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8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手机 3G
可视电话
◎3G很有可能分为三个制式
2008年
5月24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改的通告》,引起多方讨论的焦点主要在电信重组的部分。本次通告明确了中国政府处理3G的态度,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不论如何都比长期悬而未决的情况要好得多。
3G在中国,已经不是要或不要的问题,而是先确定要做,再看怎么做,本次重组更凸显中国对国产3G制式TD-SCDMA的支持。虽然先前有很多看坏3G或倡言直接上马4G的言论,现在都无关紧要了。电信运营商合并在即,之后3G发牌,电信运营商开始进行基础建设,然后3G就来了。
做为一个在3G实际运营上有
4年经验的「先烈」来说,笔者过去曾经发表过非常多关于3G市场竞争格局的实战观点。事实上由于中国3G发牌时程不断延宕,使得电信运营商有时间不断吸收国外的3G运营经验,从而对于3G的非理性热切期待转为更加理性的态度。
本次重组将电信运营商划为三大势力:1)中国移动
+中国铁通,姑且称为新移动;2)中国联通 G网
+中国网通,姑且称为新联通;3)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C网
+中国卫通,姑且称为新电信。其中,新移动在3G
制式上将采用TD-SCDMA,新联通是WCDMA
,而新电信则是CDMA2000。
◎用户在3G间转网的门槛大增
这种划分方式看似公平的处理了各方利益,每一种3G技术都照顾到了,理想中三家鼎立也可加速市场竞争,最终让消费者受益。但实际上如果要真正的加速市场竞争,三家新的电信运营商应该要使用同一种
3G制式才对。例如,全部都使用TD-SCDMA,或者WCDMA 。
由于消费者一定要购买3G
手机才能享用3G服务,试想,若消费者购买了新联通的3G手机,某天突然想换到新移动的3G网络上,他不必重新购买手机,只要换掉USIM卡就好。如此容易的情景如果经常上演,电信运营商就得想尽办法讨好客户,使得客户不要轻易转网。
现在,一个新移动的客户手上拥有一只TD-SCDMA的3G手机,他想换网到新联通。问题是新联通的3G是WCDMA
,他必须重新购买一只手机才行,而这个负担可不小,因为3G手机相较于2G功能更加齐全,怎么样也不会便宜。于是消费者开始犹豫要不要换网。
由于市场几乎确定是由三家新电信运营商取得三种不同制式的3G牌照,上述情况一定会发生。而这也大幅度的决定了竞争格局:谁能先圈到用户谁就能保有用户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因为用户花了大钱买了3G
手机,短期内也跑不掉,因为换网的成本太高!
◎谁能快速圈到用户就能赢者通吃
3G其中一个卖点,就在于
可视电话的引进。打电话的时候可以看到对方,这种应用让人又爱又恨(以至于在世界各地都没造成流行)。然而,由于制式的不同,一个持有WCDMA
手机的人是无法打可视电话给另一个持有CDMA2000手机的人,从而使得3G的卖点打了折扣。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这是危机也是机会。如果新的电信运营商有办法说服情侣(或者母子)同时购买两支3G手机(以便于视频通话),用户可能会成对成对的圈进来,因为对于通话的双方来说,使用同一种制式的3G手机打可视电话并不存在障碍。
由于观察到上述特性,使得中国3G市场将产生「赢者通吃」的可能性大增,谁能尽快圈到用户,谁的优势就会大幅超前。此前,在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C网的竞争上就已出现这种态势。只不过这次新局面让大家重新回到起跑在线,至少带给大家新的期待。
如果最终新的三家电信运营商势均力敌,那么最后受惠的将是消费者。虽然电信运营商受到不同3G制式的保护让用户难以转网,但总是与其他运营商势均力敌的竞争。如果市场竞争态势最终无法维持三方的均势,则很有可能出现两大一小,或者一大两小的情况。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419(文:
数位之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数位之墙的十一年浩劫
■
中国的电信重组竞争态势(一)赢者通吃的市场格局
- 2008/06/08
■
Web 2.0 再思考(三)「搭讪」是需要理由的
- 2007/06/03
■
关于Web 2.0 ,给亲爱的黄彦达先生 - 2006/06/04
■
当数字变成时尚 -
2005/06/05
■
书评:《100亿的教训 -
你所不知道的电子商务》 -
2004/06/06
■
MOD 之外的宽带影音选择 -
2003/06/08
■
MOD 服务的定价战略思考 -
2003/06/01
■
eBay来台湾做什么?(上) -
2002/06/09
■
通讯·网络·新媒体 -
2002/06/01
■
终极的互联网(一)由开放走向封闭
- 2001/06/03
■
门户网站何去何从 -
2000/06/04
■
软件与媒体的典范转移 -
1999/06/05
■
网络媒体的迷思(二)Push是互联网的未来吗
- 1998/06/05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业馀从事谘询工作,目前担任上海51.com董事长助理及新闻发言人,兼管营销及数据分析。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加载中,请稍候......