这是一本教父母怎么做好父母的书。他说,家庭教育的最大障碍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的错误思想和对自身的怀疑。是的,“我们只要用心对待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行’”。这句话告诉读者,真正的教育专家,不是别人,不是专家,而是自己——“只有‘自己’一个上帝”。怎么才让自己成为能够指导孩子成长的教育专家,或者更贴切的说,成为教育内行呢?作者告诉了读者三个方法:第一是顺其自然。教育孩子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违背教育规律;第二是善假于物。父母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要善于动脑筋,借助外力(比如讲故事,引典故,用比喻)来引导孩子;第三是要有耐心和恒心。但我认为,第三条中,只有第二条才是方法问题,第一、三个是家长的心态问题。而且,教给父母哪些教育的方法,应该不止这些。所以,我认为这个代表全书旨意的部分应该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

3、本书帮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以更好地辅导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比如,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自信心问题、积极进行自我评价、自立是孩子的需要等,翔实地表述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做个有威信的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孩子的情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会遇到的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家长去正确认识,洞察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